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路不挪树,“乡愁”留得住

首页 > 资讯 > 时评 > 正文

改路不挪树,“乡愁”留得住

广州市荔湾区西村彭城路有六棵大树,因“存在感”太强影响路面交通。荔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经实地勘察,大树迁移比较困难。在现有条件下,最可行的办法还是将道路改为单行道。(11月24日《广州日报》)

“人挪活、树挪死”,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古树,去之就难以“后快”,将方便与生存,让位于古意盎然的老树,这不是人对树的“恩赐”,而是人对自己的“手下留情”——失去了历史的厚重感,没有了文化痕迹的保留,缺少了生态意识的珍惜,那有着传承千古的“乡愁”情结,今人将系于何处、结于何枝?所以,对广州改路不挪树、“乡愁”留得住之举,理应多些理解与点赞。

令人神往情伤的“乡愁”诗,或莫过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了。可是,如果没有那立得住乡愁的“汉阳树”、“鹦鹉洲”,乡关将何处?只能使人愁!时光、空间,分分秒秒在流逝,情感、文化、思想,瞬间皆成记忆——离我们越远的,越难以挽留与抓住,所以,我们要感谢时空、历史留下的所有美好记忆之物。

所有历史的信物,都应成为根植于心的美好画卷——古树,就是时空记忆中的“活化石”。古树、古生物,这些仍能存活于今人眼前的记忆物,如今又尚余几何呢?我们人类曾以贵为最高级生物的身份,眼看着于自己手下,让无数的它物一点点消失。当它们消逝得越快、越多,人类也就越能真切地感受到,其轮到自己消逝的时候,将会更加地逼近。

所以,今天,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朋友,让幡然醒悟的人类终于明了于此。早一点、多一些行动,就是在延迟人类的时光与希望。从点滴做起,从眼前做起,从你我做起,就是我们保留生存环境、保存文化“乡愁”的必由路径。就像习近平同志所言“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于是,当古树挡道时,就有了郑州在主干道上为300年古树留地;江西吉水县沿江大道上留下一棵百年古树;新昌变更设计,特地为一棵百年珍稀古树让道;二广高速公路安化至邵阳段,因一家院中有一株数百年银杏树,最后改道从屋后穿过……

如果再对比另一类经常出现的新闻:某地又一古宅、文物、老树被拆迁……而这些,都是“绑架”着所谓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理由。让我们无所不在的“方便”,作一些必要的牺牲,从而守得住更为深厚、深情的文化信物,何大何小?不言自明。一座城,一个地方,当将历史的印迹人为地拆除,那种文化、情感上的历史连续感,就会由此断档、掉链子。所谓的“乡愁”,或就只能于无影中、于无声处苦苦寻觅而不得了。

当下之人,是做历史与“乡愁”承继的节点?还是成为断绝文化的“坑凹”?——相信荔湾区有智识、有高度的有关部门和民众,在让路于“六棵树”的“绿色语言”中,已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