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上海张江科学城 筹划试水园区PPP
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张江科学城的建设正在调研探索PPP模式。
10月24日,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健表示,张江高科将把握张江科学城建设的契机,深化张江高科转型发展的战略,尝试调研以PPP模式,与多方共同建设产城融合的高品质的科学城,探索科学城城市化建设的模式创新。
张江高科(600895.SH)是张江科学城重要的市场化建设力量。值得关注的是,随着PPP概念的火爆,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已经参与到PPP项目中来。
上海提出举全市之力推进科创中心建设,这其中就包括要进一步聚焦张江核心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在汇聚全球顶尖创新人才,集聚国家大科学设施、知名研究型大学和高能级研发机构的同时,张江也将借此实现由开发区向城区的转变,规划建设张江科学城。
这也就意味着,在继续做实做强产业支撑以外,张江将更加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教育、医疗、文体艺术、生活休闲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促进科技、产业、人口与空间有机耦合。
由开发区向城区的转变,将带来大量的开发建设以及城市更新的任务。
比如,目前张江高科技园区核心地段北部地区多为建成区域,但土地使用效率偏低,未来发展受到土地资源约束。因此,城市更新将会是该区域建设的主要方式。
2016年5月,在张江科学城大框架下,张江西北片区的城市更新设计工作已正式启动。
葛培健表示,如果土地容积率从目前的0.8提高到更高水平,就意味着将新增更多的建筑面积。
不过,张江科学城虽然已经进入了规划建设阶段,但科学城如何探索PPP,依然处于调研阶段。
葛培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园区开发类PPP项目,相对较为复杂,其中既有经营性项目,也有非经营性项目,所以如何支付、如何平衡收益,就需要更综合的考虑。
根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CPPPC)项目库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底,入库PPP项目合计8644个,项目金额10.41万亿元;其中片区开发类项目519个,投资金额合计9265.87亿元,投资占比近9.37%;片区开发中园区开发类项目数量256个,投资金额约4368亿元,在PPP项目库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是,全国各地园区开发的PPP水平参差不齐,尚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园区开发大多数还是依靠传统的政府投资渠道,对引入社会资本的意义大多数停留在“融资”的概念上,没有形成“融资+融人”的整合效应。社会各界对PPP的研究理论多,成功实践者少。
此前济邦咨询总经理徐玉环就表示,目前园区开发PPP模式很受地方欢迎,仅在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中片区和园区相关PPP项目数量为10个,投资额约574亿元。这些项目特征是涉及行业多,投资金额大,项目周期长,建设内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涉及运营环节少。
因此,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园区开发PPP模式,并形成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成为园区开发者的重要研究方向。
如何在PPP运作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建设更多的一流科技园区,张江技术创新区的案例可能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早在1999年,张江高科就策划实施了中国首个园区PPP案例。彼时上海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仅为431.8亿元,而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需求超过1852亿元,为了解决资金和运营的难题,总投资约6.295亿元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内1平方公里的张江技术创新区建设,就采用了“BOO(建设-拥有-运营)”的模式。
9月6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本市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但同时也要求,在PPP项目合同中,要增加禁止性条款,如不得承诺固定回报及政府托底等。
《意见》称,PPP模式主要适用于政府负有提供责任又适宜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上海会优先选择部分收费定价机制透明、投资规模相对较大、价格调整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需求长期稳定、具备一定现金流的项目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全面推广。
与之前的实践相比,葛培健表示,目前推进的PPP项目有三方面不同——项目本身要形成现金流;项目招投标需要市场化的谈判;项目要有风险共担,不能保证盈利。“我们希望借助探索PPP模式的机会,推进产业地产、园区发展的转型、升级。”
汪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