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卡和医保卡一样吗(健康卡和医保卡的区别)
电子医保卡上线,和电子健康卡“打架”不?
作者:济宁医疗唐长东
11月24日上午,全国医保凭证发布仪式顺利举行,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发了相应的APP已同步上线,参保人可在各大主流APP商城、应用商店下载使用。即日起,在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广东七个省(市)的部分城市将陆续开通使用。
早在2018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专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国卫办规划发 〔2018〕34 号),旨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一卡(码)通”,有利于全面落实实名制就医,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多卡并存、互不通用”堵点问题。
其实在2012年,居民健康卡作为卫生健康部门面向城乡居民设计发放的全国统一标准的就诊服务卡推广实施,已在全国 28 个省份发行应用,在推动跨机构跨区域诊疗服务一卡通用、新农合跨省异地就医结报、促进区域医疗业务协同等便民惠民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电子医保卡上线,电子健康卡也上线,“一卡通”从线下争到线上?作为医保和健康的主体,医疗机构势必再次遇到两难境地,老百姓看病的“玻璃门”是不是依旧存在呢?
电子健康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发行的、识别居民健康身份的“虚拟二维码”,用于串联居民日常生活的健康相关信息、获取各类健康医疗服务。电子社保卡是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签发的,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的有效电子凭证,以“虚拟二维码”形式提供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医保结算、金融支付等功能。电子健康卡和电子社保卡(医保卡)都是群众看病就医离不开的重要载体,却分属不同的信息系统,造成卡卡不通、信息无法共享。那么在电子健康卡发行正在进行时,电子医保卡上线,是方便群众?还是利益之争?是以群众方便为中心,还是以部门利益为中心?
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有“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国家机构改革的目的就是让“专业的人、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情”。就一个电子就医卡,就能分出电子健康卡和电子医保卡,信息内容还基本一致,这难道符合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难道真的从老百姓的需求和方便考虑的改革举措吗?听上去,电子医保卡是自愿申领、自愿使用,但是没有这个卡(二维码)老百姓看病能不能无条件医保报销,如果没卡不给报销,只能说明这句“自愿”只能说“掩耳盗铃”!三医联动需要医保联动,医保联动需要数据和需求交流,而不是医保另搞一套。这一点值得决策者深思!
医保卡和健康卡真的没法融合吗?我想从技术上不值一提,如果抛开部门利益和权力思维,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医保局在顶层设计一并考虑,一并设计,一并招标,坚持互联互通、互惠共赢的为民思维,拿出服务的态度和意识,让群众少跑腿、让医院少麻烦,未必不是善事!这里为民不得不提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这项“刀刃向内”、面向政府自身的自我革命,已然显现出成效。国家医保局、卫生健康委有没有这种自我革命的勇气,相信也会的!
“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创新,让群众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2019年,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牵头,会同省医保局、省人社厅、省大数据局共同组织组建电子健康卡与电子社保卡(医保卡)“两卡融合、一网通办”专项工作组,开展了电子健康卡与电子社保卡(医保卡)“两卡融合、一网通办”项目建设。坚守改革初心,瞄准行业痛点,突破改革瓶颈,强化部门协同,共同推出浙里办“健康医保卡”。5月份,在杭省市级医院启动系统改造和对接工作。6月初,在省人民医院率先落地应用。这种工作模式是不是值得某些部门和决策者借鉴一下!
链接:
健康医保卡是电子健康卡和电子社保卡(医保卡)在浙里办APP实现互绑互认、两卡融合后形成的一张虚拟卡。随着“健康医保卡” 医疗费用自费、医保人员的结算开通以及医疗健康、医疗保障服务的上线,可逐步替代医院自发实体就诊卡,真正解决医疗机构“多卡并存、互不通用”的问题,实现预约挂号、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医保结算、移动付费等服务的“一网通办”。从现在起,只要在浙里办APP首页证件夹内,一键领取“健康医保卡”,用户就能够享受到“全流程、一卡通”的方便快捷就医服务,从预约挂号,到就诊付款,再到检查取药,以及调阅共享在杭省市医院检查检验信息,通通能实现,进一步减少群众挂号、取药、付费等反复排队时间,形成线上线下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服务闭环,让群众看病就医“少跑”“近跑”“不跑”。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一分钟带你了解,医保电子凭证、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
- 这是一篇“科普”且“硬核”的“小综述”,大部分内容都是“搬运”过来的,也都注明了出处。主要是不想重复码字,重复类似的话、重复类似的道理。
- 建议点赞,关注,收藏,海量干货持续分享。
先从最容易的电子社保卡开始讲起~
电子社保卡是社保卡线上应用的有效电子凭证,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唯一映射,由全国社保卡平台统一签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与实体社保卡一样,电子社保卡全国统一、全国通用,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医保结算、缴费及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功能。2018年4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福建福州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签发首张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2019年6月26日,北京市社保中心负责人回应,北京市正在积极推进电子社保卡应用,预计年内将开展试点,电子社保卡应用后,市民将获得更多便利。 [1]截至2020年6月,全国电子社保卡签发超过两亿张,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实体社保卡持卡人已达13.15亿人。 [2]转载自百度百科。
简而言之,电子社保卡主要是身份凭证、支付结算两个功能。
身份凭证这个事情,古来有之。一个普通人想要证明自己的身份可以用书信或者是信物,官员的话则有专门的令牌之类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古代身份凭证的演化顺序可能是:
信物--》虎符--》鱼符--》符节--》腰牌--》敕牒+告身
敕牒是朝廷发给的委任状,上盖有吏部大印,很难作假。官员到任后,首先需要交出敕牒作为凭证,而且还要备案。告身则是用于证明上任者本人身份的凭证,为了防止他人模仿,国家自己秘密制造的。
到了近代,身份凭证的整体演化顺序是:
信物--》腰牌--》告身--》身份证--》eID
如果继续简化,则可能是:
实物--》实卡--》虚卡
对应着 :
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
支付结算的逻辑比较简单,大学马哲马经都有讲到:
以物易物--》贝壳--》黄金--》金币--》纸币--》银行卡--》网银账号--》支付码--》人脸识别
同样简化归类后就是:
实物--》实卡--》虚卡--》支付码--》人脸识别--》生物特征识别
对应着 :
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
为什么重复这两段话,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大多需要区分和比较:目前信息时代不同玩法的优劣?
如《三体》所讲,信息技术的迭代产品形态,从某种角度是进入了更高维度,但投影到3维现实时,他们都会回归变成同一维度的事情--这时候他们是事无巨细、一目了然的。
所以当科学技术、网络世界变得有些难以理解时,就想一下,ta在古代对应的是个啥?
比如:电话就是顺风耳,远程视频就是千里眼,网上冲浪就是灵魂出窍、日行千里。
腾讯发2018微信电子社保卡年度数字,现已覆盖数十个省市-动脉网
定了!2019年至少1亿人拥有电子社保卡,且开通移动支付-动脉网
建设模式:
电子社保卡采用统分结合、全国共建的模式,全国统一制定电子社保卡技术、管理和开放服务标准;部级建设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与各级人社业务系统通过金保工程业务专网互联,与相关金融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建立总对总接口;地方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设本地应用平台,以电子社保卡为基础,开展各项人社业务的线上应用。电子社保卡应用推进工作中,部、省、市三级分工明确、协同联动,自上而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充分发挥社保卡全国一盘棋、一张网的核心优势,共同完成工作目标。
说完电子社保卡,再说医保电子凭证,就简单多了!
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统一签发,是基于医保基础信息库为全体参保人员生成的医保身份识别电子介质,具备方便快捷、场景丰富、全国通用、安全保障等突出优点。
下图来自于
@深蓝保
,图片内容中有错误, @深蓝保 已做澄清,那就是:
电子社保卡在很多地方也都支持药店买药了
这么说,其实两家的产品没啥区别了?
是,也不是。
首先,国家医保局,其主体是分拆自国家人社局。
通俗来说,医保局是“分家”出去的,是分管医保业务的新一代“扛把子、话事人”。
部门组织权力交接时,就会出现一些临走之前捞一把和新官上任三把火等等莫名之事……
当然,从大局来说,都是好事,如《疯狂石头》所说:
要浪漫、先浪费。
从未来说,两部门的分工会更加细化、更加专业。
腾讯助力国家医保电子凭证发布,多省微信渠道全国首发-动脉网
广东医保电子凭证正式上线,覆盖逾万家医院、药店,患者就医时间可缩短43.6分钟-动脉网
广东省作为医保电子凭证首批试点省份之一,自2019年11月24日起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省内8个地市进行试点,至今2020年1月上线两定机构超10000家,覆盖全省1.07亿参保用户。医保电子凭证的上线,使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参保人拥有了唯一的身份标识,是打通医保线上服务的金钥匙。相对于实体卡而言,医保电子凭证具备方便快捷、场景丰富、全国通用、安全保障等突出优点。广东省参保人可通过微信多个渠道激活并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包括“广东医疗保障”和“我的医保”微信公众号、粤省事小程序、微信城市服务,以及各地市医保局和医院公众号等,体验在医院、社康、药店一码通行、无卡就医的全流程,实现多场景、广覆盖的线上线下便捷医保应用,包括身份认证和授权、个人账户余额查询、药店扫码购药个人账户支付、医疗机构线上诊间支付等业务场景。作为广大参保人的代言人和利益维护者,下一步,全省医疗保障部门还将依托医保电子凭证,不断扩大线上办理医保业务的范围,包括参保人缴费记录和消费明细查询以及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医保缴费等各类医保业务。随着医保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和医保业务应用系统的落地,将逐步实现一张医保电子凭证在全省乃至全国办理所有医保业务的总体目标,达到“刷脸办”“一码通办”和“一次不跑”的服务效果。预计2020年6月左右,全省将全面实现医保电子凭证的扫码及移动支付应用。
武汉上线国家医保电子凭证,大幅提升线上复诊购药效率-动脉网
电子健康卡,也叫居民健康卡,是国家卫生信息化“3521工程”框架提出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三级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须依赖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
2011年11月4日,陈竺部长主持召开《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讨论,指示重点推进省级试点工作,并帮助河南率先实施居民健康卡试点;在国家级新农合信息平台试点工作中,将河南省新农合信息平台与国家级新农合信息平台互联,为实现跨省及时结报探索经验。
2018年1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出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卡,帮助居民实现跨机构跨地域健康服务“一卡通”和实名制就医,助力解决各地医疗机构“一院一卡、重复、互不通用”等问题。
《意见》要求:发挥电子健康卡在打通业务流、数据流、资金流等方面的纽带作用,鼓励各地以电子健康卡作为“三医联动”的入口,积极推动电子健康卡(码)与电子医保卡(码)、电子银行卡(支付二维码)的“多卡(码)合一”集成应用,并结合探索区域共享网络支付平台建设,支撑基本医保、商业健康险及金融支付等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方便群众就医。
宜昌全国首推“一部手机管健康” ,堪称电子健康卡升级版-动脉网
以“宜健通”小程序为创新载体,集市民卡、社保卡、就诊卡、健康卡于一身,智能识别用户身份,承载宜昌市民的精准便捷就医和个性化健康服务,让群众的健康服务更接地气、更触手可及,成为全家人的健康管家。
广东省首张全国电子健康卡在深圳首发!-动脉网
政策明确、腾讯助力、6省市三级医院100%覆盖率,电子健康卡未来可期-动脉网
这一章是电子健康卡独有的,因为ta强制性不如其他二种卡。
电子健康卡,逆袭之路不得不迈过的三道坎……-动脉网
1、居民健康卡的和消耗成本较高,即使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也难以保证成本。2、缺乏社保卡那样的强制性使用机制。由于无法涉及患者的医保支付,因此对患者而言可有可无。3、应用场景不够丰富。居民健康卡主要围绕诊疗服务展开,在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和健康体检方面涉及较少,且难以跨区域使用,因此难以让居民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居民通过电子健康卡这一入口,将能顺畅连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约挂号分时就医、电子健康档案授权调阅、互联网诊疗等各类医疗健康服务。同时,电子健康卡全面支持金融行业支付二维码标准,基于“多码聚合”创新机制实现健康二维码、医保结算码、支付二维码等多码融合应用,方便居民享受医院就诊、医保结算、移动支付等“一站式”便捷就医服务。
从这段介绍就能了解到,电子健康卡的功能和医保电子凭证有很大程度的重叠,“多码聚合”是个趋势,但谁来主导呢?这是又一大难点。
1省级模式,代表:福建省,关键词:三码融合2城市模式,代表:深圳市,关键词:丰富的应用场景3个体医院或医联体模式,代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关键词:微信入口电子健康卡要真正推行,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微信和支付宝。基于微信公众号或者支付宝生活号开发定制化应用,实现多场景融合。2、移动应用开发厂商。帮助医院在自己的APP中加入电子健康卡的功能,并且不断利用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应用场景,吸引使用。3、三码融合。电子健康卡除了在卫生领域的一些医疗应用外,还涉及到一些跨领域的服务,比如三码合一,如福建省的电子健康码与社保码和支付码三码合一。 将三码聚合在一起,识读终端能够识别出不同的卡所涉及的应用。
电子健康卡的拓进与三医联动的破局-动脉网
三码合一--》多码聚合?
图片来源:动脉网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处副处长李磊表示:“当时规划平台时,第一个目标是要实现从挂号预约到健康信息查询的网上就医全流程服务,让老百姓能够在线查询更方便。进一步,我们希望全省统一使用健康山东服务号作为互联网医疗服务获取入口,逐渐剔除医院APP和自有公众号。各个医院自有的微信公众号仅保留宣传功用,不再提供服务的功能。
发布于 2020-11-21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