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8旬抗战八路坐轮椅成为战争证据
刘克书在翻阅老照片。 王茜 摄
“真没想到在70岁那年还能入党,这一生没遗憾了……”此间8月下旬一天早晨,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抗战老八路刘克书的家中采访,这是老人说出的第一句话。
刘克书老人今年85岁。有次腿犯病,医院检查说,那是战争时期落下的病根。腿病虽然治好了,却只能在轮椅上坐着。一双手也不听使唤抖动不停,即便这样,老人看上去依然是精神矍铄、言语清晰;清瘦的面容,不时露出快乐的笑容。
1930年,刘克书出生在山西神池县庄窝村,九岁当了儿童团长,协助游击队和武功队联络,传递情报,站岗放哨、查户口。
1944年冬,刘克书亲同父子的二叔被日本人抓走,这让全家陷入悲痛中。全家人千方百计托人打听消息,得知只要给日本人送500块大洋,即可放人。那个年代,500块大洋是一笔多大的数字呀,爷爷咬牙跺脚地说一定要把二叔赎出来——把家里所有能变卖的物品和牲口全部卖了,当拿着筹集的钱送到关押点后,才得知二叔已经遇难。
二叔遇难第二年的春天,怀着对日寇的仇恨,不到15岁的刘克书,背着母亲和姐姐,偷偷跑到离家12里地外的部队,报名参了军,部队是晋绥军区独立三旅。大家看他个头虽小,可说起话来却透着一股机灵劲,于是派他给杨嘉瑞旅长当通信员。
“当兵后转战于包头、张家口到石家庄,根本没法和家里人联系上。一年后,家里人收到我的信,才知道我还活着”。刘克书很动情地讲述着,眼中闪着泪花,不时地哽咽得说不出话。
“那会儿,我们练射击用的都是德国产的二八盒子双保险手枪,是那个年代最高级的枪。”刘克书每天除了要完成通信员送信、送文件的工作外,还加紧进行军事训练。当谈到情绪激动时,老人家还抬起已经不太灵活的双手,比划起打枪的姿势,透着自豪和兴奋劲。
老人沉默了许久后说:“战争十分残酷,日本鬼子非常凶残。很多战友才20多岁就牺牲了……”
1949年,刘克书跟随王震从酒泉来到了进疆,驻扎在哈密大营盘。1961年再次西迁博乐,筹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曾担任医院司务,负责全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后来做财务工作,一直到1990年,60岁的刘克书光荣离休。
历经沧桑,终于能安享晚年,可在他心里始终有一份遗憾,那就是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着岁月的推移,入党的愿望越发强烈。70岁那年,在第五师医院老龄党支部的考察后,刘克书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党旗宣誓时,这个在战场上没有流泪的战士,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