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北京大学脑科学中心
北大医疗脑健康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共建儿童教育康复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教育报道】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构建儿童教育康复人才生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队伍,是近年来儿童康复从业者一直践行的事业。
为解决人才这一“卡脖子”难题,12月25日,北大医疗脑健康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就共建教育康复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签订协议并举办揭牌仪式。现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叶晓、副院长徐娟、特殊教育系主任毛荣建、教育康复专业负责人刘晓明,北大医疗脑健康总经理王磊、行为发展教研院执行院长吉宁等嘉宾出席。
据悉,双方将围绕儿童发展障碍康复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共建校外人才管理机制,统筹协调校外人才培养与教学安排,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开发实习实训及相关培训的教材等。并将紧跟“十四五”脚步,以校企双重主体育人为根本,赋予95后新生康复力量“学生”、“学徒”双重身份,以岗位成才、稳定就业为目标,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儿童教育康复人才。
揭牌仪式合影
对于此次合作,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叶晓寄予厚望并表示,作为产学研平台,北大医疗脑健康沿袭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临床研究成果,实施的“医教融合”康复模式更与北京联合大学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此次共建“教育康复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仅是双方人才培养的开端,未来双方还将探索从在校到在职的教育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将职业技能培养的过程前移,尽快、尽早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儿童教育康复人才。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叶晓
北大医疗脑健康自成立就践行“政用产学研”融合的发展模式,也是儿童教育康复领域政、用、产、学、研联结的一根重要纽带。秉持着为孩子做好康复的初心,北大医疗脑健康发挥医疗、康复、教育、技术优势,致力于发展障碍儿童的康复事业、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并通过A-PKU儿童教育康复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了儿童康复事业产业链、学科链和人才链的协调发展。
致辞中,北大医疗脑健康总经理王磊女士提到,儿童教育康复人才职业教育的体系性建设至关重要。这次合作是儿童教育康复事业产教融合的重要一步,将为学生提供校内学习之外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为校方提供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平台。此次合作之外,也期待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有更多科研科技合作,能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到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服务更多孩子、培养更多人才。
北大医疗脑健康总经理王磊
此外,座谈环节中,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毕业生代表现场发言。据悉,双方针对学生就业与“A-PKU校园杯”儿童康复职业技能大赛展开了深入探讨。双方均表示,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源头,也是解决人才缺乏的关键阵地,而教育康复基地的建设和技能大赛的举办,都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尽早走进社会,是学研、实践结合的好方式。两项举措的齐头并进,不仅让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也将一同提升儿童教育康复职业教育水平,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日臻完善。
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中心: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入园、入户、入校系统服务
来源:中国网
幼儿时期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是孩子们接触社会、了解什么是学习的开始。
对于伴随发展障碍的孩子来说,早期时间更不能错过,
只有抓紧0-7岁的黄金干预期,
给孩子早期、密集、家校共育的干预支持,
才能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有更多能力去探索和认知未来。
但,现在的康复机构能满足孩子康复教育的需求吗?
相信很多家长的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儿童康复教育领域的国家队,北大医疗脑健康一直清晰地知道,他们正在做一项为孩子启智,为孩子开启未来的事业。因此六年间,北大医疗脑健康一直在探索怎么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康复教育,怎样才能让儿童康复教育的形态无限接近“理想”。
在探究理想的路上,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中心成立了。
丨教研中心?
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的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中心(以下简称:教研中心),由北大医疗脑健康负责学科研究、前沿成果转化的子品牌——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院设立。作为北大医疗脑健康的升级版康复中心,教研中心提倡早期密集干预,正面向全球特殊需要儿童和家庭提供包括入园、入户、入校等终身式康复陪伴服务。
谈及设立北大医疗脑健康教研中心的初心,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院执行院长吉宁博士表示,“教研院一直承载着国内最先进的康复技术,致力于儿童发育发展研究、国内外康复成果的转化落地、及优秀康复人才的培养。同时,还有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等专家组成的医疗智囊团,和国际应用行为分析专家BCBA、言语治疗师等具备国际认证资质的教研团队。”
“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能把教研院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课程、最好的技术都提供给孩子。也很想知道,这样实施将会如何影响和改变孩子的一生,孩子会不会因此变得更好,成立教研中心就是想验证这一点。”吉宁博士坦言。
丨有什么不同?
走进北大医疗脑健康教研中心,会让人有一种天然的安全感,这不仅源于北大医疗脑健康教研中心卓越的环境,更源于它的服务、师资和课程。
(图为: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中心实景图)
01服务:“系统服务工作站”式的终身价值服务。
我们都知道,孩子需要的不仅是早期密集干预,不同的孩子和家庭,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也会需要更多针对特定阶段的支持。“系统服务工作站”就是在家校共育理念下,北大医疗脑健康教研中心对儿童和家庭提供覆盖干预全程的一种系统支持形式。
参访中,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院/教研中心专家督导、国际应用行为分析师(BCBA)程霞老师说,基于系统服务工作站,教研中心会根据孩子不同学习的进程,为孩子提供入园康复、入户教学、入校支持;为家庭提供系统督导、转衔决策支持等服务,以帮助每一个家庭应对不同时段的特殊需求,给予全程性的、陪伴性的干预。
比如,刚初诊的孩子和家庭,他们需要的是关于未来的整个干预全程的规划,那么北大医疗脑健康教研中心会帮助家长厘清干预方向、制定干预规划,和家庭共同渡过初诊后的焦虑无措,让孩子尽快康复进程。
对于已经完成早期密集干预的小朋友来说,他们正要转衔到幼儿园、进行融合学习,那么教研中心将会给家长提供关于转衔决策的支持讨论;当孩子进入到幼儿园后,教研中心则会提供影子老师式的入校陪伴,来帮助孩子度过进入幼儿园的初始危机,让孩子熟悉和适应幼儿园的常规,帮助他做好社交的发起和回应。当然,有一些家庭可能还需要一些入户支持和协助,教研中心的老师也可以进入到家庭中,为家长提供入户教学和入户培训等。
02教学:BCBA浸入式教学。
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点亮人,师资团队的专业性决定着孩子的成长。在“系统服务工作站”理念下,北大医疗脑健康教研中心提倡项目管理机制和BCBA“浸入式”教学模式,即:把每一位小朋友的教学都视为一个个案项目进行管理,让国际应用行为分析师BCBA给孩子做老师,全面地参与到孩子的康复中。
对此,程霞老师提到,在教研中心,每一个小朋友都会有自己的项目团队,团队成员包括BCBA督导、不同的执教老师、教务支持老师、家长等,大家所有人都目标一致,传达信息,共同协作。
“其中,BCBA老师会作为项目的规划者和统筹者,像工程师一样,亲自操刀给孩子做架构设计、做课程督导、做干预分析、做计划调整,做教学引领。而其他老师会以实施者和协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并且,作为团队,教研中心会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知悉孩子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以确保孩子在教学环境的每一瞬间,都能有学习的机会。”程霞老师补充。
03课程:1:1师资配比
越密集、持续时间越长、直接提供给儿童的干预会比缺乏这些因素的干预有更好的效果。
因此,教研中心在北大医疗脑健康最新课程体系“梯度课程”之上,还为儿童全程配备1对1师生配比支持,根据儿童所需,进行早期密集行为干预;并由多位教师共同执教,希望以孩子核心技能的习得为重点,以学前融合为目标,分能力、分阶段的给孩子提供进阶式康复。
参访结束前,程霞老师说,教研中心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竭尽所能,教好每一位小朋友。虽然北大医疗脑健康教研中心目前只开放了少量的入园名额,帮助的小朋友也很有限,但她希望这里能成为小朋友们美好人生的开端。
恰如程霞老师所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在孩子最关键的早期阶段,让最懂孩子、最专业的老师,使用最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在最有爱的环境中带领孩子持续的成长,这或许是家长对儿童康复机构所有的期待。
作为一个旨在打造高标准、严要求的儿童康复中心,北大医疗脑健康教研中心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