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护犊子”的航空公司才会赢得信赖
日前,厦门航空公司一架航班由于一名12岁乘客辱骂程乘务长,遭到机组拒载。事后,厦航对机组发出处罚通报。很快,有民航自媒体质疑厦航“惯坏了熊孩子,伤透了民航心。”对此,厦航方面回应南都记者称,已关注到网上关于此事的讨论,厦航无法干预。(8月11南方都市报)
对于这一事件的处理结果,见仁见智。一些人认为厦航对机组进行处罚理由不足,机组在受到乘客无理辱骂的情况下,果断采取措施,最终“拒载”也是可以理解的。还有舆论站在了这名未成年人的一边,认为机组“小题大作”,措施过于强硬,缺乏宽容心态等。然而,总体而言,厦航方面对机组的处罚处理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
表面上,乘务长按照规定“拒载”并无不妥,问题是除了导致“矛盾升级”和“拒载”方式,难道就没有更稳妥的方式了吗?12岁的乘客,之所以态度野蛮、口不择言,有关责任仍在航空公司和机组。据称,8月6日15时30分许,MF8036机长询问ATC(航空交通管制)得知5小时内无起飞时间,ATC同意下客。乘客登机后,无法正常起飞,而且明确晚点多达5小时,这显然是让乘客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即便一些乘客当时没有表现出来,但估计每一个乘客都会有“发飙”和“骂娘”的冲动。多数乘客“忍”了,这名未成年人乘客因为岁数小,没有“忍”,也就不能完全怪乘客个人。
而且,事后经厦航调查,该机机长要求该旅客中止行程的决定未严格遵守公司运行MF0407-4《特殊旅客处置》和MF0407-7《拒绝运输的权利》的相关条款要求。所以,机组人员处置不当的“责任”是跑不了的。以此分析,厦航对事件处理是合理的,对当事机组严厉处罚,令人信服。当然,我们还能从中窥见到航空公司对问题的“不护短”和“不护犊子”心态。
只有处事客观公正,甚至自我约束和要求更严,才能真正得人心。对“自已”要求越严,越能体现航空公司和航空管理者的服务态度,才能真正避免和消弥各类航空服务问题。近期以来,一些区域航班晚点现象频发,民航局为此向全行业下发《关于深圳地区5月份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督查情况的通报》,对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工作不力的责任单位进行了严肃处理。这正是“不护短”的作法,也是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态度。航空管理者对“问题”不姑息的事件还有诸多,几年前,吉祥航空公司因HO1112航班机组拒绝执行管制指令进行避让,被严厉处罚;2013年,在民航局开展行业安全大检查时,华夏航空因违规受重罚,等等。这不仅是对“问题”的零容忍,也是对航空安全和航空服务品质的真正负责。
事件发生后,有民航自媒体质疑厦航“惯坏了熊孩子,伤透了民航心”。此语大谬。恰恰相反,如果不能对航空公司和服务人员从严要求,变成“熊孩子”的只会是航空服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