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者吁各方冷静应对南海裁决 做出负责任选择
针对南海仲裁案仲裁庭7月12日作出的裁决,多位中美两国学者在华盛顿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中美学者吁各方冷静应对南海裁决,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认为,南海仲裁案实质是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问题,仲裁庭裁决缺乏法律基础,构成“越权”,对中国不具有约束力。他强调,中国与菲律宾在和平解决分歧方面有共同利益,希望双方通过对话达成一些共识,并推动这些共识成为地区解决争议的某种范例,而美国应发挥促进中菲对话的作用。
琼斯呼吁亚太地区构建新型安全架构,并将中国的安全关切纳入其中,而非排除中国,也不应继续诉诸以冷战同盟为基础的旧安全架构。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当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他看来,北京和马尼拉对裁决的初步反应“比较冷静”,他希望华盛顿也采取“避免激化紧张局势”的举动。“对中国和菲律宾来说,解决争议的最好途径是通过双边对话谈判。”包道格说。
除了对话,他呼吁中菲开展更多投资贸易往来,这有助于局势降温。包道格强调,中美不值得为南海岛礁问题最终走向冲突,相信双方都已认识到当前形势所蕴藏的风险,并已将上述风险纳入考虑。
包道格指出,美国派军舰进入南海水域执行主张航行自由的任务,包括防长卡特在内的多位军方高官频频就美国在南海利益表态,上述做法激起中国国内更多情绪,使得强硬政策比温和政策更具吸引力。他提醒,如果美方的目的是让中方展现更大灵活度,那么上述“具体战术”正在起到反效果。
美国海军学院语言和文化系副主任马伟宁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从长远看,谈判才是解决南海争议的“唯一途径”。
他预计,短期内美方不大可能改变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美国未来的行动将取决于地区其他各方的行动。如果中国和菲律宾能开始对话谈判,找到争议解决途径,或者先搁置争议,留给后代解决,这都将是“积极的举动”。
美海军退役少将迈克尔·麦克戴维特说,希望美官方对裁决保持充分克制,不要使局势升级。虽然中国不会对裁决感到高兴,但中菲仍有协商解决争议的空间。
复旦大学教授沈丁立12日在出席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举办的研讨会间隙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他说,中美不会因一纸仲裁而升级潜在冲突的可能性,两国应尊重所有致力于解决分歧的“和平手段”,包括对话、谈判、磋商和调停等。
沈丁立说,中国曾同多个邻国通过谈判解决边界争议,在他看来,直接对话和谈判才是解决南海争议的现实途径,各方要在谈判基础上做出妥协。
他强调,30年前美国拒绝执行国际法院关于尼加拉瓜诉美国一案的裁决,裁决未能解决两国间的争议,他反问,为什么今天有人指望一份裁决能解决中菲之间的争议。他还强调,当年做出上述举动的美国没资格强迫今天的中国采取不同的做法。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教授薛桂芳说,一般而言仲裁法庭在有关岛、礁法律地位问题上采取回避态度,但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却作出“出格”的裁决,中国对于有关这场裁决系“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的表态是有道理的。
她表示,裁决无益于南海争端解决,还可能给中菲对话增添难度,但目前双方仍有对话可能性。地区有关国家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都需做出负责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