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电信诈骗“次生灾害”不容小觑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媒体:电信诈骗“次生灾害”不容小觑

电信诈骗“次生灾害”不容小觑

我们不仅要重视电信诈骗造成的显性危害,更要重视电信诈骗破坏社会信任、扰乱社会秩序、增加社会运行成本的隐性危害

□ 易艳刚

如今,不少人只要看到陌生号码来电就很警惕,要么不接,要么直接挂断;“提到公检法的电话一律挂掉”等防骗指南,影响一些部门正常工作的开展;有人因为误把红十字会电话当成诈骗电话,错过了救人性命的机会……还有,快递员电话被误认为是骚扰电话,北京一些单位因“5”字头电话联系工作备受困扰,外地人不敢接区号“010”的电话,等等。

 

现代通信手段的日新月异,在方便经济社会生活、降低社会运行成本的同时,却也使得电信诈骗像癌细胞一样,由于附着了先进的通信技术而更凶猛地扩散。在许多人抱怨骚扰电话、防范心理紧绷的背后,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电信诈骗可怕的癌变危害。因为,电信诈骗不仅给直接受害者带来财产甚至生命损失,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损害社会信任的基石,带来更多“次生灾害”。

人们总说,信任,是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现代化的摩天大厦,需要社会信任做基石支撑,否则便会轰然垮塌。基本信任缺失,犹如社会溃疡,任其滋长,社会就会丧失凝聚力,不仅会加大社会运行成本,阻碍国家发展,而且会给人们心理造成隔阂,使人们失去安全感,导致社会的内耗和冲突加大,损害社会和谐。

事实上,电信诈骗由于销蚀削弱了社会基本信任,危害远大于一般的诚信缺失,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对电信诈骗视而不见。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电信诈骗造成的显性危害,更要重视电信诈骗破坏社会信任、扰乱社会秩序、增加社会运行成本的隐性危害。越是面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越要运用法治思维从规律上找原因;越是损害社会信任基石的犯罪,越要运用制度意识从机制上寻对策。因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更加重视电信诈骗的危害,更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根治。

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度,在加强正向建设的同时,必须严惩害群之马。遗憾的是,一方面,一些通信运营商非但没有为消费者创造健康的环境,反倒与不良商家、个人信息贩子、短信群发公司、群发设备研制销售企业形成利益同盟;另一方面,监管乏力,客观上纵容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因此,防止电信诈骗“次生灾害”对社会的冲击,釜底抽薪之策是相关职能部门端正认识,展现重拳治乱的诚意和魄力。

电话号码和银行账户是电信诈骗案的两个核心要素,想要顺藤摸瓜地查获涉案人员、追回被骗欠款,并不会太难。而且“徐玉玉案”引发举国关注后,6名涉案人员几天之内全部落网,这也足以说明,电信诈骗并非不治之症,能不能治好顽疾,就看有关各方的治理力度,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无责任心。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1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电话:17051177829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