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入篮在即 疯狂楼市却成“猪队友”?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人民币作为IMF新晋特别提款权(SDR)货币将于10月1日正式生效。汇率也在近期持稳,准备迎接这个重大时刻,但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的不确定因素——疯狂的楼市。
苏格兰皇家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胡志鹏近日表示,大城市跳涨的房价将促使投资者到海外寻找更低廉的替代品,从而从中国抽走资金,并在此过程中对人民币形成下行压力。
“国内外资产价格差距持续扩大将导致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直到最终恢复平价,”胡志鹏表示。他还称,中国一二线城市30%的同比涨幅意味着以美元计价上涨25%,远远超过美国大城市5%的涨幅。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将牺牲人民币汇率来避免国内房价剧烈调整,因为后者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破坏更严重,”胡志鹏表示。这是因为,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许多部门,包括股票市场。胡志鹏将房地产占经济产出的比例与股市进行了对比,后者所占比例要低得多:
胡志鹏还指出,政策制定者现在陷入一个非常艰难的境地:虽然政府手中还有一些牌可以打,比如说控制土地供应和限制新的住房购买,但历史经验表明,一些紧缩措施存在适得其反的风险,可能只会鼓动“恐慌性购买”等投机行为,就像上海今年早些时候那样。
无论调控与否,现在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寻求“资产平价”的趋势正在被更多信息验证。彭博数据显示,中国前8个月人民币外流2013亿美元,而去年全年为顺差502亿美元。
另据市场研究公司RhodiumGroup最新报告,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今年将超过300亿美元,较去年150亿美元翻一番。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资金开始进军房地产。高纬环球(Cushman&Wakefield)数据显示,2016年前五个月当中,中国投资者向美国房地产市场倾注了近110亿美元资金,而去年这一行业的全部投资“只有”43亿7000万。
但是也有专家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中国“弃汇率保房价”绝无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近日在一个论坛上表示,中国应该保汇率,而放弃资产泡沫。根据公开报道,吴晓求的基本观点大概如下:
“房价高企和汇率稳定难以兼顾,高房价会导致资金外流,加重人民币贬值压力,而具有良好信用、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是中国实现大国金融的基石,因此,中国不可以通过滥发人民币来维持‘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包括GDP。”
吴晓求认为,在中国致力于推动人民币国际的时机,不断攀升的房价在无形中伤害着人民币的信用。“把房地产作为一个金融产品放在大金融体系架构下研究会发现这是大事,我们是要一个有良好信用的人民币还是高昂的房价,结论不说都知道是什么。”
实际上,早在今年7月,《人民日报》就指出,无论是“弃汇保房”还是“弃房保汇”,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只通过短期、局部现象来推测整个宏观经济走势与对策,而并未考虑到无论是人民币还是楼市在根本上都取决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这一事实。
文章称,从资金流动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期内或许呈现一定程度的此消彼长,但从根本上二者是否坚挺依然取决于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而实际上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足以支撑二者的向好预期。
随着中国经济数据走强,自9月以来,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渣打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GDP增速将回升至6.9%,全年经济增速达6.8%;巴克莱将中国第三、第四季度的GDP增速预期分别调高20个基点至6.3%和6.1%;德国商业银行也上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至6.7%。
在人民币“入篮”前,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一个多月来两岸人民币累计振幅均不足1%。
另一方面,面对疯狂的房价,苏格兰皇家银行称,自古以来,还没见过哪个泡沫有皆大欢喜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