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频频释放积极信号 经济筑底企稳向上势头不变
经济数据频频释放积极信号
■安宁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实现双升,其中,制造业PMI创26个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11月2日,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6年秋季)》指出,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总体呈现回稳向好态势,外贸发展新动能正在积聚,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笔者认为,回暖的经济数据不仅释放了积极信号,也进一步坚定了各界对中国经济运行的信心。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PMI为51.2%,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创26个月以来新高;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的高点。PMI数据回暖迹象明显,但显示经济向好的数据并不止于PMI。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CPI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9%;P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1%。
值得注意的是PPI,以同比上涨0.1%终结了连续54个月以来的下降态势,2012年3月份以来首度转正。这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轮PPI的同比负增长持续时间长达54个月,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陷入通缩的忧虑,一些机构甚至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此番PPI实现由负转正,不仅缓解了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更是对外界关于中国经济陷入通缩疑虑的一次正面回应,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更加强劲的信心。
积极的经济数据也印证了国家高层对中国经济的判断。10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澳门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时表示,进入第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好于预期。他表示,这些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顶住内外压力,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不是靠“大水漫灌”的强刺激,而是依靠改革开放、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结果。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广阔,完全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动性增强,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取得进展,去杠杆新举措开始实施,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
与此同时,国际上看好中国经济的声音也逐渐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份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和《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都对中国经济表现给予积极评价。IMF认为,中国政府最近的改革促进了更平衡的增长,同时让市场力量发挥了更大作用,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抵御风险能力也因此获得提高。
可以看出,积极数据下,经济回暖迹象明显,这也给进一步深化改革带来信心和底气。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内需有空间,发展有韧性,创新有手段,改革有定力”,其筑底企稳积极向上的势头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