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一些干部瞒报个人情况 以为不报告别人不知道
出国(境)不报告、离婚未报告、私有财产不报备、学历履历年龄不清楚……对党员干部来说,这些看似小事,但若瞒报漏报就会影响提拔任用。正如辽宁省拟提拔的一批厅级干部中,就有数位干部因离婚未报、私自出国(境)等“小事”,在考察阶段被拿掉。严格的考察“体检”,正在成为各级各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的重中之重。
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如何选拔任用干部,体现了一个执政党的价值取向。选拔任用的干部,是清正廉洁还是贪腐弄权,是踏实厚道还是弄虚作假,在很大程度上关乎政治生态的健康发展。
怎样把好干部选出来?这是一项严肃、严密且严格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从动议酝酿到讨论决定,直至实行倒查,一名干部要想被提拔,需要过数道关卡。有人说要过“政治关、品行关、廉政关”,也有人说要过“推荐关、考察关、公示关、试用关”。其实,过三关也好,走四关也罢,制度才是关键,程序才是保障。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严格遵循干部提拔任用的一整套工作程序,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核查,确保不“带病提拔”干部。
公与私要分明,个人情况却要如实报告,这种要求是否太苛刻?对此,一些党员干部既心存疑虑,又心存侥幸。疑虑在于,为何党员干部受到的约束更严苛;侥幸在于,“我不说,你怎么知道”,于是能隐瞒就隐瞒,能篡改就篡改。
其实,共产党员的身份,代表的不是特权,而是一份义务,意味着门槛要高、纪律要严、作风要实,既然被选拔任用,就不能按一般标准来要求,严格但不是苛刻。
而对公众而言,提拔任用的干部依旧需要阳光与公开。比如,二十几岁当上了县领导,而百姓对这个官员的情况却不了解,更不知道如何被“火箭”提拔的;又如,官员醉酒骂市委书记,百姓会猜测干部的官德官品和形象究竟如何;再如,有官员刚上任不久即被查处。这些更需要各级党委与组织部门及时核查,公开结果,回应群众关切。
用一贤则万贤至。用好一个人,会激活一大片;反之则挫伤一大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那么选拔任用的每一名干部都必须在信仰、信念、纪律、担当上经得住考验。如此考察选用干部,不仅仅为了防“带病”,更是抓住了党的事业的“关键少数”。可见,事虽小亦必较。(李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