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荣耀时刻!——北京申奥之路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见证荣耀时刻!——北京申奥之路

这是万众瞩目的北京时刻——

“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城市,北京!”7月31日傍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展中心郑重宣告,北京获得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举办权。刹那间,一阵惊雷般的欢呼声掠过会场。万里之外的北京也欢声雷动!

这是属于中国的荣耀时刻——

再过七年,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北京,将携手张家口迎来奥林匹克的冬季盛典。这座东方文明古都,将成为全球首个夏季、冬季奥运会皆举办过的城市。

从2008到2022,从夏季到冬季,北京走过了一条非凡的申奥之路,写就了百余年奥运史上的不朽篇章。

北京申奥之路,铭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执著追求;

北京申奥之路,见证了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与世界文明和谐交流的气度与胸怀;

北京申奥之路,彰显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执政情怀。

历史新起点

7月31日下午5时58分,吉隆坡会展中心,聚光灯打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身上,还有他手中那个信封,里面装着中国人期待了近21个月的答案。

北京申冬奥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北京冬奥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张家口市市长侯亮……都在静静地等待。花样滑冰奥运冠军、北京2022申冬奥大使申雪攥紧拳头,凝神屏息,眼睛紧盯着国际奥委会全会投票现场的主席台,甚至不敢多眨一下。17年前第一次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时,她都没有这么紧张。

随着“北京”的名字从巴赫口中蹦出,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梦想化作触手可及的现实。

“感觉好像又拿了一次奥运冠军一样,”申雪眼睛湿润了。

从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到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中国冰雪健儿用了22年;从第一次承办洲际冬季综合运动会到赢得冬奥会举办权,中国用了19年半。和运动员攀爬竞技巅峰一样,申奥之路铺满了梦想的鲜花,也不乏现实的荆棘。

1996年2月,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成功举行,这是中国首次承办洲际冬季综合运动会。从那时起,承办一届冬奥会的梦想,就在中国人心中扎下了根。

2002年2月,美国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夺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1000米两项冠军,圆了中国几代冰雪健儿的奥运金牌梦。就在此之前,她的家乡哈尔滨向中国奥委会提出申办2010年冬奥会,并获得批准。半年之后的7月28日,哈尔滨正式代表中国第一次申办冬奥会。但在总共8个城市参加的申办竞争中,哈尔滨初选综合评分排名第五,无缘前四位候选城市之列。此后七年间,伴随着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筹办,哈尔滨这个中国冰雪运动之都又提出申办2018年冬奥会的意愿,但经中国奥委会的审慎评估,最终未能通过。

从2000年出任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到2008年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再到去年调入冬奥申委,赵英刚几乎经历了中国城市冲击冬奥梦想的全部历程。对于哈尔滨的梦碎冬奥,他虽有遗憾,但也有清醒的认知。“哈尔滨最大的不利因素是气候过于寒冷”,他说,国际奥委会在选择冬奥会申办城市时有一个条件——雪场温度不能过低,而中国东北地区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冬季气温比世界其他同纬度地区要低10-20摄氏度,冬季常有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

“冰城”太冷,但中国人的冬奥梦想并未因此“封冻”。

2008年之夏,经过七年精心筹备,北京呈现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不仅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树起一座丰碑,也成为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起点。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中国在筹办过程中体现的大国风范和能力给奥林匹克大家庭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些奥运人士提议,“北京应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再申办一届冬奥会!”这不仅将创造同一座城市同时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新历史,还能推动冰雪运动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普及。

这是一个令北京心动的建议,因为这恰恰也是中国体育的契机。

2006年,已故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曾向中国体育界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在奥林匹克实践中要改变“被动适应”现状,主动、积极地参与变革,提高我们在当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话语权。2008年奥运会之后,这成为中国体育人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更高目标。

也许是巧合,中国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几乎在同一时期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中国体育要从竞技体育向全民健身倾斜,并要向市场求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奥林匹克运动要面向下一代,培育能够被更多国家普遍接受的可持续运作模式。

申办冬奥会恰逢其时!

但这个想法面临一个现实难题:冰上项目比赛可安排在北京城区,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场馆,但雪上项目怎么办?

时任北京市体育局局长的李颖川回忆说,当时他带着一帮专家几乎跑遍了北京周边、包括张家口在内的每一座雪场和适宜的山地。经过反复实地考察、比较,最终选中了张家口崇礼的雪场和延庆县的小海坨山。

2013年11月3日,中国奥委会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提出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代表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市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承办雪上项目比赛。

时隔十余年,北京、张家口代表中国又一次站在了申办奥运会的起跑线上。

奥运新传承

位于北四环边上的北京奥运大厦就像一座时空隧道,连接起这座城市的两个奥运梦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之后,原来在这里办公的北京奥组委结束了历史使命,19层楼陆续租了出去,但大厦的7层一直空着。这个“留白”,仿佛就是在等待“奥林匹克”的归来。2014年初,当北京冬奥申委成立后,人们回到这里,一切看上去都和当年一样。

为了共同的奥运梦,祖国一声召唤,魏纪中、王伟等老领导来了,姚明、申雪、赵宏博、李妮娜等运动员来了,徐济成、杨澜等专家来了,三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于再清、李玲蔚、杨扬更是义不容辞地忙碌起来……得益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积淀的机制、经验和人才,北京冬奥申委这个由各领域复合型人才组成的团队,迸发出巨大的集体力量。

冬季奥运会虽然在规模上不及夏季奥运会,但有其独特的魅力。最近二十年的冬奥会申办竞争,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夏季奥运会。俄罗斯索契(2014)和韩国平昌(2018)均是历经三次申办冬奥会方修成正果。北京此次的竞争对手阿拉木图也已是第二次申办冬奥会。

申办奥运会,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次富有悬念的挑战。

7月25日,北京申冬奥代表团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申办工作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一再进行着演练。

7月26日在吉隆坡的陈述演练,一日三练,强度大、节奏紧。上午,刘鹏、王安顺、于再清、张海迪、杨扬、姚明、李妮娜等所有参加陈述的演练人员乘坐大巴车来到斑马广场模拟现场。79岁的魏纪中、原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王伟等中外专家也全程参与。演练现场倒计时牌每次45分钟,陈述结束后,点评专家们对发挥出色的地方大加赞赏,也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杨澜、姚明等更是对ppt中出现的个别词句提出修改意见。每次出场演练时,所有陈述人围在一起、手握在一起,齐声喊“中国,加油!加油!加油!”

其实,这样的工作方式和节奏对申奥的所有参与者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进入2014年下半年,“搏”成为了冬奥申委的关键词。“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北京奥运大厦七层冬奥申委办公大厅的门上挂着这样一幅标语。在各种事务纷至沓来的关键时刻,“一周工作七天”已经是常态。

向国际奥委会递交的《申办报告》,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申办报告是国际奥委会的“命题作文”,是申办城市关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规划蓝图的纲领性文件。可以说,《申办报告》既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会的标书,也是国际奥委会委员投票的重要依据。国际奥委会对《申办报告》要求非常严格,每个主题都要作定性定量的陈述,甚至篇幅和文字都有严格限制,还要用英、法两种文字写成,在规定时间内,送达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

完成这个浩大工程的时间只有半年。北京冬奥申委抽调各路精兵强将,夜以继日地展开撰写工作。直接参加撰写的达200多人,不同程度参与的有1000多人。除了国内的专家,还聘请了多名外国专家参与。

徐达,全程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筹办的奥运人,这一次担任北京冬奥申委总策法务部部长。当2014年中接到领衔撰写申办报告的任务时,他彻夜难眠,深知任务的艰巨,但梦想就在眼前,必须放手一搏!他和团队成员们一道,反复改稿,常常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觉。

参加申办冬奥会工作的不少人家有年幼的孩子,常常出差一走就是一个星期,孩子只能托付给老人们照顾。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身怀六甲,还是当起了“空中飞人”,在外想念刚上幼儿园的儿子,她很多次偷偷泪流满面。

所有的艰难、劳累、心酸,在听到巴赫说出“北京”的一瞬间,统统被喜悦冲刷殆尽。今天,是他们的庆功日!今天,是他们人生中难以忘怀的日子!

民生新收获

成功申办冬奥会,对北京男孩宋安东来说,意味着有机会在家乡的五棵松体育馆代表中国站上奥运舞台,用他在美国学到的冰球技艺,为东道主争取好成绩。

成功申办冬奥会,对于崇礼县驿马图乡村民孙金凯来说,意味着再也不会有采沙场截断他蔬菜大棚的水源。他可以安心种菜了,还能卖个好价钱。

北京冬奥申委高级顾问魏纪中认为,北京令国际奥委会再次心动,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北京把申奥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有望树立一个奥林匹克运动与举办城市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典范。

的确,在多年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在接连举办2008年奥运会与2014年青奥会后,中国再次踏上申奥之路,已有了更宽广的视野、更务实的考量。

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的三大申奥理念,既契合奥林匹克运动当下的改革思路,也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国内开展和普及冬季群众体育活动,带动3亿人上冰雪,北京申办冬奥会提出的这一美好目标,不仅将改善人民生活方式,提高人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也为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伴随着申奥进程,某些意义深远的变化已经显现。未来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人们必将深切地感受到冬奥会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福祉。

张家口崇礼县曾是个贫穷的塞外山城,距北京三个多小时车程。在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的2008年,崇礼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918元。乘着申办冬奥会的东风,近两年崇礼的滑雪业迅猛发展。去年冬天,200多万游客来到崇礼滑雪,是全县人口的20倍。就在这一年,崇礼终于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距离云顶雪场两公里的崇礼县太子城村,被规划为奥运村所在地。“最近几个月,村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冬奥会,大家都盼着申办成功”,54岁的村民吴斌说,以前村里很穷,连口粮都解决不了,现在来山里滑雪的人多了,自己种的菜也能卖个好价钱,近年来每年收入在3、4万元。另一位太子城村民、65岁的李果老人则憧憬着到北京城逛一逛:“高铁修通了,太子城村有一站,到北京只要47分钟……”

太子城村民们只是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的受益群体之一。据张家口市相关政府部门估算,冬奥会可为当地带来3500亿元投资,增加2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为地方带来数十亿元的税收。根据规划,属于京兰(州)高铁一部分的京张高铁将于2019年开通,届时北京城区到延庆赛区只需20分钟、到崇礼赛区50分钟。

空气污染严重、雾霾频现,曾被认为是北京申办冬奥会的一大不利因素。常见蓝天白云,不仅是成功举办冬奥会的需要,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热切期盼。在申办冬奥会的过程中,北京及周边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正在加快步伐。

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空气清洁行动计划》,北京采取了减煤、减排、控车、降尘等一系列环境和大气治理措施。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的大气污染排放量大幅下降,2014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是93天,同比增幅高达31%;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导致的重污染天数为45天,同比降幅为22%。

“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力度,继续加大空气污染的治理。让冬奥蓝到来,让APEC蓝永驻。”北京冬奥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对此充满信心。

对中国冰球来说,2015年6月27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18岁的北京小伙宋安东在北美职业冰球联盟(NHL)选秀中被纽约岛人队相中,成为NHL近百年历史上第一个在选秀中被选中的中国人。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突破绝非偶然。“现在打冰球的孩子越来越多”,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会长辛铁樑说,北京如今有98支业余冰球队,注册球员达到2000余人,有3000多人经常参加活动。这只是当下国内冰雪运动热潮涌动的一个缩影。在冬天几乎不下雪的上海,各类大小冰场已经有11块,大多经营状况良好,滑冰甚至已经开始成为学校体育课的内容。

七年前,那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今天,奥林匹克的号角再次吹响。中国,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七年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必将送给世界一届精彩的冬奥盛会,也必将留给自己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1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电话:17051177829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