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眼中:俄为何又成“香饽饽”
2014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欧美关系走向冰点。经济制裁、高层交往完全中断……梅德韦杰夫曾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用“新冷战”形容僵局,这是冷战以来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最低点。然而,因乌克兰危机造成的外交“寒冬”正慢慢退去,俄罗斯与欧美关系似乎开始“回暖”。
从对抗到对话
据路透社报道,北约与俄罗斯理事会将于4月20日在布鲁塞尔重新启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这是两年内北约与俄罗斯首次举行这一会议。会议的重启并不代表北约与俄罗斯恢复正常关系,但双方谋求对话的意愿显露无遗。
就在几天前,德国外长在七国集团(G7)上提议,一年后讨论重新恢复八国集团模式,以及俄罗斯重返八国集团必须履行的条件。这已经不是德国第一次呼吁重新接纳俄罗斯了。据悉,早在去年七国集团会议上,默克尔就曾强调,“俄罗斯仍是其他各规格谈判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将讨论如何使俄罗斯加入。”
此外,3月2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第三度访俄。此次访俄是美俄双方两年来最深入的接触,双方对叙利亚局势、乌克兰危机与美俄双边关系等展开讨论。俄罗斯《生意人报》评论称,此次访问是双方首次共同表示愿意在关键议题寻求合作。
时隔两年,俄罗斯与欧美从剑拔弩张的对抗到互相试探的对话,外交僵局开始松动。
压力改变态度
从严厉的经济制裁到试探性的对话合作,欧美态度为何转变?
“经济制裁是双刃剑,对欧洲本身是很大的麻烦,尤其是与俄罗斯经济联系紧密的德国。”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以法、德为首的老牌欧盟国家不愿过度得罪俄罗斯,欧俄双方的制裁与反制裁,只会在让自己在经济衰退的泥沼里越陷越深,得不偿失。
事实上,在这场“制裁之战”中没有一方是胜利者。有数据显示,去年一年,在欧盟经济制裁中,欧盟对俄贸易减少10%,损失了200万个就业岗位和近千亿美元产值。
而且,能源领域的利益捆绑也让欧盟在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时百般思量。根据美国能源部提供的数据,欧洲依赖俄罗斯作为原油和天然气的供应来源。2014年,欧洲超过30%的原油和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同时,俄罗斯依赖欧洲作为原油和天然气市场。2014年,俄罗斯超过70%的原油和几乎90%的天然气出口到欧洲。
如今,内外双重压力让欧盟不堪重负。面对国内困局,经济与社会压力让欧盟分身乏术,欧盟将重心聚焦于内部事务,需要与俄罗斯稳定关系。“对于欧洲来说,需要面对恐怖袭击和难民危机,所以希望与俄罗斯的缓和继续保持。对于美国来说,过度刺激俄罗斯也不是好事。保持缓和更有利于西方控制局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此外,“伊斯兰国”、叙利亚问题与难民危机等也为美欧与俄提供了暂时和解的动机。丁纯说,“如果没办法在源头上解决难民问题,欧盟将面临诸多麻烦。所以,欧盟希望俄罗斯能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尽管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与欧美存在分歧,但面对恐怖势力,一定程度的妥协对各方都有好处。适当给俄罗斯提供台阶,让其能够发挥作用,顺理成章。”
合作才有未来
德国前联邦总理施罗德在接受《莱茵邮报》采访时曾表示,欧洲只有和俄罗斯合作才有未来。
“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是共生而矛盾的。”崔洪建说。从地缘关系上说,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是共生的。作为彼此的邻居,即便未来欧盟与俄罗斯关系走向恶化,也不会朝着决裂的方向发展,不可能两败俱伤,这是双方共识。
不过,合作之路注定不会是坦途。崔洪建指出,由于历史、文化差异,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又是矛盾的。冷战后,俄罗斯没有朝着融入西方社会或是欧洲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欧盟一体化也不可能“消化”如此庞大的俄罗斯。所以,“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两者互不兼容的态势会越发明显。”
不同的地缘政治利益使得俄罗斯与欧盟面对尴尬的局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冯玉军表示,2016年,欧盟将扮演一个尴尬的角色:“既要推动乌克兰的西向进程,又要避免过度刺激俄罗斯;既要与俄协作调解乌克兰危机,又得保持与美国‘跨大西洋同盟’的战略一致性”。(张 红 赵家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