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主要商品、中日贸易主要商品 贸易术语
2022年,在出口贸易额增长和进口贸易额下降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大陆与日本的商品贸易逆差减少了超过了1,800亿人民币。2022年,也成为自2015年以来,中国大陆与日本贸易逆差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随着中国大陆产业能力的提升,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带动下,中国大陆的商品贸易呈现出新的增长趋势。从2015年到2022年,与日本的商品出口和进口贸易占中国大陆商品出口和进口贸易额的比重都呈现下降的趋势。
作为亚洲最早发展工业化的国家,凭借工业化的先发优势,日本在机电商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金属制品等重要的工业品领域积累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优势,在上述重要工业品领域,中国大陆与日本不仅是贸易逆差关系,而且也保持着较高的进口依赖。
本文以中国海关的数据为基础,以可视化数据图表的形式,为读者概括性地呈现了近年来,中国大陆与日本的商品贸易发展。从中,读者可以从出口和进口两个角度,不同分类商品贸易额的变化,对中日商品贸易的发展有更多可量化的参考。
图 1 中国大陆与日本商品贸易(2015-2022)
作为亚洲最早进行工业化发展的国家,与商品出口相比,日本在中国大陆的商品进口贸易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资产性商品、化学品、金属制品等重要工业品是中国大陆从日本进口的主要商品,上述商品占中国大陆从日本进口商品贸易额的比重超过了90%。上述商品也是中国大陆与日本的主要贸易逆差商品。纺织鞋帽、农产品、其它制品等消费类商品,是中国大陆与日本的主要贸易顺差商品。
从2015年到2022年,日本占中国大陆商品出口和进口贸易额的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受资产性商品、化学品、金属制品等重要工业品贸易逆差下降,纺织鞋帽、其它制品贸易顺差增长的影响,中国大陆与日本的商品贸易逆差减少超过了1,800亿人民币,成为自2015年来,商品贸易逆差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图 2 中国大陆与日本的主要工业品贸易(2015-2022)
在机电商品、运输设备、光学测控设备、化工产品、塑料橡胶、金属制品等重要工业品贸易领域,中国大陆从日本商品进口占进口贸易额比重都在10%以上,在上述商品贸易领域,中国大陆与日本都是商品贸易逆差关系。
从进口贸易额占比和贸易平衡的角度看,在上述重要工业品领域,中国大陆仍与日本存在着较大的制造能力差距和较强的进口依赖。
在过去2年中,在机电商品、化工产品、金属制品领域,中国大陆对日本的商品出口贸易额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22年,除运输设备外,中国大陆从日本进口的其他重要工业品贸易额都有所下降,由此,也带来了商品贸易逆差的大幅度下降。其中机电商品贸易逆差下降超过了1千亿人民币。
图 3 中国大陆与日本其他工业品贸易(2015-2022)
在纺织服装、鞋帽用品、杂项制品(家具、玩具、体育用品)、毛皮皮革、木制品等消费类商品领域,商品出口是中国大陆与日本之间的主要贸易形式。中国大陆对日本都保持着较高的贸易逆差率。
除杂项制品外,在上述消费品贸易领域,中国大陆对日本的商品出口贸易额基本保持稳定,对日本出口占中国大陆纺织服装、鞋帽类商品出口贸易额比重也呈较快的下降趋势。
图 4 中国大陆主要商品贸易伙伴(2015-2022)
从贸易额规模看,日本既是中国大陆第5大商品进口贸易伙伴,也是第5大商品出口贸易伙伴。凭借消费类商品贸易顺差对工业品贸易逆差的平衡,中国大陆与日本总体保持相对均衡的贸易关系。
2022年,中国大陆对日本商品出口贸易额增长率为7.7%,低于10.5%的商品出口贸易额总体增长速度。从日本商品进口贸易额减少了7.5%,商品贸易逆差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