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役高炮师与地方革新防空导弹 打出“满堂彩”

首页 > 资讯 > 军事 > 正文

预备役高炮师与地方革新防空导弹 打出“满堂彩”

历时5年,军地30多名工作人员组成研发团队,上海某预备役师联合地方科研院所合力破解训练难题——

军地携手,打造战斗力提升“新引擎”

■王 琦 本报特约记者 丁绍学

8月下旬,上海某预备役高炮师与地方某科研院所联合确定了某型导弹下一步技术革新方向,并列出了“时间表”。据了解,某型防空导弹通过前期技术革新和实弹射击检验,即将在全师部队推广。该师政委徐维春告诉记者,防空导弹技术革新成功,为城市防空作战能力攀升提供了“新引擎”。

6月中上旬,苏北某训练基地,记者目击了该型防空导弹技术革新后的首次试射。“靶机起飞!”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导弹自主发射系统锁定目标。只见导弹射手紧盯操控显示屏,光标在操控手柄的控制下死死抓住目标,射手依次按下启动、解锁、发射等控制键,导弹伴随一声巨响腾空出鞘,挟着缕缕白焰直扑目标……两发两中打出了“满堂彩”。

“在这种天气条件下,过去连目标都看不到,更不要说命中精度了。”演练现场,导弹射手兴奋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传统防空导弹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为提高该型防空导弹实战能力,这个师联合地方科研院所,坚持依靠信息化手段破解难题。参与该项目研发的某研究所工程师说,从2012年开始,军地30多名工作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就一直铆在这个项目上,跑院校、进工厂,反复研究论证,光设计方案就推翻了10多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5年的不懈努力,他们通过技术改造大大缩短了火力反应时间,提高了抗击能力。

在担负该项目探索的该师某团,导弹射手正在进行新装备训练。在骨干的指导下,导弹射手很快就掌握了动作要领。“这个导弹自主发射系统大大缩短了战斗力形成周期。”上海某预备役师作训科长孙波告诉记者,该型防空导弹对射手的素质要求非常高,需要经过长时间系统训练,但预备役部队训练时间有限,工训矛盾十分突出。通过改造,极大缩短了射手的训练周期,对预备役部队快速形成战斗力非常有利。

“这套导弹自主发射系统研制成功,有效推动了城市要地防空作战能力提升。”该师领导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继续针对该型导弹在城市防空作战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其信息化程度。

技术革新不断,战法创新同步。该师参谋长束礼告诉记者,某型导弹技术革新立项后,就在思考如何将导弹自主发射系统融入作战体系的问题。他们将紧盯未来战场作战需求,针对主战装备新旧几代同堂的实际,联合军地技术骨干逐一攻关。

让军民协同创新在基层开花结果

■徐维春

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反映了当代军事科技发展的规律。

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是党中央关于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方针,更是提升预备役部队建设水平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事实上,基层部队在落实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时,往往狭义地认为军民协同创新更多的是顶层规划,忽视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的甚至当作口号来喊、当成标签来贴。这种认识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要知道,基层部队处在战斗力建设的最前沿,部队战斗力建设最需要什么、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么办?基层体会最深刻、掌握最具体,最能够把战斗力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亟须解决的问题与军民协同创新高效无缝对接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享有军地双重领导、双向任职的优势,更加便于整合军地资源为我所用,整合军地力量共同推进部队建设,在军民协同创新上应当走在前列。

要树立级级都有职责、层层都需主动的意识,基层部队应结合实际找准协同创新的具体抓手,积极发掘利用当地的优势科技资源,地方科研院所、科研单位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部队项目,努力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共同做好“协同”的文章;要时刻突出战斗力标准,紧紧抓住战斗力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让军民协同创新在战斗力生成的每个环节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努力提升协同创新的质量,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高效的机制、更加有力的举措,统一军地思想、融合军地优势、聚合军地力量,努力形成“部队提需求、双向抓落实、地方唱主角”的好环境,确保联得顺畅、合得高效、融出力量,推进部队之需与地方优势资源无缝对接,高效推进部队战斗力建设驶入“快车道”。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