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式的发展五个阶段;未来十年医疗巨变
临床专业的四个阶段,规划不充分,第三阶段就是你的人生极限
最近两年临床医学专业成为医学院的热门专业。
但是,对大部分学子而言,因为没有医疗系统的内部人脉,完全不知道未来的职业规划。
普通人的先天劣势太明显(曾经的我也是这样),为了不让普通学子输在起跑线上,今天告诉同学们,临床医学专业的四个职业阶段,只要你足够努力,未来一定可期。
第一阶段,住院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证)
执业医师资格证是你跨入医疗行业的第一步,也是最难跨越的一步。
成功的秘诀就是多看书、多记忆。
如果你考不到执业医师资格证,即使你已经在医院工作了,也会被辞退,因为执医证是硬性指标,不分男女和背景。
每年执业医师的通过率维持在80%左右,总有一些人被淘汰,离开医疗行业。
想成为医生就得有证书,这一阶段,努力看书,学习书本知识最重要。
拥有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你就成为一名住院医师,
想成为合格得住院医师,还需要多学、多看、多积累。
建议每天保持2小时左右看书时间,雷打不动。
第二阶段,主治医师(亚专业的主治证书)
硕士毕业满两年(读研期间考到执医),住院医师满4年,可以向医院申请考主治。
主治的定位方向才是你从医的定位。
骨科主治就是骨科医生,神经外科主治就是脑外科医生,消化内科主治就是消化内科医生等等。
主治阶段考试因为可以补考一年,加之工作年多,通过率是最高的阶段。
这一阶段因为临床经验和书本知识的积累完成,前沿文献和学习发表期刊都需要提上学习日程,同时本专业的年会需要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争取讲课的机会。
发表文章是为了让本专业的人知道你的存在,尤其是扩充其他地级市或者其他省的人脉。
积极参与本地的学术讲座是为了让同行知道你的存在。
看似主治阶段不重要,实则是后期提升的关键。
第三阶段,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是主治工作满5年(研究生满3年)可以向所在医院申请考副高。
医院副高的聘请并不是医院一方面决定的,也不是你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成为副高,而是由当地卫生局综合评定的。
评选的标准和你的能力、评选当年文章的发表数量、质量以及人脉等因素相关。
某大学附属医院的评选还和你的带教、著作、课题等息息相关。
副高评选是能力,是成绩、更是科研水平的综合评定。
普通人或者非教学医院很容易忽视科研和文章表发数量、质量等因素,导致副高一直评不上。
甚至有些人因为文章等因素一辈子都是主治,身边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回过头来,再看看主治阶段学习写文章、发表文章、参加讲座等是不是特别重要了呢?
一旦错过,弥补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职称的一步错步步错。
第四阶段,主任医师(行政主任)
主任医师是医生的天花板,也是医生至高无尚的荣誉。
晋升副主任医师5年后方可晋升主任医师(正高)。
要求比副高更加严格,竞争也更加激烈。因为每年评选正高的人数是有限的,竞争的不仅仅是自身行医水平,还要和同行竞争。
评先的标准除了副高时期的标准之外,还需要数据支持,比如技术能力、质量安全、资源利用、患者管理四个维度,利用诊治病种范围和例数、手术级别和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单病种次均费用等指标,科学准确评价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
每个地级市的标准不一样,要求存在差异性。
拥有正高职称的医生可以申请成为某方向学科带头人,走上行政的岗位或者兼副院长等等。
临床医学的四个阶段,本质就是“卷”出来的。
‘卷学习能力’、”卷工作技术”、”卷工作能力’、”卷病人数量”、”卷病种类型”、”卷手术级别”、”卷手术空白”、”卷文章篇幅”、”卷讲座质量”、”卷人脉资源”……
最终成为“卷王之王”,成为主任医师。
一、中国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中国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进现代康复医学理念,1982年试办康复中心。
2. 政策推动:2008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在医改方案座谈会上提出康复医学的重要性,促成“防、治、康”三结合的医改指导方针。
3. 重大事件影响:2008年汶川地震后,康复医学在地震伤员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了社会对康复医学的重视。
4. 政策与规划完善:2011年和2012年,国务院和卫生部相继出台政策,推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5. 服务体系试点:2011年-2013年,14个省(区、市)开展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形成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
6. 康复医疗普及与提升:2016年,北京市等地区加快推进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部分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
7. 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中国康复医学会参与制定多项专业标准和工作规范,推动康复医学事业的规范化发展。
二、中医康复医学的内涵在发展过程中的体现:
1. 20世纪80年代:中医康复医学开始融入现代医疗体系,强调整体观和个性化治疗。
2. 2014年:中医康复教育得到加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设立相关学位,体现对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重视。
3. 2020年12月15日:国家层面通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突出中医康复的特色治疗手段。
4. 2021年上半年:地方实施方案制定,深化中医康复理念在政策和实践中的应用。
5. 2021年4月-2025年:持续推进中医康复内涵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
6. 2021年6月8日:国家发布通知,进一步强调中医康复在全面康复服务中的作用。
7. 2022年:目标是提升康复专业人才数量,反映中医康复内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视。
8. 2025年:预期实现服务能力提升和多元化服务方式发展,体现中医康复内涵的深化。
中医康复医学的发展始终贯穿着对个体化治疗的尊重、对传统理念的坚持和现代科技的融合,促进患者全面健康。
三、中医康复和现代康复异同
中医康复和现代康复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各自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异同点:
相同点
1. 全面康复理念:两者都强调全面康复,即不仅关注身体功能的恢复,还关注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恢复。
2. 治疗目标:两者都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3. 运动疗法:在运动疗法方面,两者都强调通过运动来恢复和提高身体功能。
不同点
1. 理论基础:
中医康复:基于中医理论,如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等,强调整体观和辨证施治。
现代康复:基于现代医学理论,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等,强调科学性和标准化。
2. 治疗方法:
中医康复:主要采用针灸、推拿、中药、拔罐、食疗等传统方法,注重通过调整人体内的气血和经络来达到康复效果。
现代康复:主要采用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康复工程等现代技术,注重功能训练和康复设备的使用。
3. 康复评定:
中医康复:康复评定较为主观,侧重于患者的整体感受和中医辨证。
现代康复:康复评定客观、规范、量化,如运动功能评定(M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等。
4. 康复对象:
中医康复:适用于各类慢性疾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注重预防和养生。
现代康复:主要针对急性伤病和手术后的患者、各类残疾者、慢性疾病患者等,注重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5. 康复理念:
中医康复:强调“治未病”,注重预防和早期干预,提倡自然康复与药物康复相结合。
现代康复:以残疾者为中心,注重功能和能力的恢复,全程致力于残疾者生活素质的提高。
6. 康复服务模式:
中医康复:服务模式较为灵活,注重个体化治疗和整体康复。
现代康复:服务模式较为系统化和规范化,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和综合康复计划。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出中医康复和现代康复在康复医学中各自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合理结合两者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收藏!一张图清晰了解临床医学不同培养模式
医学类专业一如既往受追捧,但很多家长会发现医学类专业招生时会有“5+3”一体化等这样的备注。医学类专业中一些医技类专业本科的培养学制一般是四年制,授予医学学位的专业其培养模式是五年 ,主要体现在临床医学设有5年制、5+3一体化学制、8年制三种培养模式,很多家长对这三种培养模式不是很清楚,那么这三种培养模式有什么不同呢?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可以帮助到家长,欢迎收藏、点赞、关注!
五年制学制是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毕业后取得本科以及医学学士学位证书,毕业一年后可以参加临床医师执业资格证考试,同时还需要完成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规培证”,这样成为一名医生。
现在医院的门槛提高,本科毕业的学生多数都是会选择继续深造,通过保研或考研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临床技能以及学历层次。考研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重要途径。
对于考研来说,有学硕,专硕的培养方向,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如果选择专硕,学生可以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四证合一的资质(毕业证,学位证,规培证,执医证),毕业后可以直接从事临床工作。而选择学硕,完成三年的学习后还需要额外完成三年的规培,这样才能正式成为一名医生。专硕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硕是偏向科研能力。所以本科学士毕业时面临的就业压力比较大会继续选择考研,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的发展方向,是想要尽快从事临床工作,那最好是选择专硕。
5+3一体化培养学制是指本硕连读,是本科5年和研究生3年连读,这中间省去了考研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完成5 年学习后,学生可获得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其研究生阶段是属于专硕培养,与规培并行,毕业后可获得执医证、规培证、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可以直接上岗成为医生。
通常情况下,5+3一体化的录取分数比5年制本科的录取分数更高。
八年制修业时间八年,属于“本博”连读,中间没有间隔,学生完成各阶段学业、考核合格,学生毕业时可获得本科、博士毕业证、学位证和执医证, 8年制临床医学,在毕业时只有3个证书,并没有规培证书,所以在毕业之后不能直接上岗,需取得规培证方可上岗。
临床医学八年制,并不是考上就能顺利毕业的,实行分流和淘汰制,对不能达到学校规定的相应要求或本人不愿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将实行分流或淘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转专业、本科毕业或结业,按学生实际达到的专业水平授予学士学位(或不授予学位)、授予硕士学位等。
要注意:八年制专业学制在研究生阶段一旦中途退学,无法取得研究生学位,要么读到头拿到博士学位证要么只有本科学位证,就业后不需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但有一定期限的科室轮岗。
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要比五年制来得高,所以从生源上来说,八年制的生源质量还是不错的。八年制本博招生只有少数医学强校有招生比如:
医生这个职业虽然相当稳定,但根据现在医学教育制度来看,医学生在经历院校培养毕业之后,必须进入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三年的规培,取得规培证才有资格从医。“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虽说是调侃,但学医确实相对来说是比较艰难的,学制的时间 ,规培的时间,以及生活保障这方面都需要综合去考虑。
各学制医学毕业生成为医生至少需要几年?
大家都知道,医学是出了名的严谨,医学生不管是学制还是学习强度,都是普通学生无法想象的。而且像是三甲医院的招聘门槛也非常高,很多办公室的医生都是清一色的博士生,所以考研和读博是常态,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要做好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家境情况,来切合实际地做出选择,既可以避免矛盾和冲突,也会降低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也更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历的提升。
从近年的高考录取分数上看,医学类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普遍较高。特别是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相对其他专业分数更高。后续会继续给大家分享医学类院校、专业录取分数线,欢迎各位家长收藏、关注!
附:一张图了解临床医学不同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