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信健康是莆田系吗,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至少5家床位过万!全国医院格局或因「第二国家队」生变
经历自疫情暴发以来的大并购,中国社会办医正在呈现新格局。
长沙、上海、北京、厦门、上海...这是2021届社会办医·医院集团100强榜单前5名医院集团总部所在的城市,10月22日,第三方专业机构——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该榜单,爱尔眼科、复星医疗、华润医疗、宝石花医疗、远东宏信健康、通用环球医疗、国药医疗、三博脑科、信邦制药、新里程医院集团进入榜单前10。
十强中,具有央企或国有背景的医疗集团占据六席,老牌医疗集团如中信医疗和北大医疗则出局前十。
民营医院在数量上超过公立医院,是在2015年,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统计信息,截至2021年3月底,民营医院数占比约为67%。随着很多国有企业旗下医院进行股份制改造,使得综合实力在不断上升。在2021届社会办医·单体医院100强中,三级医院90家,同比数量增加5家。
通用环球医疗、新里程医院集团等国有背景的「第二国家队」强势崛起,爱尔眼科、三博脑科等民营上市企业借势扩张,集团化和上市,成为社会办医医院发展的主要两大主要途径。
新崛起的「第二国家队」(即国企办医)对于中国社会办医来说,意味着什么?格局的变动将引发哪些社会办医的发展新趋势?民营医疗如何在变中求存?健康界带你一解谜团。
图注|有趣的是,医院集团排第一的爱尔眼科,拥有的医院总数是402家,其中在社会办医单体医院排最前的是长沙爱尔眼科医院(297名);而第二名复星医疗,医院总数只有17家,但旗下的佛山复星禅城医院,在社会办医单体医院高居榜首。
央企民企各占半壁江山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国社会办医医院在近几年发展迅猛,数量上已连续多年超过公立医院。
「中国社会办医正呈现央企民企各占半壁江山的新格局。」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对健康界表示,原因之一是几大央企托底的国企医院改制,在最后期限来临之前,通过重组改制,带来了床位数的高增长;二是上市公司对民营医院的收购加速,引发了进入和退出事件频繁。
上述榜单,反映的仅是2020年的社会办医竞争态势。事实上,2021年以来的并购重组还在持续上演,因此社会办医的最终格局,尚未完全尘埃落定。
但庄一强认为,这些变化依然能折射出中国社会办医正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
一是单体医院时代已经过去,集团化经营正迎来全新发展期;
二是医院集团的快速发展,还要借助于资本的力量,比如2021年以来上市的医疗机构特别多,涌现出了像三博脑科等新锐力量;
三是业内资本开始聚焦,将医疗作为其主营业务,四五年前纷纷进入医疗行业的业外资本,都陆陆续续退出了。
2021年年底,正值国有企业医院剥离最终期限,此前由国资委指定的六家央企兜底平台,都纷纷加速了资源整合的步伐。
以华润健康旗下的华润医疗为例,2020年6月,华润医疗与京煤集团签署医院重组协议,获得其1000张床位;2019年12月,华润医疗整体承接原重汽医院资产、人员及医疗业务。
华润医疗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集团持续扩展医院网络,未来将与母公司华润健康进行全面融合。华润健康官网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其旗下拥有共计182家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超过27000张。
而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环球医疗则在2020年8月,新增五矿集团4家医院。此前,环球医疗已实现对五矿集团3家医院的管理运营。据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官网显示,集团目前拥有170余家医疗机构,3.2万张床位。
后起之秀新里程医院集团,是十强中的一匹黑马。2019年,新里程引进国科系作为其大股东,并通过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的安排,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大学附属医院。
市场化基因加上国有背景,有力助推了新里程的全国性扩张。2020年12月,新里程完成了对山西焦煤集团旗下4家医疗机构的改制重组,并收获5300张床位;2021年3月,新里程作为产业投资人参与了恒康医疗的重组,林杨林出任恒康医疗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1年的恒康医疗旗下拥有15家医院(含在建),累计床位数近万张。
新里程医院集团CEO林杨林对健康界表示,新里程在完成对恒康医疗的重组后,要抢抓服务国家老龄化的机遇,推动更多同行医疗机构的整合,力争三年内床位扩大到5万张。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新里程在全国控股管理的床位数已超过2万张。
另一黑马是远东宏信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信健康」),也具有央企背景(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宏信健康聚焦医疗资源薄弱地区,通过投资并购、改制重组、规划新建等多种模式开展产业投资与运营。截至2021年6月,宏信健康旗下控股医院数量29家,可开放床位超1.2万张。
几家欢乐几家愁。2021年4月30日,中国平安正式宣布收购北大方正,这意味着前几年一直位列社会办医四强之一的北大医疗,纳入中国平安版图。在「2018社会办医·医院集团100强」排行榜上,北大医疗曾排名第一。
对于老牌医疗集团,比如中信医疗和北大医疗出局前十,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两家的掉队,证明纯市场化的扩张,如果没有太多背景的话,还是会发展受限。
当然,这也跟企业的战略有一定关系,比如中信医疗内部一直调整,从而发展较慢。
医疗行业不应追求规模效应
时至2021年底,国有企业第二次主辅分离改革接近尾声。并购整合之后,第二国家队强势崛起,然而其面临的新问题也将随之浮出水面。
「医院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收购完之后如何整合。就像很多新医院一样,无论建得多么豪华,建完之后的运营发展和人才培养,才是核心和关键。」中国人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说。
曹健认为,待重组的企业医院,首先要与接收的主体企业在文化、战略上能够融合;其次在学科建设、科研项目、设备投入等方面也要有保障,才能使被重组的企业医院业务实力能够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这些融合的难题,将对医疗集团后续的顺利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加之医保管控的加强,药品耗材的降价和零差率,这些政策都在考验着医疗集团的运营。因此,如果医疗集团整合不好,可能面临的问题就是:规模越大,包袱越重。
在曹健看来,上万张的床位规模,其实参考意义并不大。医疗领域并不讲规模效应,与其拼床位数,不如拼每张床的收入是多少?有多少人才?做了多少科研?
「一堆小医院拼凑出来的大集团,充其量只能是大而不强。」曹健说。
拼床位数量,追求大规模,其实是一种对医疗行业的错误理解。上海创奇健康研究所执行理事长蔡江南也认为,医疗行业不是规模越大就越有优势,追求规模效应,是缺乏对医疗行业的深刻认识。
「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1000张床左右的医院应该已经是一个比较好的规模了。」蔡江南表示,如果上万张床,就可能会规模不经济。医疗行业不是房地产行业,不是炼钢业,不是基建业,医疗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和水平。
第二国家队去哪儿?
「积极支持社会办医发展。优化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发展,2021年10月底前制定相关政策文件。」这是国务院办公厅于6月17日发布的《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里明确指出。
8月3日,由国资委企业改革局牵头举办的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专家座谈会上,讨论了《关于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这一会议传递了一个信号:企业医院有望作为公立医院的一部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上述征求意见稿虽然并未向外界公布,但对于国有企业医院,要不要成为公立医院的一部分,却引起了广泛争议。
曹健认为,政府财政资金举办的医院,才叫公立医院。国企医院如果把自己当作公立医院来看待,这完全是错误的,存在认知偏差,是在打擦边球。公立医院提倡公益性,不要求回报,但国企医院是要盈利的,因此绝对不是公立医院,只能算是公立医院的一支补充力量。
国企背景的集团来办医疗,严格意义上来说还属于社会化办医,和公立医疗并不一样,介于公立医疗和纯民营医疗中间。在蔡江南看来,这一地位有一个好处,就是现在收购医院,要比纯民营的机构要容易些,比较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但是,如果办成和公立医疗一模一样,就会失去社会化办医体制灵活的优势。
「社会办医在人、财、物上都是充分自主的,有国企背景的第二国家队,应充分发挥其差异化的优势,从长期的发展观来做医疗,真正按照医疗规律做事。」蔡江南如是表示。
以前是「鼓励社会办医」,现在变成「支持社会办医」,这一表述的变化意味着什么?曹健认为,这一基调表述的变化,背后的实质含义是:支持社会办医的规范化发展。毕竟近10年来,社会办医经历了野蛮式的快速增长,下一步急需进行一个从量的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这对于社会办医来说是一个迫切的挑战。
「第二国家队」的强势崛起,虽不能说是对民营医疗的一种冲击,但至少可以带领社会办医走向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国家队因为有国有股在里面,可起到一个背书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办医的规范发展。」曹健表示。
在中国多元化社会办医的整体格局中,并购与重组将会频发,未来哪类集团军将笑到最后,目前远未成定数。庄一强认为,格局重整后的医院集团能走多远,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其投后管理水平。像学科建设、医院经营、专科发展以及病人的满意度,这些都跟「医院归央企还是民企」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关键还是看「谁能把病治好」。
在庄一强看来,有些医疗集团在并购重组后,规模居行业领先位置,但如果没有提升其投后管理水平,没有提高旗下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最后还是会被淘汰的。
他打了一个比喻:一个个珍珠串成的珍珠项链是比较大的,但如果把一个个小帆船绑在一起,终究还是无法成为航空母舰的。
来源|健康界
作者|任垓铭
编辑|章北海
Talking Time:社会办医的规范化发展,你有什么看法?
宏信健康张潘:健康服务业酝酿16万亿蓝海,民营医院如何“抱团”掘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崔笑天 郑州报道
“我们发现行业有很多痛点问题,像医疗资源严重失衡、养老的问题、医养割裂的问题。而有问题是好事,有问题就是机遇蓝海,前提是可以提供解决方案。”宏信健康投资部总经理张潘说。
11月28日,由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作为行业指导,华夏时报社、水皮杂谈、新医界、新医云学苑联合主办的首届社会办医价值峰会在郑州召开。本届峰会以“资本赋能医疗产业”为主题,围绕社会办医疗上市通路、并购趋势与展望、资本与产业融通发展等话题展开对话。
在峰会上,张潘就民营医院如何走上连锁化、集团化之路分享了经验与见解。
张潘表示,医院想要加入医院集团,拥抱资本,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理念一致,单体医院在寻找投资者的过程中,理念一致是最重要的前提。二是管理规范化,这么多民营医院单体医院,税收、建设、消防、环保这些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在规范化基础之上,才能再去谈合作。三是资金,可以用赚到的资金继续投入医院建设。四是体制,能否用体系赋能,在日常管理中依赖当地团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五是资源,要看资本是否具有全国资源,能够产生集约效应。
医院集团化已成大势
目前,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市场空间极其广阔且持续增长。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有望超8万亿,2030年将达16万亿。2020年-2030年,将是健康产业的“黄金年代”
需求如此广阔,政策红利也正在释放。2019年6月,国家卫建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提出严控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空间;新增或调整医疗卫生资源时,优先考虑由社会力量举办或运营有关医疗机构等利好。社会办医被视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不同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为全社会提供更多医疗服务供给的重要力量。
在此背景下,民营医院数量过去十年间扩张近3倍,诊疗量持续增长近6亿人次。行业头部玩家开始“牵手”社会资本,探索集团化、连锁化经营,比如宏信健康、复星医药、泰康保险、通策医疗、海吉亚医疗、爱尔眼科。
那么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的集团化,分别效果如何?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华润凤凰、瑞慈医疗、康华医疗、复星医药的综合医院的整体收入稳定增长,利润略有下滑。而新世纪医疗、康宁医院等基础专科医疗由于依赖医保增长收入,以及通过并购模式成长,营利空间有限。希玛眼科、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消费型专科医疗营利空间增长良好。个别医院受到新建拖累导致效率指标表现一般,但从收入增长率来看仍有较好的营利空间。
不过,张潘指出,在医院集团化趋势下,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传统民营单体医院向集团化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资金、人才培养的瓶颈;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并购、改制整合而成的医院集团,部分缺乏医院运营经验、管理优化能力以及行业内资源整合能力,不适者已开始寻求退出。
随后,张潘以所在的宏信健康为例,为医院如何做好集团化分享了一些经验。
目前,宏信健康以“医疗服务”和“康复养老”为两大核心主线,布局大健康产业。其中,医疗服务已初具规模,参控股约60家医院,床位数超2万张,医护人员超1万名,年门诊量超380万人次,年手术量超8万台。而养老板块还在摸索中,在一二线城市有“佰乐居”品牌,与康复医院相配套,三线以下城市及县域有“佰乐坊”品牌。
张潘表示,宏信健康的三大战略路径,一是差异化发展,农村包围城市,推行“百县计划”,建立区域根据地;二是打造“三个一”,实现管理效应、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三是干好每一家医院,发展特色学科、精细管理和优质服务。“‘百县计划’主要是契合国情,在有最广大人口的区域,医疗资源是最少的。”他说。
“三个一”助力医院标准化
在宏信健康的战略路径中,一张网络、一套体系、一家医院——“三个一”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张网络是在全国积极并购。“我们在不同城市采用不同策略,一线城市重点关注专科医院,二三线城市是专科或专科特色显著的综合医院,在县域则是专科特色显著或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医院。目前县域是并购重点,计划是在人口大县优先布局。”张潘说。
一家医院是与国内领先的信息系统供应商合作,逐步实现云端部署,通过科技化手段使一张网络、一套体系真正落地,标准化、集约化且互联互通。
一套体系是从医疗管理、学科发展,到财务、后勤、品牌等职能管理,再到信息一体化,全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一套体系是最难做到的。“第一,我们投资的医院分布太广,不同的医院诉求差别太大了,我们有中心城市医院,有县域医院,怎么做成一套体系?摸索几年真的太难了。”张潘说。
从医疗管理方面来看,宏信健康将其设置成分级管理的机制。张潘表示:“你属于哪一个阶段,就采用这个阶段方式来进行管理,但是我们认为有些方面,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都应该是统一的,比如医疗质量,这是红线。随着医院增加我们发现一个蛮有趣的现象,医院之间可以互相赋能,互相帮助。”
从学科发展来看,“做好一个专科已经非常难了,而我们很多都是综合医院,不可能每一个学科都做好。我们只好跳出来,探讨一套比较好的办法,至少赋能一两个学科,包括学科规划、学科实施、项目追踪,最后验收。让学科从弱到强,有培训,也有专家帮带。”张潘说。
从信息一体化来看,“以往我们对于信息一体化重视程度不够,未来其实所有的医院都要注意。目前我们正在做远程病理、远程医疗体系、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系统等等。”张潘说。
体系的打通让加入宏信健康的医院有较大提升空间。以舟山广华医院为例,该医院由当地骨伤科医院的院长、副院长、护理部主任集体创办了,也是舟山地区竞争力最强的民营医院。2015年10月加入远东宏信,当年营收7800万。
张潘表示,而到了第二年,广华医院的手术量、住院量达到了20%以上的增长,营收同比增长40%。2020年,营收已经达到两个亿。因为有发展,所以员工满意,员工满意了,患者也满意了。
增长从何而来?张潘解释说,广华医院加入远东宏信之后,进行了很多体系化改革,包括制度规范化、效率提升、买房购地、集约采购。“我们还专门并购一家医院——舟山存德医院,现在改为普陀广华医院,利用远东的影响力和资源和政府去谈,至少托管了2-3家养老院,拓展医养结合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