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心求醉在座的还有谁是什么歌;我有心我有泪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我有心求醉在座的还有谁是什么歌;我有心我有泪

我有心求醉在座的还有谁是什么歌;我有心我有泪

1、——贞献后萧氏。

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826―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嫡次子,唐敬宗李湛之弟,唐武宗李炎之兄,母为贞献皇后萧氏。

2、——企图消灭宦势力,

恭俭儒雅,博通群书。长庆元年(821年),封为江王。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即位为帝,年仅十八岁。在位初年,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释放五坊鹰犬,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事败之后,遭到软禁。

3、——三十一,

开成五年(840年),抑郁而终,享年三十一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喜作五言诗,古调清峻。《全唐诗》等录有其诗6首、联句2句。

——此日定为庆成节,

李昂本名李涵,为唐穆宗李恒第二子、唐敬宗李湛之弟,母为贞献皇后萧氏。元和四年(809年)十月十日(11月20日)生,此日后来被定为庆成节。长庆元年(821年)封江王。

1、——宦官克明杀敬宗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宦官刘克明等杀死唐敬宗,伪造遗旨,欲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拥立李昂为帝,改年号为“太和”。

2、——谋求承袭父职位。

沧景节度使李全略之子李同捷窃取兵权,谋求承袭父职。太和元年(827年),朝廷举兵讨伐,但战事拖延日久。太和二年(828年),李同捷投降,沧景之乱平定。

3、——朝臣分为牛李派

李昂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众多清廉有志之士都成了党派之争的牺牲品。官员调动频繁,政权以至于皇帝的生死废立全操纵在宦官的手中。

4、——李昂中计申锡死。

太和五年(831年),李昂与宰相宋申锡暗中策划除掉宦官,但是被王守澄及其门客探听出来,诬告宋申锡谋立漳王李凑。李昂中计,宋申锡被贬死。

5、——下层提拔

李昂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李昂采纳郑注等人的建议,首先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任命王守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掌管一部分禁卫军,以削弱王守澄的军权。接着,又削去王守澄的兵权,下令王守澄饮毒酒自尽。

6、——先杀宦官

这时,郑注已经被任命为风翔节度使,李昂决定由郑注挑选几百亲兵,趁下葬王守澄全部宦官去送葬时,将他们斩尽杀绝。李训为了抢功,乘郑注去风翔搬兵之时,又与李昂商定改变原有计划,先下手杀尽宦官,再逐走郑注。

7、——希望两人赴镇前

要诛除掌握禁军实权的宦官,就必须有一定的武装力量。李训举户部尚书王璠为太原节度使、大理卿郭行余为邠宁节度使,希望两人在赴镇之前,先召募若干兵卒,助除宦官;又以京兆少尹罗立言权知府事,太府卿韩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刑部郎中兼御史知杂李孝本权知御史中丞,由他们罗致一些吏卒以诛宦官。

1、——天降祥瑞

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早朝于紫宸殿时,金吾大将军韩约奏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李训等建议:天降祥瑞,又近在宫禁,皇帝宜亲往一看。于是,李昂前至含元殿,命宰相和中书、门下省官先往观看。官员们回来,奏称疑非真甘露。李昂乃再命宦官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一作弘志)等,带领宦官去察看。

2、——

仇士良等至左金吾仗院时,见韩约惊慌失措,又发现幕后埋伏了武装士兵,慌忙退出。李训等本想以观看甘露为名,将宦官诱至金吾仗院,一举而歼灭之,这个计划失败。宦官退到含元殿,迫使李昂乘软舆入内宫。李训急呼金吾卫士上殿保驾,一面攀舆高呼“陛下不可入宫”。

3、——抬着李昂宣政门,

金吾卫士数十人和京兆府吏卒、御史台人约五百人登殿奋击,宦官死伤数十人。但这时李昂叱责李训,宦官也已将李训打倒在地上,抬着李昂进入宣政门,将门关闭,朝臣一时惊散。李训见事不济,出宫单骑走入终南山佛寺中。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不明真相,退到中书省等候文宗召见。

4、——立即派遣五百人

宦官挟持李昂退入内殿后,立即派遣神策军五百人,持刀出东上阁门,逢人即杀,死者六七百人。接着关闭宫城各门搜捕,又杀千余人。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先后被捕杀。

5、——经过宦官大屠杀,

事发时,郑注正率亲兵五百人赴长安,中途知事败,返还凤翔,也被监军杀死。上述诸人都遭族诛,更多的人被牵连而死。经过这次宦官的大屠杀,朝列几乎为之一空。事变以后,李昂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

6、——欺凌朝臣如草芥

宦官气势凌人,威胁天子,藐视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文宗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悉。他对当值学士周墀慨叹,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不禁凄然泪下。周墀听了也伏地流涕。

7、——士良忌惮而收敛,

当宰相郑覃、李石对宦官们指出李训、郑注也是宦官所引荐,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上表为王涯、贾餗鸣冤并斥责仇士良后,仇士良有所忌惮而收敛,文宗君臣也得以行使一些权力。

1、——庄恪太子李永死,

文宗曾有意立敬宗长子晋王李普为太子,但李普夭折,文宗追封其为悼怀太子。后立自己的长子李永为太子。庄恪太子李永死后,文宗曾立敬宗幼子陈王李成美为太子,但未行册礼就病重了。

2、——群臣没人敢反对。

开成五年(840年),李昂抑郁成病,不能下床,便命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叫来宰相杨嗣复、李珏二臣,嘱咐他们辅助太子监国。仇士良、鱼弘志得讯,于当天晚上就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王,立颍王李炎为皇太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并带李炎登上朝堂接见百官。李昂闻知也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没人敢反对。

3、——李昂无限惆怅中

正月初四(840年2月10日),李昂带着无限的惆怅,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太和殿,享年三十一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

1、——

李昂恭俭儒雅,听政之暇,博通群籍。曾经说:“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每到策试进士,常常自拟题目。得到举试文人作品后,又亲自披览吟咏,终日忘倦。李昂常请学士讨论经义,较量古今。

2、——

并喜欢与宰相讨论诗的工、拙,常吟诵杜甫的诗作《曲江》。李昂本人也擅长作诗,尤其喜作五言诗。王谠在《唐语林》中评价:文宗好五言诗,品格与肃、代、宪宗同,而古调尤清峻。《全唐诗》存其诗6首、联句2句。

——最终无法除祸患。

李昂在位时期,不好女色、勤勉听政、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许多劳民伤财的事,致力于复兴王朝,在唐朝中后期诸帝中颇为勤政。但他虽能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但自身缺乏治国的才干,最终也无法消除祸患。

1、——月落车动仪仗闲

刘禹锡: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月落宫车动,风凄仪仗闲。路唯瞻凤翣,人尚想龙颜。御宇方无事,乘云遂不还。圣情悲望处,沉日下西山。享国十五载,升天千万年。龙镳仙路远,骑吹礼容全。日下初陵外,人悲旧剑前。周南有遗老,掩泪望秦川。

2、——大和之初可谓明。

刘昫《旧唐书》:①昭献皇帝恭俭儒雅,出于自然,承父兄奢弊之余,当阍寺挠权之际,而能以治易乱,代危为安。大和之初,可谓明矣。初,帝在藩时,喜读《贞观政要》,每见太宗孜孜政道,有意于兹。

——狂狡之流

洎即位之后,每延英对宰臣,率漏下十一刻。……而帝以累世变起禁闱,尤侧目于中官,欲尽除之。然训、注狂狡之流,制御无术,矢谋既误,几致颠危。所谓“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虽旰食焦忧,不能弭患,异哉! ②昭献统天,洪惟令德。心愤仇耻,志除凶慝。未殄夔魖,又生鬼蜮。天未好治,乱何由息。

3、——恭俭儒雅出天惟,

欧阳修《新唐书》:文宗恭俭儒雅,出于天惟,尝读太宗《政要》,慨然恭之。及即位,锐意于治,每延英对宰臣,率漏下十一刻。唐制,天子以只日视朝,乃命辍朝、放朝皆用双日。凡除吏必召见访问,亲察其能否。故太和之初,政事脩饬,号为清明。

——

然其仁而少断,承父兄之弊,宦官挠权,制之不得其术,故其终困以此。甘露之事,祸及忠良,不胜冤愤,饮恨而已。由是言之,其能杀弘志,亦足伸其志也。袁甫:元帝、文宗,果断不用于斥邪佞,反用于逐贤人,此二君不识刚德之真。

4、——有一刘蕡不敢用。

蔡东藩:①文宗有心图治,终受制于家奴,有一刘蕡而不敢用,黜直言之士,增中官之焰,是而欲治安也得乎? ②况文宗固欲除阉人,而反信阉人之诬构,庸昧至此,可胜慨哉!周赧汉献,原不是过矣。

——威柄已为宦官握,

③唐至文宗之世,威柄已为宦官所握,文宗叹息流涕,自恨受制家奴,不如周赧汉献,情殊可悯,但亦未免自贻伊戚耳。一误于宋申锡,再误于李训郑注,用人不明,已司其咎,乃复暱幸宠妃,不善教子,骨肉且未能保全,遑问他事?至于权阉矫诏,擅立颍王,不能正始者,复不能正终,何莫非优柔寡断之所致也?

5、——故对贤臣

王桐龄:文宗号称令主,然优柔寡断,无知人之明,故对于贤臣,时常怀猜疑心;对于庸臣,时常怀牵就心;对于佞臣,时常怀试验心。中无主见,往往为小人所利用,反不若蜀汉后主、明神宗之庸懦幼弱者,犹能恭己无为,任贤勿贰也。裴李诸贤不能久居政府者以此,甘露之祸所以酿成者亦以此也。

6、——出自然,率官俭朴

吕思勉:①文宗性恭俭儒雅,出于自然,每延英对宰臣,率漏下十一刻,其勤政如此。而其俭德尤为难及。且欲创建制度,率百官以俭朴,以挽奢侈之风,亦可谓难能矣。然不能除去宦官,以振纪纲,则终亦徒善、徒法而已

——毫毛不拔寻斧柯。

②文宗无过,所擢用诸臣,亦莫非公忠体国,起孤寒,有大志,感激主知,思以身任天下之重者。而卒见幽囚,遭屠戮,亦可哀矣。盖至是而天复骈诛,城社狐鼠,同归于尽之局定矣。毫毛不拔,将寻斧柯,岂不信哉?

——

③顺宗、文宗,志除宦官同,能擢用孤寒新进之人亦同,然顺宗所用,皆东宫旧臣,相知有素,而文宗则拔自临时,此则文宗尤难于顺宗也。④文宗平横海,武宗平昭义。史家以为丰功,实则殊不足道,且皆竭蹶而后得之者也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