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全民动员保护长城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内蒙古:全民动员保护长城

本报呼和浩特1月5日电记者高平从内蒙古文物保护中心了解到,内蒙古作为中国长城里程最长、种类最全的地区,正在形成全民参与长城保护的形势。

内蒙古境内长城由战国、秦、汉、北魏、金、明等11个朝代修建而成,总长度7570公里,位居全国首位。但这些长城遗址多分布于偏远地区和高山之上,面临较严重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威胁。

在地广人稀、遗迹分散的锡林郭勒草原和阿拉善沙漠戈壁上,活跃着一支支由当地牧民组成的马背文物保护队和驼峰文物保护队。这些熟知当地地形的长城看护员们,骑着马和骆驼走进机动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开展长城安全保护、巡查、看护工作,充当长城保护网络中的前哨。在呼和浩特市周边的山区中已建立14个长城保护工作站。长城看护员拿着小相机,每隔两天就从长城保护工作站出发,在周边22公里长的明长城上走一圈。工作站还提供有关保护长城的法律法规,供周边居民阅读。

在包头市赵北长城遗址的保护中,文物工作者针对长城本体严重坍塌,亟待加固保护的需要,尝试运用“生态袋护坡技术”,用仿古土坯样式的生态袋,填补漏洞、支护边坡,有效切断文物本体的病害源头,保证工程的可逆性。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专门出台一份关于加强长城保护的文件,动员公民参与开展抢救性保护长城,计划3年至5年内基本排除严重威胁长城的隐患。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