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电工25年穿山越岭服务乡亲 不知情中获选村官
河南信阳老电工杨宏辉,常年背着干粮穿山越岭服务乡亲,即使错过儿子出生,也不肯耽误村民用电,25年来,随叫随到的他从未被投诉,在毫不知情高票当选村官后,又带领村民战天斗地把村庄旧貌换新颜。
常年带着干粮山区服务 随叫随到错过儿子出生
1992年,杨宏辉畜牧养殖专业中专毕业后,适逢家乡信阳市董家河镇黄龙寺村通电,人才缺乏,他毅然放下所学专业,勇挑重担,从头开始学电工知识,电工生涯也由此开始。
就业之初,杨宏辉最大的任务就是为每家安装室内线。那时还是村民集资办电,电工安装用电是要收施工费的。一般收费标准是每只灯泡5角钱。虽然自己也很穷,但杨宏辉没收过一分钱。
“很多村民都是用手绢将仅有的几张纸票层层包裹起来,小心翼翼地藏在贴身的衣兜里,看到这情景,不忍心收大家的钱。”杨宏辉说,有的村民过意不去,就又煮了荷包蛋感谢,后来没办法,就避开饭点去服务。“农户居住分散,最远的需要走10公里的山路才能到达,一个来回得大半天,我在工具包里备上两包方便面,饿了随地一坐就开饭。”
杨宏辉带领的董家河供电所黄龙寺电工班维护着4个村1160户的用电任务,维护线路仅10千伏的就有28千米之长。辖区面积达70平方千米,大部分为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在冬季,在冰雪天气下,抢修异常艰难。
2004年春节临近,黄龙寺遭遇多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导线覆冰达5厘米,多处发生倒杆断线。冰雪封死进山的路,供电所的援兵难以支援。山里的抢修只能靠杨宏辉和另两名同事卧冰爬雪。为了让乡亲们过年用上电,他们自觉抢修,当除夕的鞭炮此起彼伏时,才修检完毕。
同时,为了让辖区茶农的电动炒茶机良好运转,杨宏辉和同事24小时值班,深入茶园炒房,随时排除用电障碍,而他自己的茶园因为顾不上而请人打理。
杨宏辉说:“炒茶对电的依赖性很强,若中途停电,将损坏茶叶,茶农一年的收入基本上就靠这一季,若因电的原因受损失,这个责任就大了!”
也正是电工的职业责任驱使,杨宏辉总是随叫随到,早出晚归,贴钱贴工夫,及时给村民提供电力服务,村民也对杨宏辉越来越依赖,当电视机、电冰箱等凡是涉“电”的用电器出现问题,都找他解决,每每这时,杨宏辉都乐而不疲,为此还错过了儿子的出生。起初妻子也颇有微词,后来慢慢被他帮人难济人困的善举打动,也逐渐适应了他的不顾家。
村民樊山国说评价说:“杨电工服务真的很好,除了电费,啥费都不收。我们用电有问题,他随叫随到。”
对此,杨宏辉说都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从17岁就开始在村支两委工作,直到55岁那年突发病去世,一心一意为民服务,安守贫困,临终留下教诲“感恩、有善待人”,自己始终牢记在心。
意外当选村官干得风声水起 最终辞任做专职电工
随着时间的推移,凭着热心、能力和人品,杨宏辉不知不觉中跟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2001年3月,在该村村委会主任选举中,3名候选人都落选,杨宏辉竟然高票当选。毫不知情的他当时并不在会场,而是在清理电工工具准备去检查线路。
“这么好的电工,绝对是个好支书!”村民谢文昆说:“杨书记很有本事,他一当支书村里就有变化!”
虽然意外当选,杨宏辉没有任何准备,但他却很有思路。组织村民修了一条直通山上茶场石子路,建立了茶叶交易市场,并将街道延长一倍、扩宽。市场的建成,吸引附近4个村和毗邻的湖北茶农都来此交易,同时也逐渐吸引大批客商。茶农收入增加了,刺激了扩大种植面积,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
2004年,看到茶产业的发展走上正轨了,为了安心地当好电工专心谋划将电线架到山顶,杨宏辉辞去了村支书工作。2006年,在供电公司的支持下,电线终于送到山顶。茶农终于可以用上炒茶机,摆脱了有史以来繁重的手工炒茶。
虽然没在村支两委任职,但杨宏辉仍心系全村发展。2011年,为将石子路改为水泥路,他跑项目争取资金200万元,又协调茶山流转企业出资修路。在流转企业资金没到位的情况下,他以自己茶基地作抵,贷款450万元先行修路,每月背负5万元的利息。去年3月份,这条路正式动工,现在接近完工,解决了9个村民组交通问题。直接到茶山买茶和到茶乡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考虑到黄龙寺村的进一步发展,镇党委想方设法动员,让杨宏辉又出任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这一次,除了加紧修路、扩大茶叶市场外,引进油茶加工企业,又把目光放工“大美茶乡”建设上。力争用3到5年时间把山青水秀的黄龙寺村打造成旅游景点。
杨宏辉说:“我出生时家里很穷,奶奶就为了起了个乳名‘满仓’,梦想以后有饭吃。作为村官,我有责任让全村人的‘粮仓’都装满。”
遗憾的是,在村内工作步上发展轨道后,杨宏辉又辞去了村官这项不是他人生规划的工作,做回专职电工,全力投入他热爱的电力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