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进村:不要用刷单去祸害朴实的农民兄弟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电商进村:不要用刷单去祸害朴实的农民兄弟

电商进村:不要用刷单去祸害朴实的农民兄弟

文章导读: 早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展开之前,17、18世纪的农民已经发现,通过浇灌生物肥料和种植豆类植物可以增加土地肥力,使农作物增产。19世纪30年代收割机和打捆机的出现,真正使得农业生产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打捆机的出现,甚至使得美国的农业小麦收割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了80%。相对应的是,英国城市人口从19世纪初的19%,上升到19世纪末的68%。而1961年到1970年美国农业人口的比例年均下降4.4%,欧共体(即后来的欧盟)下降4.6%,日本下降4.5%。

早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展开之前,17、18世纪的农民已经发现,通过浇灌生物肥料和种植豆类植物可以增加土地肥力,使农作物增产。19世纪30年代收割机和打捆机的出现,真正使得农业生产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打捆机的出现,甚至使得美国的农业小麦收割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了80%。相对应的是,英国城市人口从19世纪初的19%,上升到19世纪末的68%。而1961年到1970年美国农业人口的比例年均下降4.4%,欧共体(即后来的欧盟)下降4.6%,日本下降4.5%。

这应该算是早期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大数据吧,这些大数据清晰地勾画出了各个国家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的变化趋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工人和城市工人的收入差距会持续导致农业工人每年以差不多的速度离开农业生产。

在中国这一现象正在持续发生,只不过我们称这一进程为城市化。对于那些在城市中焦虑寻求创业方向而不得的互联网行业人士,看不到这一趋势可能就失去了对互联网改变中国进程中最至关重要的一个趋势的把握。

“互联网+”在农村大有可为

我喜欢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被人们称为“互联网预言家”的凯文·凯利对未来的描述,“生命自身,也将成为一股时刻在线、不断前行的生活流”,“而未来20年最伟大的产品还没有被创造出来”。如果你被airbnb、uber,或者BAT给烦透了,到现在你还没看明白自己的“生活流”究竟应该流向何方,那你或许需要在城市埋头躬耕的时候,抬起头来,看看城市外边的天空,看看农村的天空。

林毅夫教授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农业经济问题的权威。他在2000年前后的多篇论文中提出,中国面临着在未来30年中将农业劳动力在就业人口中占比减少到一定比例的艰巨任务。虽然过程会很曲折,但通过对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分析,这个目标无疑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中国的国情很复杂,有很多中国特色因素需要考虑,比较重要的包括: 农产品 需求的弹性、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农业劳动力自然增长速度,还有我国三农政策中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等。尽管如此,删繁就简,今天的中国农业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机会——互联网。中国农村互联网不是巨大的陷阱,而是个巨大的蓝海。

一般来说,关于互联网改造中国农村面临的巨大困难可以被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电信基础设施落后、智能手机渗透率低、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落后、物流体系无法支撑最后一公里、网上支付观念有待形成等。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反而就是这些难点,才是未来用互联网改造农村时需要用市场机制解决的痛点,而解决了这些痛点后的中国农业将面临着一次巨大的产业现代化革命,而且这个巨大的机会是中国独有的,欧美国家现代化农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反而失去了这个巨大的机会。

电商到村里卖货并非“互联网+”的全部

我浏览了一下关于农村互联网、农村电商的网页或者新闻,提到的具体案例基本上都是阿里京东投资打开农村市场、工业品下乡等千篇一律的“旧闻”。如果你去任何一个地方的农村调研,即使是在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山东省,随机采访农村村干部,或者农民,对于什么是农村电商和农村互联网,他们普遍很困惑的是,难道淘宝京东到村里面卖货,就是“互联网+”的全部吗?

如果再花些功夫仔细挖掘研究农业互联网业态,会发现新业态、新模式简直乏善可陈。目前无外乎就是传统农业行业做农药、做种子,商城转做农资农产品电商,或者县城超市乡下卖货,再或者就是几个巨无霸银行在象征性地做农业小额贷款。

目前还很少有互联网行业人士用共享或者众包模式去审视农业,去开发农村市场。在农业人口城市化这次意义重大的潮流中,一定会出现无数深层次的商机。没有人去关注、去深度思考,互联网业态流于表面,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究竟是城里的互联网人惰于思考?还是农业互联网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值得反思。难怪雷军前段时间说虽然他看好农业互联网里面要出现一堆百亿美金的企业,但是看来看去却没有几个公司。

恐怕仅仅说农业互联网难做也不是全部理由。互联网行业的城里人做农业互联网,首先要放弃城市里面互联网烧钱堆砌流量的荒谬思维,以接地气的方式去开拓农村市场,就会发现互联网的机会其实无处不在。不是在农村就要刷墙,不是在农村就只能是阿里京东下乡,更不要用刷单去祸害相对朴实的农民兄弟。

接地气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从农资生产商的角度来看,跟着农资走上一遍就会发现,农资从出厂到交到农民手上的层级多达四五层。比如在山东,从化肥下了生产线,进入仓储,再到达县级批发商的仓储,最后在乡村级的农资代销点卖出去,物流是怎么走的?款是怎么付的?这样四五级的、错综复杂的流通体系,给农民增加了多少生产成本?对于这些问题,不实际走一遍是不能透彻了解的。农资是农业生产投入中的绝对大头,农资的行业壁垒由来已久,如何把这一部分成本让利给农业生产者,如何把效率提高,答案或许就是互联网。

当然,这只是一个案例。瞄准行业中一个点,在垂直方向上做精深,就会发现机会无处不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在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介绍《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等方面的情况时表示,要让农业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必须要形成适度的规模。他提醒全会决议里有一句话分量很重,“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要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新型职业农民,不一定都种地,也可以去搞服务,也可以到农村搞一些旅游业,如果种地的话,达到一两百亩可能在中原地区才能够有一个像样的收入,可能跟打工的收入差不多。

大家都扎堆在城市里面,上下求索互联网创新模式的突围,为什么不到农村去做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农场,利用电商的思路,把农产品做成类似褚橙的品牌。我身边的朋友中有很多先知先觉的创业者或者投资者已经义无反顾地一脚踩进了农业中,按照未来30年的农业现代化布局去埋头耕耘了,他们将会是未来农业现代化的领头羊。

还有,大家都看到未来农业养老地产的巨大商机,有没有人想过谁来做其中的互联网服务呢?再比如,既然大家都看到了农业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很难做,为什么不从一两个点做起,小范围地把一个县乡镇村的毛细血管的物流做好,再慢慢复制到周边去。行业巨头们鞭长莫及的地方,反而机会巨大。总之,类似的机会还有很多,在城里做互联网的行业人士,要把视野放大放大再放大,扩展到农村去。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