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员谈劳动教育:须与其他教育和谐发展
禹天建 绘
劳动教育自然离不开劳动,但是单纯的劳动并不是教育。过去这方面的教训太深刻了,如果不认真分析清楚这个问题,指导思想必然不会深刻,加强劳动教育就很容易走过场。
劳动教育
必须与其他教育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劳动作为教育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与其他诸方面的教育作用紧密相连和相互制约的,如果这些相互关系与制约的关系不能实现,劳动就会变成令人生厌的义务,不论对智慧还是对心灵都不会有何裨益。”
教育没有单独起作用的因素。我们的任务就应该在最细微、最复杂的教育现象中,研究各种因素如何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就不是拼凑,而是融合;就不是谁管谁,而是相互促进。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和谐关系。
家庭和学校如何在劳动教育上深度合作?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学校是劳动积极分子,在家里是坐享其成的懒虫?这绝不是靠布置家庭劳动作业这种措施能够真正解决的。家庭与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目的应该正确。如果为了考上清华、北大而读书,面对再严格的劳动制度,家长和孩子也只会采取“对策”敷衍过去。家校合作最需要研究的,是如何使劳动成为孩子最重要的精神需求。
劳动教育必须与各种教育内容和谐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所言,“脱离了思想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体育的劳动,脱离了创造、兴趣和需求的劳动,脱离了学生之间多方面关系的劳动,就会成为一种劳役,孩子们只想尽快地‘服完役’,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更有趣的工作。在许多学校中,劳动没能成为一种精神上的需求,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形式主义的做法害死人。如果劳动教育没有和其他教育和谐发展,只安排单纯的劳动,学校好像完成了上级要求;让劳动单位盖章,学生好像完成了规定的劳动时间要求,但是学生的精神世界没有发生变化,这样的过场有何意义?
劳动教育
必须激发自我教育
被动的劳动和主动的劳动有本质的区别。劳动教育要想深入和触动内心世界,成为孩子自己的需要,关键是要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马克思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说劳动能够使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也就是说,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世界,他可以在创造中直接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真正发现自己。比如一个孩子亲手栽一棵树、种一盆花,天天劳动,看到它们茁壮成长,发现了自己的创造力量,为自己骄傲,这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不是苦思冥想,而要通过劳动等实践活动去实现。“一个少年热衷于劳动,深入到劳动中去,在劳动中克服困难、掌握知识、锻炼意志,这时他才开始进行自我教育。这是对少年的教育和少年的自我教育的重要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语)
如果单纯靠从上到下的布置和要求,学校和家庭的劳动教育很容易变成被动的劳动。只有重视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发现和唤醒他们对各种劳动的兴趣和潜能,在劳动中不断地通过鼓励、反馈等互动环节,结合劳动过程中的各种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孩子才能得到自我成长,最终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劳动教育
必须具有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创造,是人的一种不可少的需求,每个人在这种需求中找到幸福。对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是创造者的时候,他就竭力想变得比现在更好。人在童年,在即将成为少年之前,就意识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才能,这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个自我意识,也就是个性形成的实质所在。”
在教育实践中,苏霍姆林斯基创建了“美丽角”活动。这种活动操作简单,但是能够触动孩子的心灵。原因是每一个孩子在亲自照看“美丽角”的过程中,通过自己长期的、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培育出一棵树、一株花,通过劳动成果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精神世界出现巨大的变化。
“人在通过劳动认识世界的同时创造美,从而确立起对劳动、创造和认识的美感,这时才能达到劳动与情感——审美教育的统一。创造劳动的美,这是一个完整的教育领域,遗憾的是,这同样是教育学上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苏霍姆林斯基的遗憾,也许就是我们发展劳动教育应该继续深入探索的方向?
多么希望劳动活动能成为强有力的教育和谐发展措施,让孩子们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发现自己、激励自己,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自我教育,最终促使德智体美都得到完满的发展。到那时,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冉乃彦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