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的种类

首页 > 健康 > 两性健康 > 正文

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的种类

医疗设备行业将要走出低谷了吗

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的种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英 9月24日至10月10日,多家医疗设备企业股价拉升。迈瑞医疗(300760.SZ)、联影医疗(688271.SH)两大龙头的股价在8个交易日内均累计上涨了34%,迈瑞医疗的市值一度接近4000亿元。

与资本市场的热闹相比,行业经营氛围却显得有些冷清。

某医疗机器人企业高管直接用“不景气”来形容行业现状,他希望这种现状在年底可以得到改善。多位医疗设备行业从业者都有类似感受,其中又以跨国企业销售人员的感受最为明显。

自2024年以来,医疗机构的招采数据和上市公司的业绩都显示,医疗设备行业进入了低谷。此前多家券商预计,在医疗设备更新等政策的带动下,行业在今年四季度有望复苏。

“希望四季度会改善,但目前形势还不明朗。”10月10日,某医疗影像设备龙头企业一位中层管理者告诉经济观察报,在销售层面,企业更关注有关部门的医疗反腐动作,相比于设备更新政策,反腐对医院的采购意愿影响更为直接。

低谷已持续大半年

据国投证券统计,2024上半年,医疗设备行业招投标规模约550亿元,同比下滑35%左右。其中,医用超声同比下滑20%左右,医学影像同比下滑45%左右,生命信息领域同比下滑50%—60%。

招投标规模的萎缩直接反映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迈瑞医疗上半年国内设备类业务营收同比下滑了12%。联影医疗上半年总营收53.33亿元,同比增长1.18%,是近五年最小增幅。如果剔除增幅较大的国际市场,其国内市场营收为44亿元,同比下滑了3.5%。

到了下半年,趋势并未得到改善。已公布的7月、8月招投标数据显示,医疗设备总招投标金额分别为95亿元和97亿元,8月招投标金额同比下降了29%。

某跨国企业市场部中层管理者介绍,在低迷的行情下,几家医疗设备头部外企都在裁员,“从去年到现在已经裁了好几轮了,形势很严峻,从来没有过”。他称,留下的人员虽然未降薪,但大部分人都没法完成任务量,已经好几个月拿不到奖金了。

对于国内设备类业务的下滑,迈瑞医疗的解释是,主要受到国内医疗行业整顿及设备更新政策两大因素的影响,今年医疗设备招采活动因普遍处于观望状态而有所延迟。

医疗行业整顿指的是医疗反腐。2023年7月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反腐风暴推向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的一台3520万元的直线加速器,院长吃掉1600余万元的回扣,就接连霸占多个网络平台热搜第一,让医疗器械这一以往较为隐秘的领域走进公众视野。

一位医疗器械经销商当时告诉经济观察报,受医疗反腐影响,正在接洽的采购项目都已暂停,已经挂网公示的项目不会延期,被暂停的是还未挂网的项目,对于可买可不买的设备,医院都不再购买。

2024年上半年,医疗反腐持续。5月,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提出,聚焦“名院”“名医”等医疗机构的“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管理,重点惩治本人或指使亲友,利用经商办企业“靠医吃医”、收受供应商回扣等问题。上半年,全国医疗领域已有超160名“关键少数”被查,包括多名厅级干部。

除医疗反腐外,长期国债支持的设备更新政策也使得部分医疗机构延缓了采购。

5月底,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的《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27年时,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要较2023年增长25%以上,主要大型医疗设备百万人口拥有量基本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上述文件提到,鼓励国家医学中心等拔尖医院适度超前配置一批重大医疗和科研设备。同时,支持服务人口多、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强的乡镇卫生院,配置CT、彩超、呼吸机设备。设备更新项目的资金来源包括超长期国债、地方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

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安排148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资金。西南证券预计,涉及医疗类的项目规模估计在300亿—400亿元。

8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已审批通过了第一批医疗设备更新项目。9月中旬,迈瑞医疗表示,配套的超长期国债资金一旦到位,医院接下来便会逐步启动招标程序,但最终业绩的确认要取决于这些项目的执行节奏。

据了解,长期国债支持的医疗设备更新项目落地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医院申报、省政府批复、国家发改委批复、医院招标、签署合同等。

四季度会反弹吗

东部某三甲医院负责人介绍,已经提交了申请,但目前还未获批。从刺激需求的角度,他认为,长期国债项目对于本身有需求的医院是个利好,但由于各区域自费的比例不同,预计刺激效果会有所区别,“估计西部地区意愿会大点,东部会比较理性,毕竟自付比例高”。

根据政策,对于地方的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项目,国债资金的安排标准是,原则上按照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分别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40%、60%、80%、80%的比例进行支持。即东部地区地方政府与医疗机构需要自行筹集不低于60%的费用。

东部地区一家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也表示,主要根据自身需求出发,不会超前配置,“今年申请的不多,该配的前几年都配好了”。他介绍,其机构已经配置了胃肠镜、移动CT等设备,以往这些设备只存在于县级及以上医院。

国信证券的研报显示,从招投标以及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节奏看,预计首批医疗设备更新项目的招投标需求有望在2024年三季度起落地,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有望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并延续到2025年整年。

上述医疗机器人企业高管表示,设备更新项目肯定会带动行业需求,但对具体企业的影响不同。以腔镜手术机器人为例,市面上一大批达芬奇腔镜手术机器人的使用年限已经七八年了,正好处于更新的窗口,而微创机器人(02252.HK)等国产企业的产品刚上市不久,不涉及更新。“手术机器人等高端设备还涉及到配置证问题,原本没有配置证的医院,设备更新政策也难以刺激出他们的需求”。

在上述医疗影像设备龙头企业中层管理者看来,相比于设备更新项目,当前行业最关心的仍然是反腐问题。最近他了解到某南方大省仍在大力抓捕医疗腐败官员,导致很多医院在设备采购项目采购上非常谨慎,“也许是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除该省外,浙江、上海等省市近期也在持续进行医疗行业整顿。

9月,浙江省审计厅发布《关于专项审计调查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的通知》。计划对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必要时将追溯到相关年度或者延伸审计有关单位。

10月9日,上海市公布了《上海市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在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的工作要点基础上,上海新增了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工作、落实《上海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实施细则》等内容。

10月10日,北京大健康法商团队负责人邓勇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他预计2024年下半年医疗反腐力度不会减弱,而是会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以进一步净化医疗行业生态,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他的判断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政策导向持续加强,多次发文强调医药反腐的重要性,明确将医药领域列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之一,同时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的《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等,对医疗反腐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将推动医疗反腐工作在下半年继续深入开展;二是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医保飞行检更加全面、深入,将有力地打击医疗领域的腐败行为,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三是医疗领域的腐败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定价虚高、采购过程中的利益输送、医生收受回扣等问题尚未完全杜绝。

国内90%的大型医疗设备,全部依赖进口,为何不用国产的?

北京同仁医院前院长王宁利曾在采访中说过:放眼国内医疗机构,且不说200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几乎全是进口,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中国产品牌也是屈指可数,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更是凤毛麟角。

而这句话一出,顿时激起千层浪,很多网友不禁疑惑道,我们国家的高端医疗设备真的如此依赖进口吗?而我们又该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呢?

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的种类

很多人肯定觉得这位专家言过其实了,然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中,高端产品市场的比重约为25%,但是实际上我国超过90%的高端医疗器械都依赖进口,比如高端X光CT、手术机器人、磁共振诊断仪等等。

每年单是进口这些高端器械就需要花费3380亿元,而这其中由于美国通用电气、荷兰飞利浦以及德国西门子大型医疗设备三巨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以独资或合资公司的形式在中国生产、销售医疗器械。

所以到了如今,他们在我国的高端医疗器械进口总额的占比高达70%,也正因如此,这些外国企业在我国医疗设备的定价上占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就拿CT机来举个例子,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CT机价格都在几十万以上,而高端一些的PET-CT机价格甚至高达上千万。

而为了尽快收回购买仪器的成本,医院不得不提高做CT时的检查费用,于是单个部位的检查基本都在500元以上,至于全身平扫的费用更是高达7000元以上。

那么为何外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在我国会如此受欢迎呢?

首先需要知道,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跨领域且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它涉及到医药、物理、电子、软件等多个行业。

因此想要在这个产业有所建树,自然需要积累多年的经验,而翻看国外知名的医疗器械公司的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成立的时间几乎都在百年以上。

比如强生集团成立于1886年,距今已经有136年的历史,这也就是说这些公司在医疗器械产业基本都摸爬滚打了上百年。

而我们国家最早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医疗器械的,满打满算也就40多年的历史,少了几十年到几百年的沉淀,我们生产出来的医疗器械自然不能和国外相提并论。

其次,病人在看病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进口医疗设备,虽然进口设备会导致整体的治疗费用走高,但是在病人心中没有什么要比自己的健康更重要。

而对医生而言,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于治病的各方面要求都很高,而医疗设备在治病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对医院来说,选择进口设备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最后一点就是售后服务跟不上,由于国产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占比只有10%,这就导致生产商一旦将售后服务的成本摊到利润中,就会出现亏本的现象,所以很多设备生产商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做好售后服务上。

比如原阳县18家医疗机构并没有负责维修医疗器械的工人,而3家县级医院的维护人员总共也才4个人,而当机器一旦出现严重故障时,院方就只能让机器停机“冬眠”,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改变这种过度依赖进口医疗器械的局面呢?

实际上,为了尽快提高国产医疗器械在国内市场的份额,2021年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了一份名叫《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文件。

其中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其中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采购国产。

12种医疗器械要求75%采购国产,24种医疗器械要求50%采购国产,5种医疗器械要求25%采购国产。

采购范围覆盖监护仪、影像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等多个品类。在众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截至2020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已经高达25440家,市场规模预计超过8000亿元。

更重要的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还实现了难得的贸易顺差,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到554.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87亿美元,比进口额高出19亿美元左右,相信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若干年后我们就不必在医疗器械方面受制于人了。

国内95%的大型医疗设备靠进口?为什么医院不愿意用国产的?

"目前我们国内医院95% 的设备都是外国进口的,而且那些设备用的都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检查的手段用的也是物理学的手段。中国培养了很多物理学家,那他们这么多年干什么了?"

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的种类

句句振聋发聩对吧!

说这话的人可不是一般人,他们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院士夫妇。

何祚庥院士何许人也?

何祚庥,1927年8月24日出生于上海,原籍安徽望江 ,祖籍江苏省扬州市,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马列理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可以说是物理领域绝对的专家。

那么医院的设备我们是真的制造不出来,还是不想制造?

为什么医院不愿意用国产的?

我们经常听到的CT、超声影像、血管造影机、磁共振等设备,这些都被“GPS”也就是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垄断。

从高端医疗机构、三甲医院到县级医疗机构,国产品牌鲜有应用,大中型、中高端医疗装备、高价值医疗材料、高端植介入体,更是全部依赖进口。

而且越好的医院,越是喜欢进口国外的设备。

就拿CT来说吧,它的全称叫做"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主要是利用X光穿透身体不同密度组织产生的断层影像,再用电脑重组出影像。主要应用于脑部、心脏与胸腔与腹腔,以及四肢的检查。

这玩意可是一种高精密仪器,上万枚零件涉及十几万项专利,且学科交叉度高。因此,像CT这样的大型医疗装备的研发、制造以及各种技术转化的过程,极其繁复,一家机构或者企业其实几乎不可能做到全部技术自研自产。

目前我国的CT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尤其是高端CT,基本被外国品牌垄断。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外国企业就有绝对的定价权,价格也贵得离谱。

一台进口PET-CT就要几千万,设备检查费用在7000元左右,甚至同样一台设备,在中国的售价是美国售价的两倍。

如果坏了怎么办?不好意思,要联系外国公司派工程师过来进行维修,高昂的维修钱也是我们来掏的。

我们自己修行不行?

还真不行,后台有检测程序,会给你远程锁机,让设备彻底芭比Q了 ~

所以高昂医疗设备的采购费,不仅对医院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对患者来说更是用不起,也就造成了检查费用为何居高不下,看病为何贵的问题。

难道就没有国产制造的医疗设备?

有,相关设备国内企业也有能造出来的,著名企业有联影、迈瑞、微创等等。

比如联影的主要产品是CT和MR(核磁共振)。

迈瑞的主要产品线是B超、生命监护仪(ICU常用)、体外检测(化验血液等体液的),以及一些其它规模较小的产品线(包括疫情时崛起的专业呼吸机)。

微创产品线包括:心脏冠脉支架、心脏瓣膜、手术机器人、电生理、心脏起搏器、外周血管支架、脑血管支架和覆膜、骨关节等。

尽管部分国产医疗器械与外国公司产品无显著差异,在性价比上还处在领先,但对于三甲医院来说(三甲医院就是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内最高水平的医院),他们更信赖传统国际巨头产品,所以国产医疗器械在三甲医院关键科室的市场份额仍然较小。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导致的,不单单只有技术质量因素,也有人为习惯利益关系等等因素。

先说质量吧。

现在大量进口设备都是是非原产国代工的,有些销量好的进口品牌会在国内设工厂,或者选择澳大利亚等其他地区,所以虽然国产设备固然有一部分质量存在差距,但总体还没差到一用就坏的地步。

做一样的活儿,国产的东西就是干得糙一点,不是不能用,但是作为行业顶尖的单位,是不能允许这样的糙存在的,不光是对掏了自己毕生积蓄的患者不负责任,在业内也会沦为笑柄。

毕竟医疗设备哪怕出现一次故障,可能就是一次医疗事故。

因此在这方面,关键科室的主力设备追求更稳定更先进的进口设备,是无可厚非的。而非关键检查项目的非主力机器,完全可以容错,比如监护、内镜以及部分手术器械。

再说技术。

目前高端设备比如大放和普放领域内,的确是存在技术壁垒,具体可参照为什么没有国产相机,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好的圆珠笔头,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CPU等问题。

毕竟我们建国才其实70多年,改革开放才40年,国外的企业动不动就是百年企业,国产设备起步早的也不过二十年,技术上想赶超进口企业,还需要时间跟技术水平不断磨练才行。

最后说人。

明面上很多医生的确都是用着进口设备学习成长起来的,这些进口设备用了一辈子,自然是有感情有依赖的。

作为一个做设备的,按键上的英文都认识,换成中文反而不知道这是什么功能了,何况一辈子可能就接触过一两个进口品牌的医生们。

再者嘛,背地里高低值耗材,各种设备跟各科主任之间都存在利益捆绑的关系,说多了也不好,点到为止,点到为止~

国产设备想要追赶国外,除了技术积累以外,还要绕开前面人的专利才行。

提到专利问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专利申请数据,申请总量达322万件,其中我国为140万件,占全球第一,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分别占2-5名。

乍看下来,我们专利数量最高是好事,但是如果深挖下去,国外专利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专利质量是非常高的。

就拿医疗设备里面的助听器举个例子吧。

何祚庥院士戴的助听器五万一个,十万一套,丹麦产的,这东西里面就一个芯,一个扩音器,结构够简单吧!

可是准入门槛很高,现在有专利了,更进不去,只有几家国外企业能生产,比如瑞士的峰力、美国斯达克、丹麦瑞声达、丹麦唯听、丹麦奥迪康、西门子助听器等等。

现在被国外垄断了,想买的话,我们不得不要花高价,并且这玩意还容易掉,没办法谁叫我们技不如人呢!

再联想到之前华为芯片事件,美国之所以能通过芯片制裁华为,其实就是因为它掌握着大多数科技产业链的核心技术,而这些专利是其他公司绕不开的。

虽然如今就连小学生都可以申请专利,机箱的外形也可以,但是数量再多也没有用,关键还是要质量过不过硬,含金量大不大,能不能让别人不可替代。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在医疗器械领域,我们只能算是刚刚开始学步的孩童。

特别是在高端精密制造业,医疗器械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企业一直保持着行业领先的局面。

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公司前十强中,美国公司独占7席,德国2席,荷兰1席。

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医药、机械、电子等多个技术领域,其核心技术涵盖医用高分子材料、检验医学、血液学、生命科学等,是多学科交叉、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既是全球各大企业竞相争夺的焦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事实上,国产医疗器械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进步,比如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成功出束,达到设计指标,结束了我国针对肿瘤的重离子放射治疗依赖国外技术设备的历史,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世界最大型医疗器械的国产化。

非晶硅平板X线探测器成套技术成功突破,意味着我国已在数字化X线机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实现从组装到核心技术的重点跨越,使我国X线机装机成本降低一半。

64排CT成功上市,达到亚毫米级分辨力,国产CT迈入高端行列;自主研制的脑起搏器成功上市,使我国在有源植入式神经调控器械领域走到国际前沿……

这些高技术医疗器械设备,集中了医疗领域最新的科技进展,也为老百姓的健康提供着有力支撑。

虽然如今在医疗器械领域,中国已经不是弱国,但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程度较低,仍然大量依赖进口,关键部件缺乏核心技术,却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国外技术封锁我们的话,医院是不是都得关门了?细思极恐啊!

所以要想改变这个局面,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

而国产设备想要有突破,质量要不断跟上才行,这样医院里面的医生才会重视国产医疗器械的使用,继而加快推动进口产品国产化替代进程。

不然,直接一步到位买进口省时省力省脑,谁又会操心医疗设备国产化的将来呢?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