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人民要论)

首页 > 资讯 > 时评 > 正文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人民要论)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深化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能大幅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关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涌现出一批改革发展的先进典型,它们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这些村自然禀赋和发展条件各不相同,发展路子也各具特色,但具备一些共同特征:一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互融合,二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三是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相互结合,四是各种生产要素相互联合,五是现代农业初具轮廓,六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七是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良性互动,八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九是个人致富与共同致富相互促进,十是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巩固。这些共同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示了我国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的时代风貌。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从小规模家庭经营走向广大农户、各种生产要素联合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农村先进典型的经验,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农村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也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各地农村先进典型都注重强村富民、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城乡经济融合、注重生态环境整治、注重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注重农村全面进步、注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了“五个结合”的重要经验。

  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相结合。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开拓发展路子、解决发展难题。在农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以农民群众为中心发展各项事业。各地农村先进典型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都得益于创造性地贯彻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得益于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符合本地本村实际的发展部署和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

  集体创业和体制创新相结合。集体创业主要表现为:有带领村民集体创业的领导班子、促进集体创业的社会氛围、带动集体创业的专业化队伍、支持集体创业的具体措施。体制创新主要表现为:组织引导在集体创业中成长的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逐步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逐步向村社区相对集中,推动基础设施、就业分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相互对接,促进农村工业和农业规模经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改革推进制度创新,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益的实现和保障问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引导、调控和服务职能,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好各自作用。当前,许多农村先进典型在村民集体创业和体制创新的基础上正在实现就地城镇化。

  个人致富和共同致富相结合。各地农村先进典型在发展中坚持以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的农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实行农民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既鼓励农民发挥各自优势、勤劳致富,又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走集体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子,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全体村民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稳步前进。在发展集体化、集约化经济的进程中,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努力发展优势特色经济。这些实践经验表明,农民个人致富和村集体共同富裕是相辅相成的,应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体、以走共同富裕道路为方向。壮大和巩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是保持农村团结、稳定、和谐、繁荣、富裕的基础。

  重点突破和协调推进相结合。就是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支柱产业,有水路的地方走水路、无水路的地方走旱路、水旱路不通的地方另找出路。先从一个方面、一个产业突破,然后逐步向多个方面、多项产业协调推进。这样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经济发展到“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形成持续发展的局面。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坚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把握优势、统筹兼顾,立足当前、长远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改善民生,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村民共同富裕、农村社会和谐。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紧迫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让全国各地农村的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我们要结合各地实践经验,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增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自觉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基本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抓手。具体来说,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动不同领域和区域实现更高层次融合发展的有力支撑,是牢牢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的重要保障;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攻坚克难的重要环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农民,是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回应农民关切、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城乡要素市场、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制度供给一体化,促进城乡市场经济、产权保护、就业保护、收入分配、生产要素配置、金融支持和社会治理制度融合;跳出就农业发展农业的传统思路,进一步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通过制度建设畅通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的渠道,总结和运用广大农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把亿万农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发展的实践中;通过多种措施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到农业大有作为、农村安居乐业、农民体面光荣。

  坚持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一体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质是城镇与乡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我国城乡人口分布不均,大城市、特大城市不堪重负,许多中小城市和镇人气不旺,规模效应、聚集效应低。这就决定了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县以下的小城镇。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主体,既着力构建城镇产业支撑体系,又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努力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促进农副产品在县城、乡镇、村镇加工,延长农副产品在本县、本乡、本村的生产链和附加值链,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保护和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中小城镇,打造绿色、低碳、环保、舒适、美丽、集约的城镇生活;把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保护乡土文化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村民自治,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尤其要注意加大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力度;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归根到底是通过发展不断改善民生,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要把强村富民作为核心任务,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配置效率,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把要素平等交换和合理配置作为重要抓手,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向农村汇聚;把美化环境作为重要内容,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保持乡土文化延续,防止农村变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以党的建设作为重要保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对农民创业的培训、引导和服务,重视农业人才培养,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业专门人才的骨干示范作用。

  (作者为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28日 07 版)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