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投资有限公司是央企吗—中核投资董事长简介

首页 > 健康 > 美容美体 > 正文

中核投资有限公司是央企吗—中核投资董事长简介

假央企频繁出没!恒立实业二股东真假央企身份惹眼

17个交易日14个涨停板,恒立实业(000622.SZ)着实火了一把,二股东华阳投资身价也水涨船高。

不过,华阳投资母公司中国华阳经贸集团(简称“华阳经贸”)却身陷流动性危机,债务持续出现违约。

以央企身份示人的华阳经贸却还不起钱,同时,核心子公司华阳投资参股的恒立实业披露的股东公开信息又指出华阳投资为“境内非国有法人”,这为华阳经贸央企身份界定蒙上疑云,很多债券持有人都开始“怀疑人生”,市场上对于真假央企的争议再起。

实际上,今年以来,碰瓷央企身份的企业不在少数,包括此前的中城建、中核国财、中国华宇等纷纷与央企联系起来,最后一地鸡毛收场。

业内人士认为,尤其是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紧张,而央企身份的定性对相关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加分项,因此,市场上即使对其真假央企身份有争议,相关公司也不急于澄清。

华阳投资身价暴涨6亿不够还债

在17个交易日里竟然出现了14个涨停板,股价从2.58元/股上涨至10.48元/股,恒立实业成为今年新晋“妖股”。

中国华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阳投资”)是恒立实业的第二大股东,拥有7649.7万股,持股比例17.99%,这意味着华阳投资持有恒立实业的“身价”在过去17个交易日暴涨超过6亿元。

不过,华阳投资这部分股权收益,对于偿还母公司中国华阳经贸集团(简称“华阳经贸”)的持续违约债务,仍然是杯水车薪。

今年国庆节期间,华阳经贸爆出发行规模8亿元“15华阳经贸MTN001”中期票据违约,后续华阳经贸的债务违约消息就不间断出现。

截至11月16日,出了上述“15华阳经贸MTN001”,华阳经贸未能按期兑付的相关债券包括“18华阳经贸CP001”、“18华阳经贸CP002”、“18华阳经贸SCP001”,违约规模超30亿元,联合资信评估公司已经将华阳经贸主体信用评级调低至C级。

债务违约原因则是由于债务规模增长较快,同时剩余银行授信额度较小且债券融资难度加大,导致华阳经贸短期流动性压力急剧加大。

据统计,2018年以来,华阳经贸已累计发行两期短期融资券和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合计募集资金50亿元,融资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中核投资有限公司是央企吗—中核投资董事长简介

今年前三季度,华阳经贸实现营业收入248.79亿元,同步增长14.6%,净利润5.54亿元,同比下降19%,这意味着,华阳经贸营收高达百亿元,而净利润却只有几亿元。

截至今年9月末,华阳经贸总资产405.24亿元,净资产169.88亿元,资产负债率58.1%;然而,在公司的现金流量方面却出现全面大幅下滑现象全面告急,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7亿元,同比下降53.13%;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3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4亿元,同比下降89.93%。

11月7日,华阳经贸公告表示,公司正在制定解决债务危机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处置资产、多渠道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资产证券化等,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华阳经贸2017年报显示,持有恒立实业的华阳投资是华阳经贸的核心一级子公司,华阳经贸持有华阳投资控股97.37%。

然而,正是恒立实业在公告中披露的华阳投资身份,使得华阳经贸的央企身份疑窦重重,因为恒立实业无论是年报还是季报中,都将华阳投资定性为“境内非国有法人”,这与此前外界对华阳经贸央企的身份印象严重不符。

央企身份扑朔迷离

实际上,华阳经贸债务违约后,引发了市场对央企债券也会违约的拷问。

公司官网显示,持有华阳投资97.37%的华阳经贸,成立于1984年,原名为中国华阳技术贸易(集团)公司,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中央企业之一,现在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直属企业,旗下业务涉及能源石化、金融服务、国内外贸易、投资控股、国际产业等,董事长吴铁军,总裁成清涛。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贸促会为全国性对外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也是22个中央直属群团组织之一,级别为正部级。

今年8月起,59岁的高燕接替65岁的姜增伟出任中国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而此前二人均担任过商务部副部长;资本市场熟悉的证监会主席助理张慎峰,也在今年9月离开证监会后,出任中国贸促会副会长。

无论是公司官网,还是公开报道中,华阳经贸都显示自己的央企身份(广义的央企,非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监管96家央企,国务院其他部门或群团管理的中央企业),然而,在中国贸促会官网的“直属企业”一栏,却不见华阳经贸的身影。

记者注意到,华阳经贸挂靠在中国贸促会的下属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心”,因此中国贸促会资产管理中心为其实际控制人。

不过,正如上述所言,在华阳经贸核心控股子公司华阳投资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恒立实业,在其最新10月31日披露的三季报里也披露,华阳投资的股东性质为“境内非国有法人”。

华阳经贸到底是不是央企,这个疑问不仅是外界关心的,在华阳经贸接连出现债务违约之后,连相关债券持有人对华阳经贸的身份也开始表示怀疑。

因此,在11月7日披露的华阳经贸相关债券持有人会议公告中,债券持有人要求华阳经贸集团再次披露实际控制人的情况。

“华阳经贸历次公开信息均已明确持续披露,华阳经贸作为中国贸促会直属企业进行管理。”华阳经贸表示。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组雷文斓等分析员认为,公司企业性质存在疑虑,中国贸促会对发行人的支持力度可能有限,盈利稳定性较弱且变现效率较差,加上近年来投资较为激进,持续存在自由现金流缺口,推动债务规模不断增长,尤其短期周转压力上升较快,在债券市场再融资收紧导致发债期限全部缩至短端且发生取消发行的情况下,最终周转不畅导致出现债券回售违约。

同时,即使将华阳经贸的企业性质界定为国有企业,从历史来看,华阳经贸获得控股股东中国贸促会资产管理中心的支持也较为有限。

真假央企碰瓷频繁出现

近年来,在持续出现债券违约背景下,机构更多的交易对手选择央企/国企,因为他们有着来自政府背景的背书和支持,而恰恰是不少机构迷信尤其是“中字头”央企身份而踩雷。

例如,去年7月,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城建”)曝出数十亿元债券违约,而违约背后与其身份变更有较大关系,中城建2016年4月,实际控制人变更,其99%股权由惠农投资基金持有,原全资股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所持股权由100%降至1%。

实际上,除了债券融资方面,在上市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合作方时,也出现过假央企的闹剧。

例如,10月11日晚间,*ST尤夫(002427,SZ)公告称其合作方中国华宇旗下子公司持有公司49张商业承兑汇票(每张面值人民币100万元)。而在央企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集团”)辟谣中国华宇非其旗下公司后,*ST尤夫与中国华宇旗下子公司未产生合作,但对方未返还票据,调解未果后公司向法院发起诉讼并已获法院立案受理,诉讼本金4900万元。

*ST尤夫诉称,中国华宇及旗下子公司声称是国务院直属国企旗下,由央企中核集团控股,工商网站显示的也是如此,但中核集团发布声明称中国华宇并非其出资设立公司,给中核集团造成了负面影响。中核集团的一纸声明,使得中国华宇“假央企”身份彻底粉碎。

而*ST尤夫并非唯一一家被假央企骗的公司,上市公司融珏集团(002622,SZ)也卷入“假央企”合作的风波。

今年7月,融珏集团抛出一则高达百亿元的合作方案,拟引入中核国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国财”)作为战略投资方,合作方向包括后者战略入股上市公司,三年内打造100亿元基金投资平台和央民创新合作平台,并联手开发“一带一路”工程。

中核国财的名字中带有“中核”两字,似乎与中核集团存在关联,但这种说法被中核集团相关人士否认,最终终止了百亿级合作。

“对企业性质的定性加分需谨慎, 在考虑实际控制人和股东支持时 可能需要综合各方面信息且抽丝剥茧到最终一层,并且需要深入分析股东支持力度,不能盲目给予定性加分。”中金公司雷文斓等分析员认为。

(责任编辑:李静)

“李鬼”卷土重来 中核集团澄清与“中核国财”无任何法律关系

中国网财经7月23日讯(记者 李春晖)时隔5个月,央企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集团)再次遭遇“李鬼”公司冒用“中核”字号。

7月11日晚间,上市公司融钰集团(002622)发布公告称与中核国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国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核国财将向融钰集团投资入股,成为其战略投资者,所占股比不高于5%。

融钰集团在公告中称双方的合作将“打造央民创新合作平台”,加之该公司名称中带有“中核”字样,自然让人联想到央企中核集团。

不过,中核集团提供给中国网财经记者的《国资企业深圳中核集团有限公司声明》中称,其与中核国财没有任何法律关系;中核国财的母公司——香港“深圳中核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注册设立的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李鬼”公司——中核国财

融钰集团对这次战略合作或许是寄予厚望的,其公告中称“三年内拟共同打造总规模50亿元至100亿元的基金投资平台”、“打造央民创新合作平台”、“借助乙方(编者注:即中核国财)及其所属集团的雄厚资源、资质、人才优势”等等。然而“其所属集团”只是个泡影。

融钰集团7月13日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披露中核国财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等。融钰集团7月18日晚间回复关注函称,中核国财母公司为深圳中核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香港德辅道中130-132号大生银行大厦12楼1205室);但中核国财尚未向公司提供其产权及控制关系,且基于地域限制和政策因素,截至目前无法确认中核国财的产权及控制关系,因此无法确认其是否与央企存在关联关系。

融钰集团“无法确认”中核国财是不是“假国企”,而“真国企”深圳中核集团已经发声,澄清关系。深圳中核集团有限公司为央企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3年在中国大陆深圳注册成立,属于国有全资公司。深圳中核集团在声明中称,所谓中核国财的母公司——香港“深圳中核集团有限公司”,系私有企业中核国财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在香港注册设立。深圳中核集团表示,自己与香港“深圳中核集团有限公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主体。同时,深圳中核集团与香港“深圳中核集团有限公司”、中核国财、中核国财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均无任何法律关系。

中核国财也成立于今年5月。根据工商资料,中核国财建工今年7月变更出资人,法人股东中增加了中核国财。

中核投资有限公司是央企吗—中核投资董事长简介

与“华宇公司”曾有交集

这不是中核集团第一次被冒用字号。

今年2月6日,中核集团官网发布《关于中国华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有关事项的声明》,声明称,中国华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宇公司”)以中核集团下属公司名义开展经营业务,给公司造成负面影响。但华宇公司并不是中核集团出资设立的公司或企业。华宇公司设立的各种冠以“中核”字号和号称中核下属公司的企业或机构,均未经过中核集团批准。

而中核国财与华宇公司曾经有过交集。工商资料显示,中核国财作为法人股东之一的中核国财建工集团,在2015年11月至2018年7月间有多次投资人变更,2017年6月其投资人由4位自然人股东变更为国财国投股权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2018年3月又由国财国投变更为富源融资租赁(北京)有限公司,2018年7月3日再次变更,股东中增加了中核国财。其中,国财国投股权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就是华宇公司。

那么中核国财“央企背景”被否对与融钰集团的战略合作有何影响?中国网财经记者拨打了融钰集团董事会秘书的座机,工作人员称公司董秘不在,无法接受采访。随后记者向其发送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