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应是城市风景线

首页 > 资讯 > 时评 > 正文

地名应是城市风景线

近日,成都市出台了“史上最严”的地名总规,《成都市地名总体规划2015~2020》,将中心城区划分为16个地名区块,其中道路、公共空间、建筑物等命名都要遵循具体规则,接地气,传承历史味儿,拒绝 “洋名”和“怪名”。此外,要求地名命名中优先使用“老地名”。

出台严格的地名总规,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一些奇葩地名进入公众视线,令人哭笑不得。有的城市有拖机路、猪场路、白菜路等;有的城市则有火腿弄、可乐路、外咸瓜街、猪作弄、面筋弄……网友直呼“逛着逛着就饿了”。一个地方的地名,是人们初到当地最先接触的事物,也是人们窥视当地的一个窗口。人如其名,地也如其名,好听的路名,会增强人们对当地的观感,也是地域文化的招牌。以广州诗书路周边为例,观绿路、晚霞里、馥园巷、仁亨里……一个个文气十足又有历史味道的路名,见证着这个片区曾经的风貌,也让这个区域诗意盎然。另外,在广州婚俗中,结婚车队为讨吉利,会特意到一些吉祥名字的路段走一圈大,如应元路(姻缘路)、吉祥路、连新路(连心路)、万福路、恒福路、惠福路等。这些路名都有悠久的历史,也承载着当代人对生活的期许。

地名如同一位无言的大使,展示着区域形象,表达着地区规划者的智慧、见地、积淀。然而,在现实中,地名制定却有失规范,或由于规划者短视,或是时间匆忙,地名乱象成了通病。笼统地说,有这么几类病症:“好大喜功”型——随意冠以“中华”“世界”“大厦”等宏大词汇;“崇洋媚外”型——改掉古名,冠以洋名;“贪图方便”型——直接用数字或方位命名……

如何制定好地名,我认为,至少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既要好记又要好听。传承下来的地名,往往是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除非很生僻或很拗口,应该审慎修改。地名也要好记,广州大学城就因为路太难寻,名太难记,久受诟病,在2014年终于将41条大路大改名。另一方面,地名要提前规划,避免一改再改。地名管理方面常出现的尴尬是,一些百姓喊的顺溜的地名,多是当时道路修建的工程名,建设完成后“正名”反而不被人熟知。启用“正名”给民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可见,从规划的角度看,地名应该未雨绸缪,提前规划,避免改了又改。

地名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应审慎对待,别让奇葩地名为城市形象减分。 (陈小雁)

(来源:广州日报)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