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期待中考改革带来真正的素质教育
期待中考改革带来真正的素质教育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能否引导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按国家课程要求开齐开足所有课程,对这些科目一视同仁,需要学校办学者转变理念,更需要地方教育部门改革评价体系。
昨天,教育部发布会披露了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细节。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次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一个“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以克服唯分数论。
就在一周前,教育部委托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推进中考改革,正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
我国从1987年开始提出素质教育概念,但从幼儿园到高中,基础教育却始终存在严重的应试化倾向,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不考的科目与教育内容被边缘化,要考的科目则被应试化,这和中高考制度密切相关。一种公认的看法是,不改革中高考制度,很难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很可能停留在文件上。
这次中考改革《意见》,有两点值得关注,其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科开考”。有人担心这会增加学生负担,其实不然,这是对初中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扭转非中考科目被边缘化的现状,而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能一定程度减轻学生负担。
当然,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能否引导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按国家课程要求开齐开足所有课程,对这些科目一视同仁,需要学校办学者转变理念,更需要地方教育部门引入专业评价,对学校实行基于中考改革的评价体系。
其二,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录取。此前,在我国一些地方进行的中考改革中,已经把综合素质评价折合为一定分数,纳入中考,这次国家出台的中考改革《意见》,是对地方方案的推广。这会引导学校、学生和家长增加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程度,但要让综合素质评价发挥更大的推动素质教育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推进两方面改革。一是初中自主办学,给学校更大的自主权,办学才不会千校一面,培养的学生才会更具个性,学校给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才会在中考招生中有更大的价值。否则,所有学生的综合评价都差不多,综合素质评价就可能变成“鸡肋”。二是高中自主招生,这次的《意见》也提到要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鼓励发展学生兴趣特长。自主招生的力度、能否在自主招生中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对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至关重要。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一个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这意味着,中高考改革将在我国全面启动。期待这新一轮改革,能给基础教育带来新局面。
本报特约评论员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