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编制考试内容)

首页 > 健康 > 保健养生 > 正文

医疗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编制考试内容)

近三年投入三百七十多亿元用于医疗卫生事业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近三年投入三百七十多亿元用于医疗卫生事业

石家庄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破解看病“贵、难、慢”

近三年投入三百七十多亿元用于医疗卫生事业

10月17日,国家卫健委就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在石家庄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石家庄市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相关做法。这是国家卫健委安排的第一个单独由地级市作专场的新闻发布会。

三明医改经验中有条很重要的经验,是突出政府主导。石家庄市围绕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近三年累计投入370多亿元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市新改建扩建医院数量达到31所;聚焦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全市通过实施集中带量采购等措施,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耗材价格下降70%以上,先后调整了2720项医疗服务价格,CT检查、血液透析等降幅在20%以上。同时,推行一站式分时段诊疗服务和网上自助结算,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保障公立医院公益属性。

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石家庄市还统筹卫健、编制、人社、市场监管等推动医改不断深化。为提升医疗救助能力,从市本级事业单位编制中安排自收自支编制1200个,用于补充县级公立医院、疾控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需求。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医疗服务?石家庄市积极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努力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不出市,多发病不出县。

充分发挥省会优势,石家庄市与北京和省内高水平医院加强合作,共建重点专科,提升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病症诊治水平。此外,出台《石家庄市医药卫生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立法形式对医疗资源规划配置予以保障。目前,石家庄市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市区外围布局了8个市级区域诊疗中心,在县域布局了10个医疗次中心,基本实现一般病不出市。

围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该市还实施了一批县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和能力提升项目,积极推动县乡紧密型医共体实现全覆盖。(记者赵泽众、董昌)

新中国七十多年来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如何发展的?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人民生命健康。1949年之前,中国卫生状况甚差,鼠疫、霍乱、天花、血吸虫病等多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广泛流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做出决策,采取各种措施增进人民的健康。

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事业发展方针。1952年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又提出“卫生工作与群众相结合”的发展原则。

医疗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编制考试内容)

两次会议影响了此后30年间卫生工作发展的走向。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改变了医疗卫生只为少数人服务的状态,转而为广大劳动人民、为工农兵群众服务,尤其为缺医少药的农民服务。

在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国家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同时,民众的卫生观念、卫生行为也逐渐改变,对医疗保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从1953年开始,全国省、地区、县各级卫生防疫站逐步建立。稍后,铁路系统、厂矿企业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

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传染病管理办法》是卫生防疫工作的第一个法定性文件。该《办法》将传染病定为甲、乙二类共18种,对各种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及防治处理都作了具体规定,从而使防疫工作有法可依。

1958年,国家开展了除“四害”运动,进一步整治了环境卫生,以预防疾病传播。经过不懈努力,卫生防疫工作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从1950年开始,中国开始实行全民普种牛痘,以控制和消灭天花,5年后接种率已达应接种人数的90%。天花发病率随即大幅下降,1961年云南省西盟县报告1例患者后,天花在中国再未发生。

同样被消灭的还有霍乱,1952年天津出现1例后,未再发现。鼠疫到1955年全国仅发生39例,基本得到控制。

中央防疫处在天坛神乐署为儿童接种疫苗

性传播疾病在旧中国也广泛流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以行政强制手段,封闭妓院,阻断了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时,在高发地区进行普查普治,到1959年,性病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消灭。

全国结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其他传染性疾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妇女儿童,特别是孕产妇和婴幼儿,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人群。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由此,国家对妇女的生育待遇(孕产假、生育补助等)、女工的劳动保护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为降低生育过程的母婴健康风险,国家还大力推广新法接生,使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不断下降。新生儿破伤风在大中城市基本被消灭,在农村也基本得到控制。30年间,中国妇幼保健所、站机构数,从9所增至2353所,充分体现了妇幼保健工作的成绩。

食品卫生与民众生活、健康息息相关。1957年,国务院颁布《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关于食品卫生的行政立法。

1973年,卫生部牵头,集中多方力量,共同开展了乳、肉、蛋、粮、油、冷饮、酒类、调味品、食品添加剂、水产、、有机氯农药、汞等14个食品卫生标准的起草工作,最终提出了14项54个食品卫生标准草案,于1978年5月1日起在国内试行。随着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开展,生产卫生特别是职业病防治,也日益受到重视。

1949—1977年,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共制定颁布99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文件。卫生、劳动等部门则开展有系统的生产标准制定和工业卫生监督。

针对中国职业病中危害最大的尘肺病(其中又以矽肺病最为常见),国务院作出《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要求“厂矿企业的车间或者工作地点每立方米所含游离二氧化矽10%以上的粉尘,在1956年内基本上应降低到2毫克,在1957年内必须降低到2毫克以下。”同时规定对接触硅尘工人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对患病工人应予以治疗、调动工作或疗养。

1963年,国务院又对矽肺病的防治与有关社会保险、生活福利待遇作了详细规定,尘肺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已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城市,形成了市、区两级医院和街道门诊部(所)组成的三级医疗服务及卫生防疫体系;在农村,县医院、乡镇(公社)卫生院、村(生产大队)卫生所(医疗站、保健站)的三级医疗体系也建立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卫生费用增长显著。1978—2017年,卫生总费用从110.2亿元增长到52598.28亿元,人均卫生费用从11.5元增至3783.8元。

随着卫生经费投入的增长,中国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有了很大发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从近17万个发展到98.7万个,床位数则增加了近4倍。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秉承“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思想,推行“健康中国战略”,医疗卫生建设事业有了整体性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

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以基层为重点,坚持以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提倡人民共建共享;着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些改革措施是医改走向纵深的关键步骤,也是促进医疗卫生领域社会公平的重要步骤。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完善,不仅与社会公平紧密相连,也与扶贫工作息息相关,重大疾病是群众返贫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来,政府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思路,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措施到人,精准到病,分类救治,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投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推开。

“没想到得了那么大的病,自己才花了不到1万元。”汪能保是安徽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的贫困户,2017年查出胃癌,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手术,先后住院9次,医药费总计9.7万元,个人自付仅9300多元。

随着卫生事业和医疗保障工作的不断发展,人民健康水平得到了整体性的提高,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由1953年的34.91岁增长到2017年的76.7岁。医疗设施和社会保障带来的公平感,大大增加了民众对社会的认同感。

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病有所医这块硬骨头。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体现在人民生活各个方面,而医疗卫生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凸显。

针对贫困地区、贫困县进行对口支持,免费培养当地的医疗卫生人才,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让专家团队下沉到基层医院,在为当地群众精心看病的同时,再为基层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实现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的转变。健康是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

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是今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又一个目标。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如何改变中国》,因篇幅限制,略有删减。】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