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推出马一浮学术思想及其世界意义展 认识“立体”的马一浮
中新网杭州5月18日电(童笑雨 柯溢能 吴雅兰)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六艺一心——马一浮学术思想及其世界意义”展览在浙江杭州开幕。
展览分为“国有成均、在浙之滨”“直接孔孟、羽翼六经”“树我邦国、天下来同”三个单元,展出马一浮的书法、诗词等,带领观众认识“立体”的马一浮。
(资料图片)
马一浮与熊十力、梁漱溟并称现代新儒家三圣,其在二十世纪经学、文学和书法等领域均独树一帜,具有典范意义。他与浙江大学(下称“浙大”)也有着深厚的渊源。
浙大西迁之时,马一浮受时任校长竺可桢的邀请,在江西泰和及广西宜山为西迁途中的师生讲授国学。他在浙大讲学中系统提出“六艺论”的思想,这既是他的课程大纲,更是他整个治学理念的学术宣言书,也是抗战期间重要的中国文化宣言。
此次展览分别以马一浮与浙江大学、马一浮的六艺论思想、马一浮的文化观为内容展开。
展览清晰展示了1938年4月到1939年1月马一浮在浙大开设“国学讲座”的课表以及竺可桢老校长多次听课的记录。
“区别于之前校内外举办的马一浮生平展、书法展等,我们这次举办马一浮展览,主要想以浙大收藏的马先生书法、诗词等作品为主,展示‘马一浮’三个字背后的丰富内涵。”策展人说。
马一浮与浙大人的关系远不止这些,在来浙大之前,他便与“一代词宗”夏承焘等频繁书信来往。展览中就有夏承焘行书《玉楼春》轴,上面写道:北京看节日焰火,次日乘飞机南归,歌和马一浮、谢无量两翁。
现场还展出不少马一浮的印章,诸如“直接孔孟”“以诗说法”“孤神独逸”等。这些正是他践行六艺之学、弘扬六艺之教的印记。
诗歌是马一浮思想的精华,也承载着他的诗教理想。展览中就有不少马一浮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的诗歌作品,如怀表坏了、摄影、新茶来了等都可以成为创作素材。此外,杭州的玉皇山、西山公园、灵隐寺、六和塔、吴山等都曾出现在马一浮的笔下。
现场展出马一浮诗作《滤风行》。他认为,现在弘扬六艺之道,并不是狭义地保存国粹,单独地发挥自己民族精神,而是要使这种文化普遍地影响全人类,革新全人类习气上的流失,而复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
马一浮也是现代重要的书家,这次展览中就有题跋、书稿、诗稿、书信、立轴等多种形式的墨迹,体现了马一浮深厚的学术功底。
马一浮曾游历美国、日本,搜集、翻译西方哲学和文学著作,并带回德文版《资本论》。回国后他寓居杭州外西湖广化寺,饱览文澜阁四库全书。英文的《社会平权论》《民约论》《种族起源》……从展览中的一份书单,可以看出学贯中西的马一浮阅读之广、用功之勤,可谓“网罗天下、无书不读”,这也奠定了他思想体系世界性视野的基础。
据悉,此次展览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二号展厅举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