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民入夜忙捉知了 過度捕捉會破壞生態平衡

首页 > 焦点 > 热点资讯 > 正文

山民入夜忙捉知了 過度捕捉會破壞生態平衡

【山民入夜忙捉知了 過度捕捉會破壞生態平衡】有竹林的地方就有知了,有知了的地方就有電筒光,每一個電筒后面就是一個山民,他們左手拿電筒右手提著水桶,電筒這麼一照呀,剛剛從土裡爬出來的知了一覽無余。

這幾天,杭州臨安天目、太湖源、於潛等地的山民都在忙這事兒。

而這些知了最終會被冷藏、運送、清洗、油炸,然后端上餐桌。即使在普通的餐館裡,用知了做成的“酥蟬”也要賣五六十元/份,這樣的價格和小龍蝦相仿。

抓虫大軍夜夜出沒

臨安上千人“圍捕”知了

隻要運氣稍微好一點,晚上7點出門凌晨零點回家,5個小時就能獲得150元左右的收入。他們要做的僅僅是拿個手電,一遍一遍在竹林裡捕捉剛剛從土裡鑽出來的知了。這種知了的市場售價大概是1元/個。

臨安上陽村不大,五六十戶人家,但從6月中旬開始,幾乎家家戶戶一到晚上就都往竹林鑽:人手一個電筒,一個裝了少許清水的塑料桶(桶裡有幾厘米高的水,用來裝知了)。

“隻有這個時節,6月中旬到7月中旬,知了剛剛從土裡出來,行動慢且不會飛。”陸師傅今年40歲,他算是村裡的抓知了高手。“抓得多了就知道哪片竹林裡知了多,運氣好的時候一個晚上就能抓三四百隻。”他說抓知了很容易,用手電筒往地上照,看到知了撿起來就行。也正因為沒有什麼特殊的抓捕技術,所以村裡男女老少都在抓。

7月3日,臨安下村一個村民告訴記者,她一晚上最多抓了364隻知了,平均下來每晚抓100隻的樣子。

在臨安上陽、下村等村庄抓知了並不僅僅是山民,還有很多從臨安市區甚至從安徽趕來的人。“多的時候一個晚上得有上百人在村裡抓,每晚抓走的知了少說也有上萬隻。”一位陳姓山民說,外地來的人更專業,抓的知了也更多。

記者先后在臨安天目、太湖源、於潛等地農村採訪証實,當地有上百個村庄都有人在抓知了,前后一個月的時間,被人從竹林捉走的知了可能達到數千萬隻。

“酥蟬”已成名菜

價格媲美小龍蝦

從鑽出泥土到爬上毛竹,再到蛻殼,最后長翅,整個過程需要四五個小時,村民們就是利用這段時間把知了一一抓回來冷藏,然后出售。

記者曾走訪上陽村6戶村民,發現他們存放在冰箱裡的知了總數超過了1.1萬隻。

“如果你要得多可以便宜點,0.7元/隻,論個點。”張婆婆今年71歲。買主一般都是“城裡人”,或者來玩的游客,或者專門給燒烤攤、餐館“找貨”的中間商。“有些時候中間人壓價太厲害,談不攏,寧可放冰箱。”

這道名為“酥蠶”的菜已經變成了臨安城區不少飯店的招牌。臨安功臣山路上有一個飯店的“酥蟬”很有名,一盤油炸知了大概40個,賣78元。“口感很好,高蛋白,是隻有這個時節才能吃到的時令菜,比較受歡迎。”店主說,他這裡每天大概要賣掉50份,這樣的售價媲美小龍蝦。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過度捕捉會破壞生態平衡

蟬的幼虫會在孵化后鑽入泥土,依靠吸食樹根中的汁液生長。這些小東西的生長發育相當緩慢,通常要在地下的洞穴中蟄伏3年以上,北美洲的一種蟬更是需要17年之久才能長大。

《中國藥材學》記載,知了幼虫有益精壯陽、止渴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癌等作用。現在人們吃的是成虫,吃了會影響健康嗎?

“昆虫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態系統。在原本的生態環境中,知了會自動調節數量進行平衡。”浙江大學昆虫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莫建初說,過度捕捉可能破壞生態平衡。他說,以知了為食的鳥類、知了、植物(楊樹、柳樹等)三者構成了生物鏈,知了突然減少,原本的生物鏈被破壞,鳥類也會減少。同時,他認為市場銷售的知了都是野生的,難免會攜帶寄生虫,如果要食用的話務必煮透、炸透。另外,過敏體質、腎臟不好、痛風的患者更不宜多吃。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