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创新基因诊断实验室有限公司、香港时代基因验血男孩却生了女孩

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 正文

香港创新基因诊断实验室有限公司、香港时代基因验血男孩却生了女孩

2023,香港经济增强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香港12月30日电 题:2023,香港经济增强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王茜、陆芸

2023年,走出疫情,香港迎来整体性复苏。

在一系列政策助推下,香港旅游业和私人消费逐步恢复;大力吸引企业和人才,香港“超级联系人”角色重要性更加彰显,竞争力不断提升;加速经济转型布局,大力发展创新科技,为经济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2023年,香港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提升城市吸引力 带动经济稳步回升

“再一次踏上这座城市,还是那熟悉的大海与繁华的街道,终于又能到香港来度假了。”与香港阔别3年的北京游客叶青沐浴着尖沙咀海滨的阳光,看着维多利亚港的美景很是感慨。她计划在香港好好游玩几天,见见老朋友,吃吃她记忆中的那些港式美食。

香港创新基因诊断实验室有限公司、香港时代基因验血男孩却生了女孩

6月15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参观者在香港旅游推介展厅驻足。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香港特区政府经济顾问梁永胜表示,访港旅游业和私人消费仍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香港经济持续恢复,第三季度GDP增长为4.1%。

为更好吸引游客来港旅游,2023年初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多项措施,包括向旅客派发50万张免费机票及超过100万份“香港有礼”消费优惠券。

特区政府统计处12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访港旅客接近1044万人次,恢复至2017年和2018年同期的约七成,前11个月访港旅客约有3007万人次。

借着旅游经济的东风,特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香港经济增长、支援营商的措施。其中,内容涵盖娱乐、艺术、文化、消费等主题的“香港夜缤纷”活动成绩亮眼。

业界人士表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越来越多旅客愿意留在香港过夜。活动开展以来,酒店入住率已超过八成,有时接近九成,已和疫情前相近。

年宵市场、跨年倒数……香港旅游发展局发言人表示,接下来在一系列节庆盛事的带动下,全年访港旅客量还会继续攀升。

“抢人才”“抢企业” 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正在香港与内地两头跑的董军努力寻找着专业网络平台的契合点。他是内地一家专业网络平台的高管,已经通过香港“高才通计划”申请的他看到了新的发展空间。

“香港特有的联通世界的功能,可以让专业网络平台拥有更丰富的资源与市场。”董军看好香港。与他有类似经历的人很多,世界各地优秀人才分别以不同方式来到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今年前10月,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18万余宗申请,11万余宗已被批准。其中,“高才通计划”共收到约5.5万宗申请,超过4.3万宗已获批。上述数据远超2022年底香港公布的每年引入至少3.5万名人才的指标。

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不同场合强调,吸引人才和吸引企业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好的企业,就招不到人才;没有人才,企业也发展不了。

12月7日,与会嘉宾在“未来投资倡议”PRIORITY峰会上进行探讨。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今年3月,高端医疗诊断设备制造商美时医疗在香港大埔创新园设置的智能医疗诊断设备生产线揭幕,成为香港首个大型医疗器械制造基地。

美时医疗董事长马启元说,公司立足香港研发制造,面向全球销售。特区政府的一系列“抢企业”“抢人才”政策,展现了发展本地高端制造业的决心,这为高科技企业来港发展注入了强心针。

特区政府统计显示,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自2022年12月成立至今,共吸引超过30家重点企业落户香港。这些企业未来数年预计在港投资超300亿港元,创造超过1万个就业机会。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提升金融创科竞争力

一年来,香港与内地在金融、创科等领域的合作愈发紧密,“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充分展现,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国际创科中心发展更为蓬勃。

为促进股票市场发展,今年港股市场推出调整股票印花税、检讨股票买卖价差、降低市场资讯费用、改革GEM市场(创业板)等系列举措。

在巩固金融中心竞争力方面,今年的施政报告提出将在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深化大湾区金融合作、设立新平台扩大基金销售、推动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发展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进一步联系国内外市场和投资者,打造更创新多元的金融市场,扩大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11月28日,演讲嘉宾出席“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清算银行高级别会议”专题讨论。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一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提质增效。今年3月,国家科技部与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标志着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开启新篇章;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为深港两地创科发展的合作注入全新动力。

龙头企业在港汇聚。12月,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与香港科技园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和研发中心。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数码港Web3基地已汇聚超过210家企业,来自约20个国家和地区。

为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发布系列举措,《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是其中之一。

对此,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港深合作,落实前海总体发展规划,继续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以及国际航空枢纽的优势,助力前海加快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

“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包容共济,我们一定可以共同建立一个更美好的香港。”李家超说。

广东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观察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广东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观察

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科技自立自强为“必争之局”。锚定科技创新强省的广东,重任在肩,唯有向前。

科技要无处不在、无缝不补,全方位武装我们的产业。10月17日,广东召开全省科技大会,再次吹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号角。对照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广东省委、省政府着力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谋深做实,以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

春风浩荡莫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当前,一支由7.6万高新科技企业、超800万家企业、超135万研发人员、722万高技能人才、2019万技能人才组成的浩荡队伍,正在大湾区积聚成势,心怀高远,逐梦海天。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在17日的全省科技大会上,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218个获奖项目(人)中,有突出贡献奖1名、自然科学奖31项、技术发明奖11项、科技进步奖132项、科技合作奖5名、青年科技创新奖20名、科技成果推广奖18项。

“一批科技人才因在各自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受到表彰,这是广东省和科技人才的双向奔赴,既凸显了广东省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也凸显了科技人才对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的最新贡献。”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在发言时说。

光荣的获奖队伍身后,是一条越走越宽广的广东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大道。

——近年来,广东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2023年,广东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3.54%,超过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在今年6月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中,广东共有53项牵头或参与合作完成的成果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广东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持续优化。初步形成以鹏城、广州两大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步成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实力不断提升。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今年5月,由广东企业研制的中国首台全自主A3激光复印机发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打印机引擎、SoC主控芯片、LSU激光扫描单元等核心关键零部件,标志着中国打印产业又突破一项“卡脖子”技术难题。

“回顾产业攻坚路,我们坚持核心技术突破,坚持品牌搭建,坚持做‘中国人自己的打印机’,逐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专利技术和管理团队,不断前行,推动了中国打印产业链的国产化突破。”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张剑洲说。

——近年来,广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多点突破。除了激光打印机,广东在新一代通信、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储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在体外膜肺氧合系统、高端核磁共振设备、手术机器人等领域打破了国外垄断。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成果殊为不易。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第2位。目前,广东在世界创新版图上已经占据重要一席。”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说。

用高质量科技武装现代化产业

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相结合,是广东的突出特点和优势。广东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及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让新兴产业拔节生长、让未来产业应时而生。

在17日的广东全省科技大会上,由鹏城实验室牵头、云天励飞等多家单位参与完成的“国产E级高性能人工智能算力平台”项目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说,这个中国首个自主可控的E级智能算力平台又称“鹏城云脑Ⅱ”,目前已经支持了一批先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和应用,对支撑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正持续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强基础,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今年10月,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阶段,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

“超级平台”正在产出“超级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门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王贻芳表示,科研人员在国产新型光电倍增管研制、高性能液体闪烁体研制、超大型高精度探测器设计制造、超大跨度实验洞室等一系列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充分体现了大科学计划对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广东正深入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筑牢科技创新根基。

“广东省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将基础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23年度广东省突出贡献奖获奖者徐义刚说,“正因为有广东大力营造的创新氛围,我才能够专注于基础科学研究,在克拉通破坏、大火成岩省以及东亚大地幔楔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优供给,统筹产业需求找准科技创新突破口。

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南方电网研发出世界首套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方案,首次将柔性直流提高到±800kV特高压等级。广东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湾区大市场的催生作用。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广东积极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自2018年8月起,广东便启动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九大领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至今共组织实施了12批754个项目。

广东正大力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等工程,深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赋能工业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并围绕20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升级需求开展有导向的科研攻关,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促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由广东省科学院孵化的广州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领先的低空无人机遥感运营商,完成B+轮融资,市场估值12亿元。其成功的背后,除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还离不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等环节。

如何有效联结前端研发和后端应用?广东给出的答案是,搭建供需匹配的平台载体,构建激励相容的创新生态,持续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以大湾区国创中心为主平台,广东正搭建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科创枢纽,核心总部4个直属创新平台已引进、集聚创新团队超600人,4家省内分中心聚焦区域产业需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的重要力量。

——增活力,驱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微观基础。在广东,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

从数量看,广东有高新技术企业超7.6万家,数量连续8年全国第一;从质量看,华为、美的、比亚迪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做出了示范。

为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广东通过完善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制、支持企业布局承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和省科技攻关任务等方式,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的好帮手、研发投入的主力军、科研活动的组织者、新技术新企业的孵化器。

坚定扛起科技自立自强的“广东责任”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广东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9月29日,深圳理工大学正式宣告成立。作为教育部按照新标准首批设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秉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办学新理念,“无理无工”学科交叉建专业,在办学特色、专业设置、育人理念方面探索了新思路、新路径。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不是建立时间‘新’,而是发展模式‘新’、发展内涵‘新’。”深圳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院院长樊建平说,“我们希望把深圳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培养未来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创新企业家的‘摇篮’。”

一所崭新大学的背后,是广东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大胆探索和破冰勇气。

10月1日,《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施行,提出多项创新性的制度措施,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推动广东省科技创新工作发展,保障科技创新的“长期主义”。

比如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方面,探索在事先约定收益前提下,高校、科研机构可以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在基础研究“硬投入”方面,要求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在科技金融方面,明确建立健全国有创业投资机构业绩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推动国有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支持……

“系列举措将有效调动广大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有力推动广东省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广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廖兵说。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到底要靠高端科创人才。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人才引领发展的制度优势、产业科技的创新优势、粤港澳人才协作的开放优势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优势不断深化拓展。

今年1月20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国产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广州发布,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等在广州组建的科研团队接续努力攻关后的成果。

“我们立足自身定位,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以及急需紧缺方向,主动觅才、以才引才、以赛引才、以项目引才,由钟南山院士等领衔,组建了多学科交叉、青年学术骨干担纲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徐涛表示。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坚持以人才为本,把科研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创新为魂,加快出台华工有组织科研10条,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坚持以转化为要,构建以华工为技术创新源头、以企业为创新转化主体、以产业需求为目标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表示,将全面对接广东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双引擎,加快出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有组织科研的行动方案,为广东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展望未来,广东将努力写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不断强健科技自立自强的“筋骨”,在科技前沿、竞争一线交上合格的广东答卷。(记者陈凯星 王攀 马晓澄 詹奕嘉)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从一瓶酒的“功夫”看中国制造

新华社青岛10月20日电 题:从一瓶酒的“功夫”看中国制造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席敏、张辛欣

在啤酒市场,“TSINGTAOBEER,我的最爱”,成为海外消费者在社交网络上的习惯表达。

如同李小龙成为中国功夫的化身,青啤也成为中国品牌的符号。

记者在调研中,通过青啤的种种“功夫”特性,感受中国制造的底气。

传承诀:“慢酿”百年微生物

功夫之道,在于积累。

对于百年青啤来说,一个是酵母,一个是人。

酵母这个无法用肉眼看见的“小精灵”,被称为“啤酒的灵魂”,对啤酒的口味至关重要。

据说可口可乐口味百年不变,是因为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家银行保险柜里躺了一张不示秘方。而酵母,这个不能呆在保险柜里的活的微生物又如何抵抗时间侵蚀,保持基因的延续呢?

答案是带有“遗传指令”的DNA。“我们在国内首次开发了214种物质的定性分析和174种物质的定量分析方法,确立了‘啤酒风味指纹图谱’。”青啤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尹花说。

图谱技艺的发挥,让这种DNA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啤酒风味的一致性。无论身在青岛还是拉萨,地处纽约还是巴黎,抑或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青啤风味得到100%的“遗传”。

百年酵母“活力青春”,百年技艺慢酿传承。

通常,发酵如果由“慢”变“快”,既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压缩生产时间。但青啤采用“超长低温发酵工艺”,以确保这一“小精灵”健康,基因得以延续。

青啤公司董事长孙明波说,人才培养是高品质的保障,也是支持青岛啤酒长青的重要基因。

在青啤干了25年的李新海,就是这样一位“慢酿传人”。他带出的徒弟,5人成为公司酿酒师,20多人成长为各工厂技术骨干。

“工匠精神是执着追求一门手艺的精湛,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李新海说,酿造手艺既有智造的技术研发引领,也要有师傅口传心授的代代传承。

早在1963年,《青岛啤酒操作法》就成为了中国啤酒行业的国家标准。穿越百年时光锦绣,历经113年青啤口味纯正依旧,口味演变出20多种,品类1500多种……

品质诀:“千锤百炼”底气足

青岛登州路56号,一个金灿灿铜铸的“100”纪念碑,象征着百年青啤的辉煌历程。

青岛啤酒厂旧址,现今的青啤博物馆。在一处显眼的位置,躺着一只带毛刷的啤酒瓶,静静诉说着一次偶然发生的质量事故,成为青啤发展史上铭记的一笔。

1978年4月10日,一只从洗瓶机上偶然脱落的毛刷在出口香港的产品中被发现,引起“轩然大波”。正是这次事件,让青啤人从灵魂深处记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4月10日,已经成为青啤人每年的“提高质量纪念日”。

“作为中国最早出口创汇的中国制造,青岛啤酒不仅代表着中国啤酒工业的形象,还代表着中国制造的形象,品质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孙明波说。

每一瓶啤酒都是酿酒师的尊严。市场再热销,产品再供不应求,也撼动不了青啤对质量的坚持。有一次,一个客户赶上春节盼早拿货,希望缩短工期并承诺以更高价格买入,结果遭到一线工人的坚决反对。

“大家宁可放弃利润,也不愿意在质量上打任何折扣。”青啤公司总裁黄克兴说。

一瓶好啤酒历经“千锤百炼”,始自一颗麦粒、一粒大米、甚至一滴水。

在青啤,酿酒用的大米必须是脱壳3天之内的新鲜米;生产现场酿造水每隔2小时就得品尝一次;酒瓶盖和刷瓶水都要品酒师用嘴把关;啤酒从生产到出厂要经历1800多道检测点……

同样的原料成分,相同的麦芽糖度数,啤酒的味道却风格迥异。尹花说:“啤酒的独特风味是综合的口味体验,无法单凭仪器,青啤一直在坚持人工品酒。”

凡与酒沾边的,从水、麦汁甚至到洗刷水、酒瓶盖中的垫片等,都要品评,无一例外。品酒师马妮妮说:“就是一杯普通的白开水,也要能品出其中的千滋百味。”

记者现场看到,在每次灌装前,最后一道冲洗管路的程序,青啤用的不是水,而是啤酒。

为了练好功夫,青啤有着近乎苛刻的质量控制体系。相比十几种国家标准,青啤的内控标准达到了上千种,远远高于行标和国标。

百炼真金,本色招牌。在最新的品牌价值评估中,青啤的品牌价值为1168.75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

青啤公司制造副总裁董建军说,在啤酒这个快消行业,要守住的底线就是质量。“这既是原则,更是信仰。”

创新诀:守正出新破传统

未雨绸缪者,方能胜出。

青啤名满全球,但是董建军依然有着很大的危机感,“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消费者不喝啤酒了怎么办?”

尽管在外人看来,这种担心似乎“多余”,但青啤的转型却早已在路上。

2012年2月19日,一条瓶装的生产线突然宣布停掉,换成新的易拉罐生产线。由于换线将大大增加工作量,工人们思想也“转不过弯来”,但新生产线一个月就干到了120万箱,火爆的销量证明了当初抉择的正确。

“每一次改变就像火车变轨一样。”青岛啤酒厂包装部6号线线长郝全青说,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换五六条线,不过现在大家都欣然接受。

“中国制造”开始登上世界中心舞台,竞争力从何而来?传统企业百年屹立靠什么?

文不按古,匠心独具。

孙明波说,创新是百年青啤永葆青春的基因和法宝。

青啤仅瓶形就从前年的70多个品类增加到今年的183个。尽管是一个百年老企业,青啤却努力成为“少年派”。从推出青啤快购APP,到建立社区酒吧,到推出魔兽罐啤酒……青啤的创新功夫永不停步。

“做啤酒就是科学加艺术。”科学就是打造标准化、精细化和可控性的科学管理,艺术则是有像优秀艺术家一样的品酿酒师团队、营销团队,能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守正出新是青啤的竞争法则。青啤内部分化出“红军”“蓝军”两支队伍,俨然成为艺术创新工场。“红军”负责销售和开发广为消费者熟悉和喜爱的老产品,“蓝军”则负责开发新市场,为青岛啤酒的下一步市场战略寻找方向。

IPA、鸿运当头、白啤、黑啤、果味炫奇……虽然青啤推出的新特产品只占到公司产能的2%,但它们代表了青啤的未来。

以海内外消费者需求为本,青啤占领国内市场,走出国门步履铿锵,频频赢得“舌尖”上的荣誉。

在青啤博物馆里,有一个展台专门展示着销往世界各地的青啤品种,记录着青啤“走出去”的足迹。十二生肖、八仙过海、中国结、大熊猫……青啤将中国元素融入到创意设计中,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

如今,青岛啤酒已经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好莱坞大片中也频现青啤的身影,成为老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中国味道,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6%。

所有的相遇,都是“酒”别重逢。百年来,青啤以酒为“桥梁”,拓展全球“朋友圈”,这张中国制造的金名片,彰显着独特的中国功夫。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