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老中医仍能背药方 医书可追溯到光绪年间

首页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88岁老中医仍能背药方 医书可追溯到光绪年间

如今,耄耋之年的康文昌已经很少为人看病了,慢性肺气肿引起的肺心病,让他多走几步就喘得慌。更多时候,老人会坐在院子,把医药箱中的瓶瓶罐罐摆在阳光下晒晒。戴着特制的放大镜眼镜,他会翻翻自己的手抄医书,巴掌大小的医书上,用漂亮的蝇头小楷记录着各种药方和“汤歌子”。这样的“医书”,老人家有19本,最远可以追溯到光绪年间。

“我们家四代行医,我是第三代,我的儿子,现在就在医院坐诊。”喘着粗气,康文昌念叨着,“中医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行医数十年而今“退居二线”,在康文昌心中,比家传这19本手抄医书更珍贵的,是从小被言传身教的祖训:医者父母心。

四代行医 康家孩子从小要背“汤歌子”

穿过邛崃临邛古城的古城楼,来到邛崃大北街,在这条目前省内保存完好的最长古街上,林立着民俗馆、老茶馆、古祠堂、戏院。走过上宅下店的川西建筑,喧闹熙攘的老街人家,记者拐进一条仅容一人宽的小巷,三转三折之后,轻叩屋门,视线豁然开朗。

午后阳光正好,康文昌坐在客厅看报,艳红的指甲花沿着小院花开正盛,老人种下的中药已到收获的季节,红绿成片,长势喜人。

指着客厅中央墙上端正摆着的两张老照片,康文昌说,那是他的父亲康如松。“我爷爷、父亲都是中医。1949年前,爷爷在固驿镇坐诊,1949年后,父亲被邀请到邛崃中医院做医生,我们就举家搬迁到邛崃临邛镇。”

成长在中医世家是什么感觉?

康文昌悠远笑道,康家的孩子从小就要练字、背中医“汤歌子”。在康文昌的记忆中,他的爷爷、父亲都是顶和善的人,从不与人争执,身上也总有中药的清香。“家中老人说,字如其人,做中医开药方要让人能看懂,所以要练字。而‘汤歌子’就是中药的药方,康家的孩子从小就要背,不背就开不出药。”

尽管已是近九旬高龄,但是说起“汤歌子”,康文昌还是随口而出,“小紫胡汤:脉弦乃痛小紫胡,和解少阳为正法”、“甘草泻心汤:下利腹鸣干呕痞,甘草泻心汤合宜”。

康文昌说,这些都是从他爷爷辈开始总结的,算是中医用药的入门歌谣。

“我们小时候都被要求背。”康文昌的孙女,现在也在医院工作的康阳婧笑道。

传家医书祖孙三代累制 19本手抄医书

康文昌珍藏着19本手抄医书,这是老人的爷爷、父亲到他,三代人完成的。“倒没有意识要共同完成,慢慢就写了这么多了。”

康文昌的爷爷康玉楼的手抄医书,被放在一个木制的匣子里,匣子上手写着“光绪年置共十七本”。其中多是抄录的诸如张仲景等中医大家的传奇药方。父亲康如松,写就一本药方集,而康文昌则完成了一本“汤歌子”。

祖孙三代,一共19本手抄医书,均是手掌大小,蝇头小楷竖体,繁体书写。轻轻打开,药香依旧,其中还有后人补上的批注和注解。“那时候我们会随身揣着,想不起来了,就打开看看。”

在康文昌心中,比这19本手抄医书更珍贵的,是从小被言传身教的祖训:医者父母心。

“要对病人好,我的父亲可是邛崃出名的好医生呢。”谈及此,康文昌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不信,你去找老一辈的人打听打听。”

康文昌的老伴儿杨华英抿嘴一笑,“可不是嘛,我家弟弟就是被公公救回来的。”杨华英告诉记者,她年幼时,家中弟弟突生急病,都已经被医院说救不活了。“最后公公怜惜我弟弟年纪小,不放弃地一直抢救,最后硬是从‘阎王’手上抢回了他的小命。”

退休前,康文昌一直在邛崃中医院坐诊,退休后,依然会有病人找到他家,不少病人,是康文昌看着长大的。

康文昌记得,曾经有个小姑娘,从襁褓中的小娃娃长成新嫁娘,都一直是他的病人,后来,小姑娘要认他做干爷爷,也一直以爷爷称呼他。

曾经,康家客厅挂满了锦旗,那是病人对医生最真诚的感谢,后来康文昌不大看病了,就把锦旗都摘下来,收藏好。

在老爷子看来,现在的人过得太过匆忙,容易毛躁,尽管生活工作压身,但是还是需要偶尔慢一点。“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很多矛盾都可以避免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杜江茜 摄影张磊

人物素描 耄耋老中医

1928年出生在邛崃固驿镇,家中四代行医。

如今,耄耋之年的康文昌已经很少为人看病了,慢性肺气肿引起的肺心病,让他多走几 步 就 喘 得慌。鲜为人知的是,自康文昌祖父始,他们祖孙三代,一共写成19本手抄医书,均是手掌大小,蝇头小楷竖体,繁体书写。轻轻打开,药香依旧……但在康文昌心中,比家传这19本手抄医书更珍贵的,是从小被言传身教的祖训:医者父母心。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1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电话:17051177829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