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集体抗议、白衣天使集体抗议灯谜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很多白衣天使在工作一线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他们之中,有的深入抗疫一线,勇敢直面病毒;有的扎根社区,守护居民身体健康……他们用无私的奉献,诠释着疫情之下最美丽的坚守。
5月1日,本市正式启用小汤山方舱医院,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二病区护士长吕源作为佑安医疗队成员,成为方舱医院一单元的感控专员。
清晨,吕源准时出现在小汤山方舱医院一单元3号楼中控室里。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屏幕,时刻提防着“污染区”内可能出现感控漏洞的意外发生。
一位刚完成护理任务、即将走出“污染区”的护士,在“一脱间”脱去外层防护服时,不小心带落了内层防护手套。按照规定,外层防护服须在“一脱间”除去,内层防护服须在“二脱间”除去。手套滑落增加了暴露的风险,护士紧张地愣了一下。“没事,别慌!赶快进行60秒以上手消毒!进入‘二脱间’正常走流程,出来以后大量流动水洗手!”吕源安抚过护士情绪后,迅速提醒她根据突发预案完成补救措施。
“干活时,知道你们的目光时刻跟随着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同事的话让吕源倍感欣慰。她说,院感防控的底线要时刻坚守,丝毫容不得放松。
“我小时候一直向往当一名军人,保家卫国、英姿飒爽。长大以后,机缘巧合,我成了一名护士。”2020年农历大年初一,吕源是本市第一批走进隔离病房的护士;2020年3月,她首次作为医疗队成员支援小汤山医院。再次回到小汤山医院这个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吕源说,自己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实现儿时的愿望。
“辖区内一小区出现一名次密接人员,需要入户采样。”5月8日下午,在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通电话让值班室的气氛紧张起来。作为当日应急采样队的队长,护理部主任赵国芳沉着应答:“收到!马上动身。”
准备物资、清点人数、联系车辆、穿着防护服……在赵国芳的指挥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到20分钟,应急采样队到达涉疫小区,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准备入户采样。
另一边,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做采样前的准备。“口罩再检查一下密合性,手腕的胶布一定封好、再留个边儿回折一下,方便脱……”作为现场指挥,赵国芳的任务是守好“后方”,与属地、疾控各部门随时保持联系。她细心叮嘱着每一位同事,“我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经验做好大家的后盾。”
入户采样结束,天色已擦黑,赵国芳刚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接到了一位老病人的电话。“小赵,我口服心脏病药没有了,怎么办?”90岁的李奶奶焦急地问。“大妈您别着急,我一定帮您解决,肯定不让您的药断顿儿。”赵国芳立即向中心领导申请特批,为老人代开了几盒药,又亲自送到小区门口,请老人的孙女来取。
赵国芳主要负责卫生服务中心的院感防控工作,从4月中旬以来,调配护理部人员、支援区域核酸筛查、应急入户采样、院感防控培训,她每天都不得闲……年轻同事们说,赵主任就像个“小马达”,几乎没有一刻停下来过。
“紧急通知:明日起海淀区将连续开展三轮核酸筛查,中关村街道下设多个采样点,各位做好准备。”4月25日傍晚,中关村医院社区科的微信群中弹出一条信息,刚刚结束入户核酸采样的护士长邹宝红还没来得及坐下喘口气,又投入到区域核酸筛查的准备工作中。
部署人员安排、核酸检测培训、医用物资准备、采集质量把关、标本数据统计及转运……邹宝红主动请缨,负责整个采样点的统筹工作。4月26日凌晨4时,她准时起床,简单收拾后便从科室前往采样点做最后的布置和准备工作。作为采样点点长,医务人员的工作安排、标本的采集和保存、现场秩序维护、消毒纸巾的摆放,她都要安排妥当。
7时,采样点准时开张。“大家赶快来做核酸,早做早放心”“上学上班不用急,我们晚上等你们回来做完核酸再收摊”……邹宝红提醒着居民。
中午时分,利用午休时间,邹宝红与一线医务人员沟通,了解工作情况,帮忙解决问题。“我今年51岁,工作和生活经验比年轻人多一些。”当晚8时,首日区域核酸筛查结束了。邹宝红仔细核对样本数量和信息后,将所有样本转运至核酸实验室。此时,她的工作还未结束,换上全新的防护服,她与几位同事一起走向社区居民楼。“社区里有一些密接和次密接人员需要入户采样。”由于社区老楼多,没有电梯,大家只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层一层地爬楼梯。
再次回到科室,已是27日凌晨,邹宝红简单地和家人报了个平安,就洗漱休息,第二天还有不少工作等着她。自第一轮区域核酸筛查至今,邹宝红一直坚守在一线。她说,作为一名基层护士,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担当得起“白衣天使”这个称号。“大家都说我是团队的‘主心骨’,所以我一定得坚守在一线。”
(原标题:白衣天使们在抗疫一线迎来护士节 疫情之下最美丽的坚守)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孙乐琪 李祺瑶 实习记者 何蕊
流程编辑:u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