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打开日本水龙头解气:“放水爱国”是社会负资产
事件观
“放水爱国”是社会的负资产
“九一八”事变85周年纪念日里,一房地产商用一条写满感叹号的纪念微博让舆论炸开了锅。谈及这个日子,他表示:“我是去过日本却从不用它包括电器之内的任何产品!在日本住酒店都很小人地把水龙头都打开,还觉得解气!”
自己承认的“小人之举”,此时仿佛成了可以标榜的爱国者勋章。更糟糕的是,不少网民还点赞:“勿忘国耻,民族面前谈什么素质?”有人声称,自己把东京一个公共卫生间的马桶坐垫都“悄悄弄坏”了。
我可以理解这个商人的情绪化表达方式,但绝不敢用任何方式点赞。人们常常会因为一件事情说出一些极端的言语,特别是在幼稚的少年时期。这个商人原本也没有蠢到以为这些话会有实际效果,正如他所言,“其实这没用!咱得多方位加油!”
我也不相信他从来不用日货,网友们早就发现,他的一张照片中,手腕上戴的恰好是日本手表。看来,“不用日货”这种赌气式的爱国宣言,幼稚程度直逼小学生的“拔他车气门芯儿”,究竟拔了没有,只有当事人清楚。
一个成熟的社会会想方设法纠正无知幼童的极端言行,而不是去点赞和鼓励。在任何一个国家,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足球流氓赛场斗殴是暴行,不是热情,同样,浪费哪国的水都是缺德,不是爱国。这是“注了水的爱国”。
“九一八”是中国的国耻日。我们每年提起这个伤疤,为了不忘历史,面向未来,知耻后勇。偷偷摸摸给邻居家浪费点自来水或弄坏人家的马桶垫而不知耻,离知耻后勇差了十万八千里。
中国越来越深地参与到国际化的潮流,年轻一代欣赏日本动漫用着苹果产品,与前人相比,越来越多年轻人与外国朋友有了更多交往。
但是网络舆论场里,还是有“中日开战吧”“日本沉没就好了”“‘9·11’恐怖袭击真是大快人心”这样的言辞。即使是温和的评论,也少不了单薄的刻板印象——“韩国棒子”“日本鬼子” ……
在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日里,这样的言论更加喧闹。
多么奇怪。和平的受益者,为了宣示对和平缔造者的尊重,强烈地表达对冲突的期待。
仿佛有两种生活:一面是个体与个体的相遇,有友谊,有感动;另一面,当触及某些宏大的词语时,会突然变了一个人。
就像绿巨人变身——那既是诅咒,也常常被当作进行破坏的特权。
“勿忘国耻”就是这样一个宏大词语。
历史是无法改变的。那场战争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大多已不在人世了。
我们没有资格替亲历者原谅,也同样没有资格以他们的苦痛为名去仇恨。那么,这个时代的我们,该如何“勿忘国耻”?
我们对于那场战争的了解都来自于影视书籍和先辈的讲述。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说,我们“无法与故事里的人相遇”,但却拥有着“相互连结的意象”。
这些传承而来的意象构成了一种集体的认同。年轻如我,是这个受过伤的历史悠久民族的一员。
因为不曾经历,对历史的想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那个时代的被侮辱与被损害,想到了存在于自己这个时代的被侮辱与被损害。有一种愤怒因此而生。
这样的情绪再进一步就是戾气。这时,我们更需要一个敌人,它是我们所受全部伤害的肇事者。
再发展下去,愤怒成了全部,愤怒的缘由变得不再重要了。很多人甚至根本不再费心去管“九一八”究竟代表了什么。以历史为名的热情终于走到铭记的反面。
愤怒画成的圆圈也将最终限定我们自己:一个永远的受害者。
土耳其作家艾丽芙·夏法克在一场以“身份政治”为主题的演讲中说:圈子是很奇妙的东西,画个圈,圈内的将逐渐枯萎,凋败。
我更愿意看到,我们愤怒的另一个走向:对于全人类苦难和抗争的同理心。
那也该是那场残酷战争教给我们的。
日本动画片《棋魂》里,日本主人公在对弈中输给了亦敌亦友的韩国和中国棋手。这个日本人忍着眼泪说:“为什么下棋?是为了让无尽的过去,与无尽的未来相连啊。”
“不只围棋,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做啊。”他的老师说。
或许确实如此。世界的竞合时有变化,但时代的规律永恒:我们所构建的今天,是过去一代所企盼的明天,也将是未来一代所仰赖的昨天。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在重塑这个国度。
下一代真的需要漠然、遗忘、对立、狂热,甚至是偷偷打开日本人的水龙头收获的那点“解气”吗?
如果战争有遗产的话,“放水爱国”是一种负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