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的纪律:为什么30万人能保守一个秘密?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长征中的纪律:为什么30万人能保守一个秘密?

【长征中的纪律】为什么30万人能保守一个秘密?

1934年10月,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开始撤离中央苏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广大红军指战员甚至中共中央领导人,谁也没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到,等待他们的是二万五千里长征。

静静的于都河,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

从1934年10月7日起,中革军委先后下达命令,要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陆续移交防务,秘密、隐蔽撤离战场,与中央第一野战纵队(代号红星纵队)、第二野战纵队(代号红章纵队)一起到于都集结。10月10日傍晚,两个纵队分别从瑞金、会昌等地向于都境内开进。在此前后,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先后秘密向于都集结。在各部队换防集结过程中,不仅穿插交错时间准确,而且秘密稳蔽。如中革军委电令红九军团转移过程中,“部队接近汀州时,应走汀城西南,在城西乡村中宿营,并严密隐蔽,不得由汀城经过和在城内宿营,更须严格禁止自由入城”,“为避免敌人空中侦察和轰炸起见,要严密伪装,到拂晓时如未到达目的地,必须停止,隐蔽配置和休息,黄昏起再开始行军”。

10月16日,红军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部队集结于都期间,各军团进行了兵员、武器弹药、粮款的补充。军民齐心协力,于都人民纷纷支前拥军。在静静的于都河畔,8.6万红军主力在一个县内集结、休整长达10天,直到安全顺利跨过“长征第一渡”,国民党仍然对此一无所知。红军成功地集结渡河,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于都人民是如何保守秘密,帮助红军过河的

当时数十万国民党军已经推进苏区腹地的兴国、会昌、石城等地。红军的转移意图一旦被国民党军知晓,瞬间就会处于四面包围之中。然而,数万红军的大规模转移,要想不被国民党军侦知,谈何容易。

为了保密,于都人民在各级党政军组织指挥下,配合红军严密封锁消息,并制造假象迷惑敌人。白天于都河畔与往常并无二致,渡河行动则选择在晚上进行。为了确保红军安全渡河,于都百姓协助工兵,每天下午4点开始架设临时浮桥,晚上8点完成,红军通宵达旦夜渡于都河,次日凌晨拆除,分散隐蔽在河岸边,不留任何痕迹。

此外,于都人民组织了大批慰劳队,带着鸡蛋、猪肉、草鞋等物资,热情慰问红军指战员;妇女们组织了许多洗衣队帮助红军洗衣服。为支援红军渡河架桥,于都县城居民几乎把家中所有的木板、门料捐献出来。有位姓曾的老大爷得知红军需要木板后,不仅将家里所有的门板扛去架桥,连自己的棺木也捐给了红军。于都百姓还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安置留在于都的6000多名红军伤病员,并送丈夫、儿郎参加红军。据统计,有1万多于都子弟报名参军,1万多民夫参加运输队、担架队,跟随红军长征。

为什么30万人能保守一个秘密?

周恩来曾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和于都人民是融为一体的,浓厚的军民鱼水情是保守秘密的铜墙铁壁。于都人民高度自觉的保密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是保守秘密的关键所在。

于都良好的政治、群众基础和物质条件是中央红军主力顺利转移的坚强基石。于都境内多为丘陵地带,既隐蔽、又开阔,山水相连、民风淳朴,有利于大部队行动、宿营、隐蔽、休整。当时战火尚未烧到于都,中央红军集结于都相对安全。而且于都是中央苏区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赣南军区所在地,是苏区的全红县、大后方,政治、物质条件都很好。于都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革命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红军在于都集结,能满足保密等政治需要。同时,于都稻米充足,人口众多,可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予中央红军足够的补充。

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下,30万于都人民倾其所有支援红军和反围剿斗争。以于都为代表的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当时包括于都在内的赣南13个苏区县总人口约240万人,青壮年有50万,先后扩红参军的有33万,支前的有60余万,牺牲的有20余万,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为10.8万人,于都、兴国等县牺牲的烈士都在1.6万人以上。当史诗般悲壮的数字划过浩瀚的星空,英雄的于都人民已然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中央党史研究室 光新伟)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1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电话:17051177829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