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CDS可风险对冲 机构认购债券意愿或会上升
“CDS可以进行风险对冲,即使打破刚兑,很多金融机构也不至于血本无归,机构认购债券的意愿或会大幅度上升。”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中国版信用违约互换(CDS)正式推出。作为国外金融市场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该产品的推出,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最近两年,信用债市场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债券违约事件也越演越烈,刚性兑付也在逐步打破,市场需要风险缓释工具来对冲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债市违约导致市场对于风险缓释工具的需求增加,正是CDS发展的契机。
“CDS可以进行风险对冲,即使打破刚兑,很多金融机构也不至于血本无归,机构认购债券的意愿或会大幅度上升。”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债券市场违约渐多
自2014年我国首笔公募债“11超日债”违约之后,中国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正在逐步打破,债券市场违约的案例正在逐步增多。
据《金融时报》报道,今年1~8月,信用债总到期规模达12.6万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倍多。截至8月底,共有44只债券、22个发行主体发生违约事件,比去年同期(9只)增加了近4倍。涵盖短融、超短融、中票、企业债、定向工具和私募债等全部债券品种,违约本金约达265亿元。
而在违约主体上,也从民营企业到了国企以及央企等知名企业。广西有色金属集团(以下简称广西有色)宣告破产。此前,广西有色曾有多只票据连续违约;而上清所网站在近日公告称,东北特殊钢将于9月26日兑付的7亿元短融本息偿付存在不确定性,而此前,东北特钢已出现8次债券违约。
“近期债市信用风险频发,从民企到央企,从私募到公募,债市‘打破刚兑’正在加速前进,各类机构都有分散信用风险的需求,市场上非常需要缓释信用风险的工具,这也是CDS发展的一个契机。”招商证券分析师孙彬彬等认为。
以东北特钢为例,如果在债券发行过程中附有CDS,那么债权人每年会向CDS的卖方再支付一定的费用,而在东北特钢违约的时候,卖方就会按照约定对债权人进行赔付。在债券刚兑的情况下,CDS的操作明显是没用的,但是目前刚兑已经打破,CDS存在的作用就开始凸显。
民生证券管清友、李奇霖等认为,随着中国债市刚性兑付的逐步打破,信用债风险将面临市场定价,风险敞口无疑较政府隐形背书时代有相当幅度上升,为了债市健康流动,自然需要将这部分风险更好的定价流转甚至是相对独立化。CDS正是满足了以上需求。从意义上看,信用违约互换实现了信用风险的分离和交易,可以有效对冲信用风险,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套利和投机。
有助于企业发债
不断发生的违约事件也对债券的发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同时还影响了债券持有人的热情。
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共有近400只债券取消或推迟发行,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倍多。而其中的煤炭行业则因为行业原因受到的影响更大。上半年,煤炭行业信用债的发行规模占比由上年同期的10.1%降至4.1%,下降了6个百分点。
而CDS则有助于一些市场上较难发行的企业的债券发行。
据山西日报报道,山西省金融办人士证实,山西省确定由省金融办牵头在近期筹组CDS,为省内优质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增信并扩大债券融资。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认为,信用资质低的债券往往因其高风险而具有较低的流动性,但在CDS的“保护”下,投资者会更愿意持有债券,即便出现违约也能对冲损失。
以前述山西省的做法为例,在没有CDS的情况下,基于对风险的考虑,投资者对煤炭企业的债券可能会存在疑虑,会影响债券的发行。而如果引入了CDS,投资人的风险可以得到缓释,可能会增加投资人的热情。
“信用违约互换提高了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孙彬彬等人为,在信用违约互换不存在的情况下,信用风险等级高的债券很难发行或被卖出,流动性很低。CDS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低风险证券的发行量的增大,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风险债券的发行和流通。
孙彬彬等同时认为,对于发行债券的企业来说,通过发行附有CDS的债券,有利于提高债券的信用等级,可以降低债券的发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