福建援疆昌吉州干部名单—福建援疆副总指挥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福建援疆昌吉州干部名单—福建援疆副总指挥

地处天山北麓的昌吉回族自治州,自古为西域咽喉、北疆屏障。苍茫天山见证了昌吉州的千年风霜,更目睹了其在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

20多年前,对口援疆成为国家战略,福建与昌吉州就此结缘。一批又一批福建儿女胸怀家国、肩负使命,奔赴昌吉,将爱洒满天山脚下。

2023年,是福建省第八批对口援疆工作的收官之年。三年来,314人次援疆干部人才尽锐出战,跨越4000多公里,历经1000多个日夜,与昌吉人民携手同行,用心血和智慧开创援疆工作新局面。

久久为功,传承“一生值得自豪的贡献”

对口援疆,是党中央赋予福建的光荣使命。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对口援疆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多次召开会议深入研究部署我省援疆工作。20多年来,福建先后选派援疆干部人才8批共1300多人前往昌吉州对口支援。一批批援疆干部人才接续奔赴天山脚下,倾尽心力,为新疆稳定和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福建援疆成果受到广泛赞誉。

“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统揽工作全局,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援疆工作部署,不负援疆使命,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加强产业协作、抓好智力支援、深化互动交融,谋深做实援疆规划、全力加快项目进度,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援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多昌吉百姓受益。”昌吉州党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长王中说。

福建省坚持按需选派、优选优派,确保供需匹配、人岗相适,切实提高援疆工作质量。数据显示,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相比前七批更加年轻,出发时平均年龄为40.9岁,最年轻的出发时只有23岁,“70后”“80后”占比达87%。他们分别来自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农业科技、企业管理等领域,绝大多数具有中高级职称。在这批有知识、有干劲的援疆干部心中,“援疆是一生值得自豪的贡献”。

走进昌吉市阿什里乡天鹅小镇,清新气息迎面扑来——道路干净整洁,楼宇错落有致,配套设施完善。天鹅小镇是由泉州援疆分指挥部支援建设的生态移民工程,也是福建援疆示范项目。牧民只需出资4万多元,就能拥有一套两室一厅、85平方米的住房。2020年,502户哈萨克族牧民入住,在这里开启了美好新生活。

春光明媚,奇台县第四小学的操场上到处是师生跃动的身影。学校党支部书记卜玉梅记得,由福州援疆分指挥部出资修建的操场投用当天,孩子们激动不已,蹦蹦跳跳跑进操场,有的抚摸地面,有的在跑道上跳起了舞蹈……

昌吉人民生活面貌之巨变,是福建倾心支援的生动写照。

福建援助资金始终向基层倾斜、向农牧区倾斜、向民生倾斜。2020—2022年,福建扎实推进产业支援、民生改善、各民族交往交融等231个计划内援疆项目,投入计划内援疆资金14.21亿元,投向民生占比90%、投向基层占比89.2%。

投入援疆资金3.1亿元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新建及提升改造项目;投入3.02亿元支持住房保障、人居环境整治及配套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投入1.23亿元支持医疗设施建设、医疗设备添置、应急物资保障等……一批投资大、效益好、见效快的项目相继建成,为昌吉人民带来满满获得感。

授之以渔,好成果一串接一串

北纬44度,是“酿酒葡萄黄金纬线”。同处这一“黄金带”上的有法国波尔多、美国加州纳帕谷,以及天山北麓。昌吉州恰好位于北纬44度,成了新疆最早种植酿酒葡萄的地区之一。虽有美酒,但如何让“酒香”飘世界,一直是当地产业发展的难题。

一位“卖酒的小胖子”帮助当地突破了这一瓶颈。

2020年,援疆专技干部方扬辉来到昌吉州,担任昌吉州林草局副局长、昌吉州葡萄及葡萄酒全产业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援疆期间,他几乎走遍产区每一块酿酒葡萄园。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他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当地开展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建设,组织专家培训当地林农和技术员,制定葡萄酒质量监测检验方案,为昌吉州葡萄酒产业打牢基础。

2021年,即将期满返闽的方扬辉,决定再留一年半,为昌吉州葡萄酒产业发展再添一把火。为提升名气、打开销路,方扬辉组织当地酒庄酒企参加各类国际葡萄酒大赛和酒博会、厦洽会、海交会等展会。在他的推动下,20家“福建援疆——新疆天山北麓葡萄酒旗舰店”先后开业,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

从葡萄酒到食用菌,从果蔬到花卉,援疆干部们绞尽脑汁,为产业发展注入“福建经验”,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造血能力。

着眼现在,更关注未来。

2022年11月,首届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落幕。来自奇台县第二中学的王嘉诚荣获“星球资源运输挑战赛”全国决赛一等奖,这一消息让昌吉州师生倍感振奋。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王嘉诚8个月前才刚加入福建援疆老师组织的机器人社团,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编程。在福建援疆老师指导下,王嘉诚从新疆赛区区域赛中完成所有任务满分用时154秒,到全国总决赛满分用时107秒,实现了惊人的突破。

福建带去的“教育经验”让更多昌吉学生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去年,福州分指挥部支教队与当地教师共同组建了“奇台二中梦想创客工坊”,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平台开设“AI编程”“机器人竞赛”等校本创客课程,填补了多项当地校园科技活动的空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将福建的发展理念、经验技术带到昌吉,一直是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深入思考、努力攻关的课题。

福建援疆教师通过师徒结对、同步课堂、同步教研等方式,以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当地教育水平提升;福建援疆医生引入医疗新技术322项,组建新科室39个,以师徒“传帮带”的形式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骨干队伍”;福建援疆干部针对当地牧民村落分散情况,借鉴三明跨村联建党建经验,打造党建引领跨村联建产业发展示范带……一项项“福建经验”在天山脚下落地生根,带来“甜葡萄般一串接一串”的好成果。

双向奔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听说福建省第八批援疆干部即将返闽,家住昌吉州呼图壁县二十里店村的阿里木·艾沙一家格外不舍。

阿里木至今还清晰记得,三年前,昌吉州副州长、福建援疆前指副总指挥长周小华第一次“探亲”时的情景。“听说我的大女儿木尼热在首都师范大学读书,他一直鼓励木尼热入党。如果木尼热转正了,他还说要送她一个礼物。”深受鼓舞的木尼热·阿里木没有辜负周小华的期望,不仅入了党,还考上了研究生。

去年,周小华来村里兑现承诺。周小华拿出了关于老一辈革命家入党的故事、福建干部的援疆故事等书籍,以及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木尼热激动地接过礼物,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句“热合买提(谢谢)”。

除了关心孩子成长,周小华也没有忘记帮这位“好亲戚”解决困难。2021年,他给阿里木出谋划策,解决了几百只散养家禽的销路问题。阿里木说:“我们能发展到如今这样,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也多亏了福建兄弟对我们的帮助。我相信只要紧紧团结在一起,日子会越过越好!”

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中的84名党政干部一到昌吉,便与当地困难家庭结成“亲戚”,在同吃同住、交往交融中,结出爱与信任的果子。

每逢节假日,援疆干部刘建成就会来到结亲户哈依拉特家中,关心他家的生活情况和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每逢肉孜节,援疆干部钱鹏就会带上婴儿用品,给“亲戚”亚森的孩子使用……从最初生分到相互熟悉,再到彼此交心,三年来,一个个约定浇灌起一段段融洽而温暖的亲情。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闽水天山“双向奔赴”,闽昌两地人民的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组织“红色文化润边疆”“重走红军路”等主题活动,开展闽昌两地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约230场次;在4个受援县市建成10座“援疆书屋”,举办福建青少年入疆研学、昌吉州青少年赴闽研学夏令营,持续推动文化润疆……

福建13所三甲医院与昌吉州13所县级以上医院结对共建;省内相关学校与受援地44所学校结对共建,4所大学院校与昌吉州建立职教联盟;从昌吉州医、教、农、文旅等行业以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选派约4800名专技人才赴闽培训培养,闽昌两地全方位加强合作……

新的春天,意气风发。新的出发,步履坚定。这份天山脚下的约定将一直延续。(记者 徐文锦)

来源:福建日报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