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专家:研究显示类地系外行星大多尚未诞生
对美国航天局“哈勃”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收集的数据进行的新分析显示,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大多尚未诞生。类地行星的定义是:在主恒星宜居带即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区域内绕轨道运行的岩石行星。
这项假设成分很大的研究并不能证明类地行星数量极少。实际上,在上述宜居带很可能存在数以十亿计的系外行星。该研究只是描述未来恒星和行星形成过程的入门读物。简言之,宇宙中不断进化的星系会在漫长时间里不断制造出恒星和行星。
通过追踪古代星系的进化过程,位于美国巴尔的摩的太空探测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发现,虽然恒星形成的速度在放缓,目前可用于形成恒星的气体比宇宙最初形成时要多得多。他们的推测结果显示,即便再过100万亿年,宇宙中最后一颗恒星也不会停止发光———这就给再形成数以十亿计的类地行星提供了大量时间。
当前存在的类地行星只占将在宇宙存在期内形成的宜居行星总量的8%。
太空探测科学研究所行星专家彼得·贝鲁齐在一份新闻稿中解释说:“我们的主要动机是理解地球之于宇宙其他星球的地位。相比宇宙中所有将形成的行星,地球其实是出现得很早的行星。”
贝鲁齐是这份新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本周刊发了该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共同撰写人、太空探测科学研究所的莫莉·皮普尔斯说:“(宇宙大爆炸后)剩余物质未来足以在银河系及以外的宇宙空间中形成更多行星。”
贝鲁齐和皮普尔斯说,未来的行星更可能诞生在巨大的星系团和矮星系中。与银河系这样的中等规模的旋涡星系不同,这些巨大的星系团和矮星系尚未用完形成恒星所需的气体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