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崔文佳
《老炮儿》算得上一部现象级电影了。这个关于“老北京顽主”的故事,依托城市文化,凸显人物个性,鲜活地描绘了一个社会转型中小人物的命运。文艺主题加上商业手法,着实讨喜。上映十余天来,票房高歌猛进,“周边产品”也被炒得火热。片中老北京人的爱好、语言、穿着等生活日常,无不受到影迷的热议与解读。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什刹海的冰场、后海的小吃,生意格外红火,热门时段一位难求。
电影为什么火?林林总总的分析很多,单就情感共鸣来说,片子稳准狠地抓住了社会转型中普通百姓的惆怅。“宣武区早就没了,已经被划入西城了!”一句简单的台词却饱含隐喻。电影虽以北京为背景,却如实地反映了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破旧与繁华并存,市井与高雅共生,不论老居民们是否接受,现代化进程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并冲击着他们的传统价值观。比如,远亲不如近邻的情谊;比如,凡事有边界、做人有底线的规矩,等等。《老炮儿》的痛点就在于,其以主人公对盗亦有道式老规矩近乎偏执的坚守,回应“人心不古”的现实,触动了现代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过程,阵痛在所难免。如胡同文化、江湖规矩这般根植于熟人社会的老理儿总能让人心头一暖,但热度褪去,我们却不能不正视客观事实:故乡近在咫尺,却早已换了新颜,新世界的游戏规则不再是江湖道义,金钱与权力或许横行一时,但决定一切的根本还是法律。就像电影中,主人公虽然依旧要以“茬架”这一传统形式争口气,但手中官员贪腐的证据还得寄给中纪委。况且,在法律标尺下,以暴制暴解决问题即便被赋予再多情怀,也不值得提倡。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二十年前是个人物”的老炮儿们心有不甘,却注定无力抵抗,最后只能以凛然的姿态倒下。
话说回来,我们并不是否定老炮儿身上的古道热肠。人们的关注恰恰证明了其在当下的缺失。我们需要做的,是有所弃有所取,挖掘传统中的时代价值。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是一种必然,因为这种转变意味着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公共服务的程度提高等现代化发展成就。其间,势必要颠覆与熟人社会相适的传统伦理,但这不是全盘否定。以法律为代表的契约管不了的情境还有不少,传统人情“柔和剂”的作用还要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契约与人情并非水火不容。社会发展再现代化,传统伦理、传统美德也不能丢,人情味也不能由此散去。
冯小刚感言,“没有最好的时代,也没有最坏的时代,今天和过去也都一样。”确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好与不好,非黑即白的逻辑并不适用。可以想见,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失落的情感如何安放、传统的规则怎样存在,将愈发考验现代人的智慧。只是,有一点应当明确并坚守,陌生人社会不是冷漠社会。看起来冰冷的规制之内,依然处处春风涤荡,应当成为我们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