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籍八路军小林宽澄为反战“宣言”
从日本战俘到八路军,再到中日友好的使者,96岁的日本籍八路军小林宽澄这位“特殊英雄”,受邀来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3日上午,他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小林宽澄在中国为人熟知,他参加了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积极进行反战宣传,并于近些年四处演讲作报告,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真相。他现任日本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会会长。
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为小林宽澄亲自颁发并佩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下午,记者见到了刚刚结束一场座谈会的小林宽澄先生,虽然已经96岁的高龄,但他精神很好,一坐下来,就用带着山东口音的汉语和记者交谈。
“能获得这枚勋章,我感到十分光荣,这也是中国对日本人民的信任,我今后将继续努力,为世界和平工作。”更令他开心的是,9月2日是他的生日,小林宽澄颤巍巍地拿着这枚金色的勋章,仔细地端详着,“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他说。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时,小林宽澄刚满18岁。“那时我就在想为什么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我心里希望和平,不要有战争。”
然而,一纸征兵令改变了他的命运。1940年夏天,他被派往山东青岛附近的桐林分遣队守炮楼,成了侵华日军的一员。
1941年6月18日早晨,在山东省牟定县,小林宽澄所在的分队遭遇到八路军的伏击,小林宽澄受伤被俘。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正躺在八路军的担架上,几位会日语的八路军战士大声对他说:“我们不杀俘虏!八路军优待俘虏!”
“当时我听到这话,觉得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朝着八路军大喊‘八嘎呀路,八嘎呀路’!”小林宽澄说。
“没想到,后来八路军为我包扎了伤口,还给我米饭吃。时间一长,我逐渐理解了八路军,认识到八路军是好的部队,就自愿加入了。”小林宽澄说。
他现在还记得,就在他们住的村庄的小场院,他通过话筒向八路军作了自我介绍:“我是前几天被俘的日本鬼子,现在我是八路军的一名战士。”小林宽澄说,当时很多群众和八路军都集中在那里,话筒的声音也很大。
后来,他多次出生入死进行反战宣传,甚至在离日军据点仅三四百米远的地方对日军官兵“喊话”。每一次劝说他都充满真诚,以一名曾经的侵华日军身份劝说他们不要再继续这场侵略战争。有时他还会给据点里的日军唱起日本民歌,唤起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日本投降后,出于对小林宽澄安全的考虑,组织没有让他立刻回到日本。令他倍感光荣的是,1946年2月21日左右,当时的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找到了他,问他愿不愿意入党。“我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
在给党中央写了入党申请后,小林宽澄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他前往东北参加解放战争,1948年担任济南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干部,专门负责管理日侨工作。1953年,小林宽澄以内蒙古丰镇人民医院副院长的身份开始为回国做准备。在那里,经人介绍他结识了一位日本籍女护士,不久两人结婚生子,直到1955年,小林宽澄才带着妻儿回到日本。
小林宽澄对中国的感情至深,他给子女取的名字都有着明显的中国印记。1954年,儿子出生,恰逢当年中国宪法公布,他给儿子起名“宪明”,小名叫“友好”。为了纪念他们共同居住过的丰镇,他给女儿取名“丰子”。
回国的小林宽澄,一直受日本方面的监视,直到85岁后才解除。但他依然四处演讲作报告,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真相。
“在阅兵式上看到中国的伟大、部队的先进,我感到很自豪,是中国人民赋予了我新的生命。”小林宽澄说,“我会向着维护中日两国友好关系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目前,小林宽澄身体状况良好,回忆几十年前的往事仍旧记得十分清楚。他说,他还是很想回到以前战斗过的地方,见一见当年的人们。(记者关桂峰 丁静 李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