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新型反坦克导弹车辆阅兵 误差不超3厘米
两台指挥车和10余辆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组成反坦克导弹方队
“陆地霹雳”惊艳亮相
铁甲隆隆,震人心魄。
在阅兵训练基地,由两台指挥车和10余辆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组成的反坦克导弹方队,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缓缓驶过。
方队政委王文轩说:“对于反坦克导弹部队来说,精细更是我们的实战要求。与航空兵协同作战时,陆空协同时间相差1秒,就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笔者了解到,反坦克导弹方队由陆军第38集团军某炮兵团抽组,也是全军首支列装某新型反坦克导弹的部队。该团成立于抗日战争末期,现已发展为一支装备精良的信息化炮兵团。3年前,有着“陆地霹雳”美誉的该型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正式开进这支部队。
他们革新出精度达到毫米、毫秒的辅助训练器材,让以往的“大概”“大略”等模糊词语变为实实在在的一个个数字。方队领队赵彬告诉记者,在“数字标尺”的帮助下,方队5个排面车辆以10公里的时速通过受阅区域,用时可以控制在35.88秒到36.12秒的范围;在前后车辆距离10米的情况下,不少驾驶员可以将误差范围控制在0.1米以内;左右间距为2.64米的车辆并列行驶,标齐误差不会超过0.03米……
为消除风速、地面附着力、发动机预热程度等条件对训练成绩的影响,该方队训练骨干牵头组成攻关小组,每次训练都实时采集装备数据,根据每台车的训练成绩,分析绘制出风速、地面附着力等因素对驾驶速度的影响曲线图,依靠训练数据对问题的精准定位,让方队整体达到协调一致。
为了展现最好的姿态,战士何鑫宇和战友们起早贪黑,每天“泡”在训练场超过10个小时。由于长期戴头盔进行训练,他们的脸上有着一道道黑白分明的痕迹,被战士们戏称为“熊猫脸”。烈日下,军姿训练一开始就长达三个小时。训练结束后,整个迷彩服已经被汗水打湿。头盔底部的塑料开始掉色,他们的头发被染成了一片片黄色……
■冯春梅 李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