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财”施教真能培养出中国的巴菲特?

首页 > 资讯 > 时评 > 正文

因“财”施教真能培养出中国的巴菲特?

广州成为国内首个将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地方课程体系之中的试点地区,36所试点学校约有一万名学生参与该课程。目前广州已制定《广州市中小学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的课程方案》。(8月27日《南方都市报》)

凡是对股票市场有所了解的人,几乎都知道巴菲特这个名字。股神巴菲特以纵横世界股票市场无人能及的神话,成为很多试图股海捞金者膜拜的对象。在中国,同样也有众多巴菲特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人们对于巴菲特的追随与崇拜无外乎两个因素:一是想从巴菲特炒股的经验中,获得相应的炒股技能,以求最大程度地获取股市的利益;二是想从巴菲特多年的股海沉浮中,总结出股市捞金的规律来,以此降低和减少遭遇股市风险的几率。

然而,正所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镇”,世界上没有一直飘红的牛市,也没有一直沉绿的熊市。因此,即便是巴菲特也只能审时度势,根据自己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敏锐捕捉市场变化信息的观察能力,最大程度地规避股市的风险,并不能真正左右哪一个国家股市的走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所谓股神,并不是从一大堆有关金融的书本中钻出来的,要想在股市中有所斩获,除了必备的相关知识,最重要的东西,还是来自在股票市场长时间的实践,甚至还要遭遇很多的挫折。否则,只能是一个传说而已。

明晰了巴菲特的过人和神奇之处,回过头来,我们再说广东试点将投资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课程这个事情。从媒体目前报道的有限信息中,以及《广州市中小学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的课程方案》的细节里,我们不难看出广东试点投资教育的真正目的。这就是通过在中小学开设金融理财知识教育,普及与金融理财相关的基础知识,帮助青少年学生掌握和理解一些应知应会的理财产品和概念,从而让中小学生尽可能地掌握一些与金融理财相关的知识,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去炒股。即便有学生真正在股市开设了账号,也只是一种老师指导下的金融理财实验课,并不是真想让学生去股市冲浪。如果真是这样,学生的家长绝对也是不会同意的,毕竟,学生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以接受综合的知识教育为主。

正如巴菲特自己所说:如果你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用。对于在中小学试点投资教育这件事,既要因“财”施教,给予中小学生最适合的金融理财教育。同时也要注重中国的教育实际,结合中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因人因材施教,培养出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决不是去培养中国的少年巴菲特。况且,股神巴菲特也不是学校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时间的挫折和实践,以及对市场变化的敏锐观察所换来的。所以,我们对这种投资教育的尝试,只能表示赞同,绝对不能让整个的中小学教育为此跑偏了。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