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之孙:我家珍藏着爷爷抗战时啃的树皮(图)
杨靖宇的孙子回忆祖父事迹,仍然热血澎湃
杨靖宇的孙子展示传家宝——祖父时代啃过的白桦树皮
当年的报纸以“苏联对日宣战红军攻入伪满”为题,报道了抗战最后的胜利
原标题:我家珍藏着爷爷啃的树皮
法制晚报讯 (记者李文姬)“我与爷爷未曾谋面,连我父亲最后一次见他时也仅2岁。但英雄后人的使命感和血液一样流淌在身体里,我除了要把抗联精神传播出去,还要向下一代传续下去。我会一遍遍讲,反复讲。”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之孙马继民无比坚定。
当天记者见到马继民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他刚下东北来京的飞机,绕了大半个北京城到了南城的酒店下榻。
“咱把最后这点儿看完了再采访行吗?也就一会儿了”,马继民指指电视。很巧,中央台正在开始热播《东北抗日联军》电视剧。“这刚演到我爷爷去整顿磐石游击队。”
“冰雪击鼓震寰宇……白山黑水唱胜利……”伴着电视剧的片尾曲,马继民开始讲述起英雄爷爷杨靖宇的那些年。
最后一次回家为女儿起名“躲儿”
“1928年的秋天,我爷爷最后一次回家,那年他才24岁。当时我的父亲只有2岁,而姑姑才刚出生5天。”马继民娓娓道来,“那天,奶奶和爷爷说,‘女儿生下来还没名字呢,你给起一个再走吧。’爷爷想了想,‘你们为了我干革命东躲西藏的,就叫她马躲儿吧。’直到多年后,抗联老战士对他俩说都解放这么多年了,啥都不怕也不用再躲了,姑姑才改了名叫马锦云。”而在这些年中,他们从未再被父亲抱起,甚至他的生死去向都毫无线索。
事实上,在杨靖宇参加农民起义时已经与家里聚少离多。1923年,当时还叫马尚德的杨靖宇考入了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开始接触很多进步人士,接受进步思想洗礼,成为了开封当地加入李大钊开办的马克思思想学习班的唯一会员。1925年,杨靖宇又积极投入到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他的突出表现被党组织看在眼里,于是决定派遣他回到确山从事农民运动工作,领导了著名的确山农民暴动、刘店秋收起义。
马继民告诉记者,在当地已经打响知名度的杨靖宇迅速被锁定,当局下多道通缉令四处通缉他。“当时家也被抄了,我的太奶奶就带着我奶奶和年幼的爸爸四处躲藏,不敢回到村里,只好躲到相邻的汝南县搭个窝棚住下。”但另一方面,党组织将更重的任务指派给了杨靖宇,让他在开封、洛阳、信阳等地搞起地下工作,并决定派他去苏联学习,但由于种种原因中道搁浅。
1928年,杨靖宇被调往东北。而在这之前,组织同意让他偷偷回家见一面家人,而那短短一面之后,家里人就彻底失去了他的消息。他去了哪里?他还活着吗?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家人心头。他们唯一肯定的是:他去干革命了。
“因为长期思念自己的孩子,太奶奶在1938年因病去世。还没有解放,奶奶也去世了。临死前奶奶将爸爸、姑姑叫至床头,递给他们一张照片,‘红军来了就拿这照片去找你爸爸吧。’”
这张照片其实是杨靖宇与同学的合照,被家人单独劈开藏着。冬天缝在姑姑的棉袄里,天热了就藏在墙洞里。
“解放时我家就在京广铁路旁边,过去的部队都是顺铁路线走。我的爸爸没事就守在铁路旁,看到有部队过来就拿着照片问:你们认识我爸爸吗?他叫马尚德。”他们哪里知道,因为革命的需要,他已在磐石游击队改名为杨靖宇。
条件艰苦几度被至亲出卖
杨靖宇这个化名一直陪伴他直到牺牲,但这并非他使用的第一个化名。1929年春,杨靖宇就化名为张贯一深入抚顺煤矿。马继民说道:“其间他三次被捕入狱,老虎凳、辣椒水轮番上阵对付他,胃也就是那时候被整坏了。”一年后,党组织将杨靖宇救出并派往南满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磐石南满游击队和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而这,就是东北抗联第一军的前身。
1933年秋,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东北建立党领导下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而后在共产国际指示下,改名为东北抗日联军,组织机构日趋完善。
然而,当时为了联合一切力量抗日,这支队伍可以说鱼龙混杂,不论什么阶级成分都可以找到。而这,也让杨靖宇在与日军斗智斗勇的同时,背后中箭。1938年,杨靖宇最得力的助手、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率所部115人叛国投敌,并组成了“程斌挺进队”。程斌投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毁了70多个抗联的补给生命线——密营,致使杨靖宇部队弹尽粮绝。
1938年起,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调动日伪军警6万余人,对杨靖宇及抗联一路军进行“大讨伐”。日伪当局采取收买汉奸、政治诱降、组建叛徒武装等方式,对抗联进行分化瓦解。至此,东北抗日武装斗争进入了极端艰难的时期。
剖开肚皮仅有一团棉絮
马继民告诉记者,当时日军将散居村民集合起来,俗称并大屯,断绝了他们与抗联部队的联系。村民出门需要通报,比现在上班打卡还要严格。那时粮食紧缺,即使生火做饭也不敢大面积生火,要挖长长的烟道,这样一来敌人就不会注意到远处升起的细弱的烟。
后来斗争条件实在太艰苦,北满同志开始退到苏联,有人建议杨靖宇不行也撤吧。“爷爷当时就讲了句:‘我不能撤,我杨靖宇扛起的抗日大旗不能倒,现在走了,想再回来就太难了,老百姓也没有了盼头。’”敌我力量太悬殊,杨靖宇清楚地知道留下只有死,但还是决绝地把生的希望抛开。
到了1940年,部队不断减员。为了保存实力,杨靖宇决定化整为零,为革命保存力量。
那一年的2月18日,杨靖宇身边仅剩的两名警卫员也在筹集粮食时碰到日本讨伐队,壮烈牺牲。日军在他们身上搜到了一些物品,推断出杨靖宇就在附近,包围圈缩小。
“到了第四天,我爷爷未进一粒粮,已是饥寒交迫。在山上一个看粮的窝棚,他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晚,而那天恰好是那一年的正月十五。”马继民讲到这里顿了顿。
最后,伪排长赵廷喜告密使敌人最后找到了筋疲力尽的杨将军,他靠在一棵大树边再也迈不开步。
“敌人开始许下高官厚禄,但我爷爷都不为所动。一看劝降无望,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发起了围剿射杀的命令。最终,他身中数弹壮烈牺牲。”而扣动扳机的,正是跟随程斌一同叛逃的张奚若。
那时的东北深山上连树皮、杂粮豆没有了,日本人很惊讶于杨靖宇的生存力,于是剖开了他的肚子。而里面竟然没有一粒米,只有成团的棉絮,消化不了囤积在胃里。
为了震慑百姓,日军残忍地将杨靖宇的头颅用铡刀铡下运到通化示众,而身体就在山间草草盖住。数日后,日军请木匠雕刻出杨靖宇的头颅,与尸身一同下葬,并请和尚为其念经。
1946年东北光复,辽东军区又重新将其安葬, 在墓前将告密者赵廷喜、李正西枪毙,并下《告同胞书》,将杨靖宇牺牲地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57年,杨靖宇的遗首与身子终于修复在了一起,静静地安息在靖宇陵园中。
“这块桦树皮就是我家传家宝”
“对了,你要不要看我带来的传家宝?”采访中马继民突然问道。记者听罢欣喜万分,连连点头。马继民起身从随身包里拿出了一团用红布包起的东西,“难道包着烈士勋章?”记者猜测着。
马继民小心翼翼地将红布打开,记者惊讶地发现,捧在他手中的竟然是一块小木桩。有些树皮已经从树上脱落,似乎动作大点儿,剩下的也会雪片般散落。
“这块桦树木是1953年爸爸妈妈第一次去哈尔滨瞻仰爷爷时,当地的老战士给他们的。桦树是东北的物种,当年包括我爷爷在内的抗联战士就是吃着这些战斗的。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纪念,因此格外珍贵。”马继民对一脸困惑的记者解释道,“它是我家的传家宝,我妈妈有时会把它拿出来,嚼一嚼掉下的桦树皮。”
马继民的父亲在他出生前不久就因公去世,关于爷爷的故事,很多正是从妈妈口中知晓。“印象中7岁时我随妈妈一同扫墓,陵园旁有个纪念馆,里面就有很多爷爷的照片。虽然妈妈给我讲了不少爷爷的事迹,但是因为当时太小,只知道爷爷是抗日英雄,并没有强烈的感觉,甚至可以说有些陌生。大人扫墓时,我就在陵园里爬松树玩耍。”马继民笑笑。
随着年龄增长,虽未曾与爷爷谋面,但马继民越来越意识到了他与爷爷间强烈的血缘关系。上了高中后,接触了大量红色电影、书籍的他,也越发为有这个爷爷感到骄傲自豪,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有英雄后人的样儿。随后,马继民也坦言,作为杨靖宇的后人很累,需要比别人更加谨言慎行。“妈妈只上过识字班,但却常常为大家讲爷爷的故事,并教育我不能以此炫耀,更不能给爷爷抹黑。”马继民说道。
当记者问道他是否也常给下一辈讲述这些事迹时,马继民有些无奈:“作为英烈后人有责任把历史、精神向下一代传播,但现在这一代可是不好灌输咯。我家里有100多本旧货市场淘来的书,常提醒儿子多看看,看不懂问我,也会在假期时带孩子去东北纪念馆转转。这些抗战精神,除了要传播,还要传续下去。我会一遍遍讲,反复讲。”马继民眼神里充满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如今,肩负着使命的马继民会在东北和河南老家两地穿梭,忙着搜集抗联史料,也不忘去看看爷爷。有时天一亮他就上山去,在杨靖宇战斗牺牲的地方,抚摸抚摸那里的白桦树,再和爷爷叨咕叨咕家里事儿,一待就是一整天。文/记者李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