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近5年排名【近五年指数基金业绩排名】
过去5年那些指数收益最高?
相对沪深300指数,过去5年的超额年化收益超过10%的如下:
(创业板指13.9%, 创业板R 14%)
(内地地产 11%, 800地产 11%, 300地产 13%)
(380信息,10.1%)
其他知名行业:
回首往事,并非让大家去投资文化和IT,这两个行业高成长高估值,未来怎么发展?不知道。
结论:
成长性很好估值也很高的的医药消费,与成长性一般般估值也一般般低的金融在一个级别上。这说明了,低估是硬道理。高大上的医药竟然与银行在一个收益级别上,这是最大的意外。
成长性很好估值也很低的地产股过去5年整体很好,达到了13%,行业内仅次于文化、 IT,而且300地产优于500地产,反映了地产行业规模大的占优。这说明了,低估值高成长才是未来的方向,
而信息行业则中等公司占优,IT、信息安全、传媒是三箭领先。我想主要的原因是最好的信息公司没有在A股上市,比如新浪、网易、搜狐、阿里巴巴、腾迅等等。
补记,三句话:
1 坚决不放弃低成长低估值板块。大家都知道哪些,这不是找的问题,是不放弃的问题。从历史数据看,投资这些板块的收益并不比高大上的医药消费低。
2 主要寻找那些高成长低估值的板块,也可以倒过来,从现在低估的板块中寻找未来高成长的板块,这个需要找。
3 高成长板块,需要点运气,还要转变思维。五年前,谁曾想到IT行业再领风骚?文化产业自从上市就没有便宜过,非常的高估也有非常高的收益。我认为文化板块有可能诞生新“茅台”,茅台的本质就是文化,否则,一个不会喝酒人是分不出10年茅台和“小二”二锅头的,茅台凭什么可以多卖1000倍?但是,这个风险很高。
单日下跌24.59%!复盘“史上最惨ETF”的前世今生: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
每经记者 芮秋 每经编辑 叶峰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监管机构陆续接收了来自几家头部基金递交的材料,都是申请设立教育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6月8日,博时中证全球中国教育ETF(以下简称博时教育ETF)正式成立。
还是这段时间,中证全球中国教育主题指数一直在3200点~3700点的高点波动,一年以来流入K12在线教育行业的资金总额超过了前十年的融资总和。
但谁也没有想到,一脚急刹车来得这么快、这么猛烈,整个行业似乎一夜之间被按下了暂停键。
狂奔戛然而止。被称为国内首只教育ETF的博时教育ETF,成立尚不足两个月净值下跌46.48%、只剩下0.54元,年化收益更是达到了离谱的-98.58%(截至7月30日收盘),堪称史上最惨ETF。小陈前两天刚默默办完了离职手续,得到通知的前一晚他还在加班准备方案,转眼间部门已整体解散。
春江水暖鸭先知。虽然高瓴创始人张磊因为公开表示“教育是永远不需要退出的投资”而被大家调侃,但实际上包括高瓴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今年一季度甚至更早就开始陆续减持教育股了。上半年拿到了教育ETF批文的几家头部公募中,也只有博时基金发行了产品。回过头来看,博时教育ETF的滑铁卢或许不是一句“生不逢时”就能概括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对这只ETF产品的前世今生做了一个详细复盘,试图从中一窥,这场“悲剧”是否本来可以避免。
生不逢时,还是有迹可循?
近日,一张关于博时教育ETF的截图在行业内广为流传,让广大基民看了啧啧称奇。
有人感叹,见过基金涨停的,还没见过跌停的,更没见过一天跌出将近13%的。
这就不得不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看见前一个交易日的博时教育ETF。7月23天这只基金净值下跌了24.59%,这恐怕是很多行走江湖多年的基民们都没有见过的光景。
更令人惊讶的是,虽然成立时间尚不足2月,但“下跌”对于这只ETF来说已经不是罕事。早在上市之初,这只基金就在跌停的边缘疯狂试探,最终以4.58%的跌幅结束了上市当日的“首秀”。此后伴随着中概教育股的一次次闪崩,这只ETF的价格也不断下挫,如今净值已经出现腰斩。
从7月26日起,博时基金连续四天发布博时教育ETF的溢价风险及净值波动提示公告,提示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不少行业人士在评价博时教育ETF的业绩时会用到“生不逢时”四个字。但如果我们把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放在一起来看,或许会发现这个词并不那么准确。
先来看看博时教育ETF的“前世今生”。根据监管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和基金公告,这只基金的几个重要时间点如下:
那么在这个期间,在线教育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记者也为大家做了一个梳理:
把两条时间线对照起来看,其实能发现不少蛛丝马迹。如果说错过了去年年底乃至今年年初的一些信号,那么至少在面对3、4月份代表们对教培行业的提案以及社会民众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时,理应也有所警觉。
但博时教育ETF似乎对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浑然不觉,在关注和争议中一步步走完了募集、合同生效、上市交易等全部流程,也将自己推到了舆论的中心。
7家公司获批教育ETF,只有博时发了
博时教育ETF是全市场第一只,也是唯一一只教育主题的ETF。
准确地说,是全市场唯一一只发行的教育主题ETF,因为彼时拿到批文的不止博时基金。
按照证监会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天弘基金、南方基金申报的教育主题ETF产品都获批了,但最终发出来的只有博时教育ETF这一只。
至于其他几家公司为何迟迟不发,记者经过多方问询,得出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筹备的过程中相关风险已经开始出现,于是暂缓。有公募基金人士在谈到相关问题时直接表达了庆幸,并坦言:“市场这样,怎么发?”
2、要发的产品比较多,这个产品本身优先级不太高,暂时没排上。
3、具体原因不详,但“有时候在批文有效期内,选个更好时机发行,而不是一拿批文就发”。
除了公募基金的迟疑,大量二级市场的投资机构从去年底开始就在“撤离”教育股了。这些动作,其实也释放出了一些信号。
不过在一些行业人士眼里,这种情况的背后还有其他原因。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持续深入,以ETF为代表的指数投资也迎来了大发展时代,指数基金规模屡创新高。对于指数公司来说,开发出一个指数后通常会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来“争抢”,尤其是对优质指数的争夺更加激烈。但由于指数基金是一种几乎同质化的产品,市场上也不需要那么多,为了控制风险,指数公司最后往往会选择把一个指数批给3~5家公司。
“所以第一是要能抢到指数,第二还要能发出ETF的产品来。就像中证全球中国教育主题指数,市场上普遍有个观点是教育股票的表现一般,所以能说服渠道来发行这样的产品也是一种能力。站在现在的角度肯定觉得没发是好事,但背后原因其实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这批产品都是4月份拿到批文,6个月之内必须发出,因此多家公司都在考虑下一步方案,变更注册或将成为一个主要选项。“要么就是等市场稍微平稳一些的时候来发,要么就是变更注册。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批文肯定是不能作废的。”一位公募人士透露。
多家券商集体认购,招商证券曾积极看好
正如上述知情人士所说,指数基金的发行渠道和其他类型基金不同,主要是找券商来完成。而翻看博时教育ETF的持有人名单,可以发现前十大持有人都是机构投资者,占到了场内总份额的40.5%,并且几乎都是券商。
记者找到了一份招商证券量化与基金评价首席分析师任瞳团队在4月26日发布的研报,对博时教育ETF进行了投资价值分析。
文中指出,K12市场总量庞大,疫情危机下带来在线教育新机遇。“各类早教机构、青少年培训班、课外辅导班层出不穷,将学校、机构、家长与学生四者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教育闭环,K12课外辅导也成了教育领域中需求最强劲的细分领域之一。”
我们不禁对照了一下前面的时间表,发现4月26日监管机构已经宣布对多家校外教育培训龙头进行了顶格处罚,所以研报这些内容是认真的吗?
答案不得而知。不过,招商证券在基金发行时认购了700万份、占比2.73%,位列前十大持有人之列。
而对于中证全球中国教育主题指数今年以来的糟糕表现,这份研报中是这么分析的:
事实上,截至7月30日该指数今年以来下跌了62.75%、近三个月跌幅57.06%,已经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了。
作为一只跟踪该指数的ETF,虽然博时教育ETF在上市交易公告书中披露了截至6月9日的前十大重仓股,仓位也并不高。但这是ETF的常规操作,一般都会在上市前就把仓位打到很高,方便之后的运作,所以我们看ETF的净值波动还是主要参考其跟踪的指数。
那么中证全球中国教育主题指数的前十大重仓股,从年初到博时教育ETF发行,再到最近一个交易日(7月30日)的表现究竟如何?记者也做了一个统计。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这只产品的净值缘何会出现腰斩,已经有数。
作为“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博时基金官网显示截至今年年中,该公司共管理276只公募基金,并管理部分社保基金,以及多个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及特定专户,管理资产总规模逾1.55万亿元。剔除货币基金后,博时基金公募资产管理总规模超过4383亿元,累计分红逾1465亿元。今年以来,博时基金是发行新基金数量最多的公募之一,5月还推出了创新产品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REITs。
从2015年到2020年,五年来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不含子公司)从3027亿元增至超过1.2万亿元以上。Wind数据显示,博时基金最新的非货基管理规模为4324.7亿元,在145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九,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不过从业绩数据上来看,2020年是公募基金的大年,博时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表现却并不出色。“翻倍基”只有一只博时军工主题A;收益排在博时所有权益类基金第二位的博时医疗保健行业A,去年回报84.39%,排在同类基金的前13%;其他业绩排名最好的也仅在同类基金的前20%左右,在一个公募基金大爆发的年份确实显得平淡了些。除此之外,近年来博时明星基金经理的流失也一直是个不争的事实。
其实客观说来,到博时教育ETF正式开始募集时,教育股的年内表现虽然算不上理想,倒也没有后来那么惊悚。投资确实会面临各种风险,政策风险也是其中一种。只是在多重信号的警示之下仍旧决定冒“险”一试,不知道前面这些真金白银支持的投资者们,现在内心作何感想。
7月底部分资金抄底教育ETF,该走还是该留?
根据博时教育ETF的合同生效公告,这只基金的有效认购总户数为2715户,净认购金额2.56亿元。面对“双减”靴子的落地和基金净值的大跌,这些持有人应该如何应对?
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有公募基金人士告诉我们,首先投资者要对教育行业,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子行业有一个大致判断,是否还存在投资机会。“如果认为还存在风险、没有机会就赶紧出来;如果认为机会很小,也可以考虑是否出来。”
另一位沪上公募人士也指出,从投资的逻辑上来看,如果购买的投资品看不到增值的机会和空间,就应该果断放弃,没必要再继续持有。“首先,从大的方面来看,整个教育行业都面临着一个大标准的变化。第二,行业调整的目的之一是不能再将教育产业化了,那是不是意味着不再适合资本的进入?这些都是投资者应该好好考虑的。”
平安证券基金研究团队执行总经理贾志也对记者表示,ETF是被动产品,持有人要有清晰的配置思路决定去留,“国家的方向性政策,还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
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随着博时教育ETF净值的不断下挫,从7月开始已经有资金开始分批入场抄底了。记者也选取了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变化:
对于这些抄底的投资者,贾志直言,抄底本身就是个风险极大的行为,几乎是小概率可以精确抄底,一旦抄底不达预期,就会有较大心理冲击,走上情绪交易的错误路径。“还是要看方向,立足中长期投资。”
博时教育ETF的基金经理是业内有着“指数女神”之称的万琼。不知道在对教育股进行高仓位运作的时候,她和团队是否也有过抄底的念头。在公开资料中万琼曾经说自己个性乐观,面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要强过他人,这份乐观又能不能帮她扛过在线教育股的这场惊涛骇浪呢。
最后还是说回小陈。
他刚刚步入在线教育行业的时候,一位大佬在采访中自豪地感慨:“2020年全球教育投资大概80%都流向了中国,这在世界历史上都难以想象。”但就在上周,也是这位大佬发布了一封内部信,连说5次“抱歉”。
“一个时代结束了,我也当了一回见证者。希望下次运气能好一点。”小陈一边苦笑,一边投出了自己的新简历。
记者:芮秋(化名)
编辑:叶峰
视觉:陈冠宇
排版:叶峰 马原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