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省事”随车维修工具未随车 坦克趴窝成靶子

首页 > 资讯 > 军事 > 正文

“图省事”随车维修工具未随车 坦克趴窝成靶子

图省事,战车成了“活靶子”

最近,车长徐成南成了第31集团军某团的“新闻人物”,因为一套随车工具,他在营军人大会上做了检查。

说起这事,徐成南懊恼不已。在7月底团里进行的对抗演练中,徐成南驾驶5号战车在泥泞处转弯过急,导致一侧履带脱齿,战车当场“趴窝”。

此时,抢修车远在后方,一时半会过不来。徐成南带领乘员马上自主实施抢修,可他们发现撬杠、履带销冲子等随车维修工具并未随车携带。没有工具,他们只能望车兴叹。

趴窝的战车成了“活靶子”,被“敌”反坦克小组轻松“猎杀”。走下演练场,徐成南气得直跺脚:“真不该图省事,少带了随车工具。”

随车工具不随车,究竟为啥

闻讯,团长赵义然让相关业务部门检查所有参演车辆的随车备品附件。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6台战车中,只有3台带全了随车工具。

“这样的状态上战场,怎能不吃败仗!”复盘检讨中,赵团长黑着脸说:“平时忽略细节,战场上必然付出惨痛代价。”

不光徐成南做了检查,连队也受到上级通报批评。

对于这件事,徐成南也有自己的“苦衷”:以往换季保养,为了防止随车工具老化锈蚀,机关都会要求用牛皮纸将数百件备品附件包裹好,小到螺丝大到撬杠,光包好就要耗费大量时间。

“成果”来之不易,很多车组都会将一些不常用的工具留在库房里。

对这事,有的官兵感到委屈:“以前随车工具不带没人说,带了弄丢了,搞不好还要被通报批评,划不来……”

“随车工具不随车,问题在基层,根子其实在机关。”团党委在深入基层调研后达成共识:团机关装备部门要按打仗的标准,对随车工具进行精细化管理,不能光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还要检查其是否被有效使用。

精细管理,让麻烦事不麻烦

蚁穴虽小,足以毁掉千里之堤。如何解决随车工具不随车?当务之急,要提高官兵思想认识,按打仗标准实施精细化管理。

“随车工具是未来战场上实施抢修的必需品,没有一件是多余的。”团长赵义然严肃地对官兵们说:“我们不单要做到带全,还要摸清所有随车工具、附件备品的功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对此,他们以训练任务为牵引,采取以考促管、问题倒逼的方式,每周一次保养、每月一次考核、每季度一次补充,提高随车工具的完好率、配套率和使用率。

为让制度更有力度,该团专门制订《随车工具管理实施细则》,精确到每一个备品工具,区分车长、炮长、驾驶员三大专业,逐一明确了岗位职责,系统规范了责任认定、申诉复核、处罚整改3个实施流程,形成了按岗位尽责、层层负责的管理模式。

日前,该团专门召开“单装携行器材规范现场会”,按照“携行便携、利于实战”的思路,逐人、逐车进行规范,让单装配载更加精细化、科学化。

“报告,车长显控台故障,无法实现超越调炮。”在最近的一次对抗演练中,五连车长王华发现坦克故障后急忙向指挥车报告。

“两翼坦克火力交叉掩护,后侧坦克前出,故障车辆就地检修。”车长王华闻令而动,拿出随车工具进行抢修,不一会儿就顺利排除了故障。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