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涉核白皮书:让谈“核”不色变
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我国涉核领域的首部白皮书——《中国的核应急》。该白皮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国核安全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中国核能发展、核应急基本形势、核应急方针政策等多个方面,对人们关注的核能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姚斌解读白皮书时说,中国的核能安全是有保证的。近30年来,我国核电运行中没有发生过2级以上事件,始终保持良好安全记录。
人类发现原子及开发利用核能,不仅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更是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由于地球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且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严重污染环境,损害人类身心健康,而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再生能源因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开发利用率不足,世界各国自然而然将高效、清洁的核能建设放到突出位置。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能源进口国,能源紧张问题将长期存在。近年来,我国主要从中东国家进口石油,而中东又是个不稳定的地方,进口石油易受到政治、军事等因素的制约。由此,我国必须重视核能的开发利用。目前,核电在世界能源总体结构中占12%,而我国核电只占能源结构的2%。截至今年1月,我国大陆在运、在建核电机组54台,而美国有104台、法国58台、俄罗斯32台,我国居第三位。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核能开发利用也伴随着核安全风险和挑战,特别是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5级事故、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7级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7级事故的破坏性影响,让公众出现谈“核”色变的现象。核能事故无国界,核能事故无小事。因此,要使核能开发利用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打破公众对核能安全的担忧。中国核应急白皮书的发表,向国内外发出了一个声音: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安全高效发展核能,高度重视核应急安全管理,坚持最严格的核安全标准、采用最先进的核电技术发展核电。
未雨绸缪,有备方能无患。为提高有效应对核突发事件的能力,我国突出加强核应急能力建设。目前,我国已经组建了25支专业的核应急救援分队,人数达1300余人;还有一支320人的国家核应急救援队正在组建当中,我们正在打造一支装备现代化、技术过硬、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的专业力量,确保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
与此同时,我国正在进一步健全完善核应急预案,定期组织预案演练,不断提高民众的核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和普及核常识。新起点上,我们要完善核泄漏气象播报系统,实现对污染物扩散更加精细化模拟和预报,以便减少减轻民众的恐慌心理;要加强核能设施安保,努力从根本上杜绝核事故。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提高核能设施的抗毁能力。未来战争,核能设施因过于明显,可能会成为敌人空袭首选目标。因此,要进一步增强安保力量,为核电站提供坚强的防护。随着核应急法规制度标准体系、预案体系、救援体系、技术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应对处置核突发事件的能力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我们有理由对我国的核能安全更加充满信心。(石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