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协委员:行政副中心交通网规划应超前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北京政协委员:行政副中心交通网规划应超前

  行政副中心交通网规划应超前

  政协委员建言行政副中心建设:引进三甲医院落户 加快重大项目审批速度

行政副中心将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相关要求,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通州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多名委员围绕行政副中心建设的交通、医疗、审批等方面提出建议。

  市政协委员、通州区副区长李亚兰

  加快重大项目审批速度

“行政副中心建设落地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审批方面的问题。有些环节我们躲不开也绕不开,好比耕地,可能会涉及到抵偿等问题。这是通州的事,但后续手续还需要各委办局支持。希望能有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李亚兰建议,为加快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国际一流、功能完备的行政副中心总体部署,有关部门应在行政副中心重大项目、工程领域提高审批效能。

李亚兰建议加强行政副中心建设组织领导,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市相关部门和通州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行政副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调度会,推动如地铁7号线延长线、京唐城际、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将重大建设项目任务纳入市政府折子工程。

“行政副中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很重要的一块,而且已经非常明确,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应该加速审批。”李亚兰表示,为推动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由市审改办牵头提出了《关于在通州区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改革的试点意见》,明确在通州区范围内下放、取消、合并的一批审批和服务事项,并大幅度简化审批和服务的办理手续,“经过多轮征求意见,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进行最终备案,希望市级各部门加强帮助和指导,加快推进该《意见》的下发和实施工作”。

 市政协委员、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院长尚珂

  引进三甲医院落户通州

尚珂介绍,通州区辖区内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610家,其中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70个,村卫生室344个,总开放床位3467张,“从通州区人口数量来看,开放床位量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优质医疗资源的引进和合理配置亟须加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

尚珂自己生活在通州,“得知建设行政副中心的消息我们很振奋,但同时也很担心,通州职住分离严重,政府搬迁过去之后能否满足相应的需求?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是否能跟上?”尚珂建议,应引进一两家市级三甲综合医院落户通州,并确定哪家三甲医院整建制引进,“建议其中一家紧邻市行政办公区,另一家可与一所区域医疗中心合作或合并办医,尽快启动医院建设前期手续程序,快速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尚珂还提出,希望市级层面统筹规划行政副中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实现市、区医疗卫生发展一盘棋,创新医院合作的体制机制,“实施北京中医院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两院合一、主体东迁’,积极推进市中医医院整体入驻通州区区域医疗中心前期准备工作”。

  市政协委员,通州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洪波

  同步推动公路交通网络规划

“2017年行政副中心初步建成,新建医院、学校,加上一批行政事业单位搬迁,会给通州造成很大的交通压力。现在只有通燕高速能够直接通往核心城区,未来应该会有朝阳北路、广渠路等,但目前来看,通州交通的微循环不配套,路与路之间的连接不够发达和丰富。”洪波表示,行政副中心的公路交通网络应该提前规划,至少同时与基础设施建设一起推动。

洪波介绍,距2017年理论上有两年时间,实际建设周期应该在2017年秋季结束,“最好对区域有统筹安排和分配,比如学校和医院需要解决的车辆通行数量不一样,依据区域的功能和单位布局,科学测算出将来所需承载的交通流量,再进行道路设定,规划一定要超前”。他进一步指出,2019年环球影城建成后,会进一步加大通州的交通压力,“环球影城年均接待能力可能达到2000万人,它又刚好处于六环和京沈高速的夹角,如果流量解决不好,可能会对整个交通造成影响”。

洪波强调,行政副中心建设“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基础设施、社会管理能力等方面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尚有困难,“过渡到行政副中心,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设施、人员素质和管理能力等,这对通州来讲都是需要破解的难题,因此需要举全市力量。路只是一个方面,电、水、通信等都需要具备条件,且都应该先行。”他表示,通州目前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也做了很多工作,“预计到2016年年底,大大小小不符合行政副中心定位的企业将退出3000至3500家。”

  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

  摒弃“摊大饼”发展模式

连玉明认为,加快行政副中心建设,对于缓解和治理首都“大城市病”、加强北京与京津冀区域互动融合、构筑面向区域综合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连玉明表示,行政副中心强调功能外移,直接的结果就是带来城市空间重构、产业重构和功能重构。在行政副中心建设过程中,需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避免急于求成,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把行政副中心建成更加紧凑、绿色、创新、智慧等具有中国特色和首都特点的现代化城市示范区。

“要摒弃‘摊大饼’的发展模式,避免从内向外摊变成从外向内摊”。连玉明提出,在行政副中心建设过程中,要限定开发强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避免粗放扩张式增长,走内涵式集约发展之路。他还建议,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构建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以市郊快铁为重点,构建大首都交通圈,强化副中心与京津冀区域的交通联系,“未来行政副中心公交出行比重应当达到70%,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使用轨道交通”。连玉明表示,希望加快制定和出台《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设管理条例》,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和保障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确保其合法性、权威性和可持续性。

北京晨报记者 杨奕/文

首席摄影记者 蔡代征/摄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1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电话:17051177829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