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性
共产党人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性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领导干部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细心人会发现,这里提到的“政治警觉性”,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还属第一次,甚至在整个和平建设时期党的文献中也很鲜见,因而引起了思想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政治警觉性”就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始终忠诚于党,始终牢记政治责任。换句话说,“政治警觉性”就是时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辨别问题、分析问题,准确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对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所肩负的政治责任提出的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其实,早在抗战时期,党曾针对不同的问题,反复告诫党员时刻注意提高“政治警觉性”。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较早地提出“政治警觉性”问题。他说,共产党员必须提高对于民族奸细分子的政治警觉性。共产党员必须明白,揭发和清除奸细,是和扩大和巩固民族统一战线不能分离的。只顾一方面,忘记另一方面,是完全错误的。1939年5月,陈云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上发表题为《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文章,强调每个党员必须高度地提高政治警惕性,严守党的秘密工作的纪律,并且与一切忽视、破坏党的秘密工作的危险倾向作斗争。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和提高“政治警觉性”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于保存和壮大革命的力量、保证革命和党的事业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十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全党严肃提出增强“政治警觉性”,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和平已久的年代里,拿着枪赤裸裸地威胁我们的敌人已不再存在了,但是用“糖衣裹着的炮弹”时刻对准和袭击我们的敌人依然存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明或暗地拉拢和腐蚀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地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搞各种渗透与策反,妄图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我们党的领导。然而,面对如此复杂尖锐的斗争形势,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却丧失了最基本的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一种情况是,有的在大是大非面前政治态度暧昧、政治立场动摇,对一些错误言行不批驳、不亮剑、不报告;有的甚至或有意无意、或主动被动地帮助敌对势力传播“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有害信息。另一种情况是,有的不把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放在眼里,热衷于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甚至与一些所谓的“铁杆朋友”聚在一起妄议中央大政方针;有的还专门挑那些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来说事,以显示自己所谓的“能耐”,受到敌对势力追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上与党离心离德,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危害无穷,小则害人害己,大则祸国殃民,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动摇党的领导地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联解体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大部分苏共党员已丧失了政治警觉性,被西方媒体宣扬的普世价值裹挟前行,不分青红皂白、疯狂地抹黑、诋毁苏共历史和开国领袖及英雄人物,很少有人去警惕其背后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危害。一个庞大的政权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轰然倒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共产党人应该从苏联解体的悲剧中汲取教训,时刻注意提高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广大党员干部首要的任务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与研究,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增强透过现象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其次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袭,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流言所惑、不为暗流所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尤其是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挑衅面前,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态度鲜明,勇于斗争、敢于亮剑。最后一点,也是共产党人必须牢记的一条: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总而言之,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复杂、多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的当下,全体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必须时刻注意提高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唯有如此,才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才不会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丧失立场,才不会在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上走偏走岔。(陈坚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