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学的概念(健康心理学对健康的理解)
你家的孩子是否适合学医?(一)概念:医学 医疗 医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长倾情巨著
本文旨在:
结合目前医学专业、医疗行业环境,以及国内医学教育现状,分析选择就读医学专业的利弊得失与规划方向,总结选择就读医学专业及进行相关职 业规划时所必须注意的一些常见要点与误区。
一、医学相关的认知点、误区与问题解读
一组必须明确的概念:医学、医疗、医师(医生):
医学:
医学是认识、保持和增强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康复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 《中国百科大辞典》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医学是一门学科,是知识体系与实践活动的总和。 医学本身应当被客观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存续生命,保障健康,固然体现着 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但另一方面,医学是伴随着人类对疾病的认知发展起 来的学科,受到人类对自然认知水平的影响,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不是僭越生命自然过程的仙方妙法。现代医学体系井喷式的发展,也不过只是近一 百余年以来发生的事情。即便是医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人类依旧对很大一部分常见的、多发的疾病束手无策。医学事业不是简单的按图索骥、对书瞧病、照方抓药,学习医学也不可能让人能做到起死回生。在更多的时候,医学的目标是改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不是通过药石,而仅仅是通过语言去 实现。正如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所说: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爱德华 ·利文斯顿 ·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
医学生的“蓝色生死恋”
医疗:
医疗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医疗技术人员运 用医学科学技术与人类疾病作斗争的过程,这个定义只局限于诊疗的范围。广 义的医疗是指卫生技术人员运用医学科学技术及社会科学知识为防病治病增进 人类健康而斗争的过程,包括预防、康复、保健、健康医疗咨询和狭义的医疗。
现代的医疗服务,已从医院内扩大到医院外,形成了综合医疗的概念,医 疗内容也日益广泛,包括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和灾害、健康咨询、健康检查、 急救处理、消灭和控制疾病、临床诊疗、康复医疗等。医疗服务是指医院或医 疗技术人员向人群提供的一种健康服务。
——《医院管理词典》
从上述定义我们不难理解到,医疗是一系列产业及其衍生形式的集合,是 卫生事业在社会体系下的运作过程。既然它是医学在社会中的实际运用,那么 也必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属性息息相关。医疗行业的正常运转,是不 能脱离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的。财政资金的分配流转,药品耗材的采 购使用,医疗效益的增幅发展,热点技术的开展运用,行政管理的改革创新, 凡此种种,无不与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生病就医、检查治疗这样一个简 单的过程背后,始终有着庞大且复杂的社会背景。
同样 ,从事医疗活动也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看病治病。医疗过程中还需要遵 循各项制度要求 (如:诊治过程是否符合规章,医疗文书是否书写规范,各项台账是否完善齐全等);还需要统筹各种经济关系 (如:医保额度是否使用超支 ,DRG 付费是否规范执行,药、耗、检占比是否超过限制等);还需要满足人文需求 (如:服务态度是否热情礼貌,病情沟通是否明确清晰,知情同 意是否充分完善,诊疗过程是否人文关怀等)。面对其中任何一项,都必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确另一个问题,即医疗是具有专技与服务双重属 性的。医疗行业毫无疑问是服务业,但医患双方的关系本质却是一种特殊的信托关系:
在治疗中患者基于对医生的信任向医生敞开身体、心灵、家庭等私人问题, 将健康生死交托给医生,医生要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虑患者的最佳利 益,尽可能医治患者的疾病,减少患者的痛苦,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帮助。 医生治病的成功也要得到患者的信任、支持和配合。
——2003年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在全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这种信托关系会被误解为简单的契约关系,或者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从而引发一系列尖锐的矛盾与问题。
另外,我们也能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的内涵在日渐延展。医 疗服务也逐渐趋于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认知中的医院、诊所,而是开始与 其他服务行业、技术产业甚至数字领域深度融合,也由此衍生出很多新兴的产 业与工作岗位。因此医疗相关专业的就业,不仅仅是进入医疗机构从事临床诊 疗工作,还可以在相关产业有其他很多的发展空间。
医师(医生):
医师,是指依法取得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 人员,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
医师,或者说医生,指的是钻研医学技术,以治病为业的医务人员,更为 全面地说,是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建设的一块普通砖石,是众多行业中专事医学 研究与医疗的一个工种、一类职业,是各类医疗机构中的普通雇员,也是一个 普通的社会个体,是某几个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在看到医师从事的工作的特殊 价值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作为一份工作,实际上也是个人赖以为生的事业。 医师也不仅仅扮演单纯的匠人角色,作为执业者与雇员,也需要受到制度的约 束,兼顾医院的利益,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作为子女、爱人、父 母,他们也需要兼顾自己的家庭与个人生活。
医学、医疗、医师(医生)三者的内在联系:
从整体的角度:医学是一门学科,医疗是这门学科的实际运用,而医师则 是实际运用这些知识的人。 ( 工具,工程,工人的关系)
从个体的角度:医师通过实际医疗工作建立生存基础,随后在医学知识的 不断运用中完成其社会价值。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以上的概念可能听起来非常抽象,那么为什么要认识这三者呢,主要是希望考生及家长要去理解以下实际问题:
1. 学了医不是能治百病的,也不存在什么看病方便。一方面,实际的医疗环境中专科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可以说细分到头发丝,大部分的科室、医师都具 有很强的专科特点,隔科如隔山,极少有人能做到广泛精通多个专科的诊疗;另一方面,医学本身有太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对很多患者,甚至包括自己的亲 人,医务人员只能尽己所能提供关怀,并不一定能扭转最后的结局。尤其对于亲人患病,医务人员很多时候不仅很难像想象的那样大开方便之门,甚至会因为繁忙的医疗工作,更难尽到关怀与照顾的责任。这会与一些单纯的医学理想相去甚远。
2.医疗行业中日常存在着很多让人难以很好去接受的现象:尖锐的医患矛盾, 纷乱的医药市场,繁杂的非医疗工作,投入产出的不平衡,负面的社会评价, 行业的饱和与竞争,复杂的派阀关系等等。很多问题究其根本,是日益增长的 医疗健康需求与医疗相关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不充分,医疗相关制度规则的不 完善、不全面之间的矛盾。伴随着这些问题,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往往有时需要 牺牲自己的休息、健康、尊严、收入,甚至无谓地失去生命。因而在选择学医 前,最好能深入地了解下这些问题,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
冲在抗疫一线的医生
3.有的人觉得做医师是为了赚钱养家,有的人觉得做医师是为了实现个人价 值,挽救生命,这是都不错也不矛盾的事情。通过劳动获得合理的报酬并不是 医学信仰缺失的表现;悬壶济世、救人疾苦也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个人的家庭和 生活。医学事业固然圣洁崇高,但是医师这个职业也有很多辛酸艰苦,应当理 性认识养家糊口和践行医学信仰之间的关系,尽早地、合理地进行短期与中长 期的职业规划与安排,平衡好其中的矛盾。
4.医师不是只要会看病,会开刀就行了,还需要面对堆积如山的文案工作, 需要计算繁杂的医疗账目,需要同时兼顾患者和医院的利益,需要参与一系列 的学术与科研活动,所谓的“纯粹意义”上的医师是不存在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中 的。这里援引一段笔者认为较为中肯的评论:
救死扶伤、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心理安抚,是公众对 医生这一职业角色的期待。不过在现实中,医生的工作内容繁多,不仅包括大 量的文书工作(如病历记录)、临床诊疗,还要兼顾教学与科研。这让大多数 医生忙碌不已,很难挤出时间对患者进行额外的情感关怀。与此同时,作为医 疗机构里的雇员,医生在照顾病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兼顾医院利益,考虑 职业规范。看似医生有完全决策权的医疗实践,在现实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 响,这使得医生难以成为只需要考虑治病救人的“纯粹医生”。
—— 《光明日报》新闻随笔《理性认识医生的角色和职业》
5.学医不仅仅是学习一门技术。医疗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人际沟通的 重要性,要远远高于技术运用,其方式方法也最是难以把握。须明白世上最难 知的并非疾疫,而是人心世故。面对患者及其家属,医师不仅仅要有能力看清、 摸透对方的想法,还要有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沟通有效推动医疗过程的进行。 良好的人际沟通,很多时候比药物更能有效地帮助患者,也可以有效化解医患 双方很多潜在的矛盾与问题。不善言语,害怕沟通,那一定做不好医师。
6.学医和从医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医学生并非仅仅只有进入医院或者诊所, 当一名医师这一条道路,这条道路也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医学生。事实上,可 能有一半甚至更多的医学生会最终选择从事其他的各类相关工作,或改变规划 进入其他行业。成为医师不应该是一种执念和负担。医疗行业有大量的相关产 业,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在酝酿出新的机遇,在医学学习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应 该主动地发掘、了解相关信息,并结合实际情况,规划出一条适合于自己的发 展道路。
了解这些问题,是需要一定时间与一定的经验阅历的。高考考生并不需要 了解得非常透彻,但是也不能完全一点不想,仅凭着脑子里对医师这个群体的 模糊概念,就嚷嚷着自己要学医。以下提供几个比较好的了解途径:
1.家长可以为考生安排一下去医院跟随临床医师体验实际的临床工作与生活 节奏。
2.考生可以观看一些比较纪实的医学纪录片, 如《人间世》《急诊室故事》等,也可以观看一些比较贴近现实的影视作品,比如《白色巨塔》等,或者阅读一些反映真实医学经历的文学作品,比如《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最好的告别》等。
3.家长可以带考生咨询一下已经在医疗行业工作的前辈、同道,多听取他们 的意见与建议。
但是,在多方咨询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忌偏听偏信,切忌人云亦云:
一来,来自不同年代、处于不同阶段、从事不同岗位、拥有不同原生条件的人,经历的环境与其认知感受,往往都大有不同,他们结合自身经历给出的 建议,往往也有很大的差异。然而,医疗行业的环境变化是比较快的,数年间 可能就是完全颠覆的另一种境况,另一个风向。一些数十年前开始从医的主任 医师,或是一些从医十余年的主治医师,他们对于医疗形势的看法可能会相对成熟一些,但其发展经历,很多已经并不能用于分析时下的,乃至十年后毕业 的医学生的发展轨迹了。同样,在不同的原生条件下,不同医师的求学道路与 职业轨迹也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并不都能原模原样复刻到另一个家庭。因此,在听取这些建议的时候,应当本着从现实出发的态度,进行深入、理性、 逻辑性的分析。
二来,很多亲朋友人,碍于人际关系,对于高考志愿所提供的建议,往往不会涉及一些太尖锐的方面,更多的是会鼓励你的想法,顺着你的话去说。他 们所给出的一些相关信息可能并没有很充分的依据,只是道听途说或是一些个 案。少部分人甚至会为了以后能在就诊时让你大开方便之门而盲目鼓励你学医。 所以对于这些建议的听取与采纳,应该在结合多信源的综合分析基础上进行, 尽可能做到客观、全面、充分。
医生属于一个孤立的世界, 一个不断流血、不断实验、不断切开人体的世 界。我们是活在病人群中的少数健康人。因此,我们很容易被孤立,就连我们 的家人也很难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病人一个接着一个来,手术一台接 着台做。到头来,你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好不容易成功完成胃癌手术,而这 种喜悦却不知道跟谁分享。病人术后因并发症死亡,谁又了解你的感受?你一 个人面对家属的指控、谩骂, 一个人为了医疗赔偿跟保险公司据理力争 ……
— — 《阿图医生 · 第1季》
在这个部分的最后,笔者想告诫所有想学医的考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是医师的社会职责,既不是神圣的光环,也不是荣耀的奖章。不要在心里神化 这个职业,也不要因为这几个字在脑海里给自己加戏。医师是一个孤独的职业, 一个在光鲜外衣下很难有人理解的职业,很多来自各方的压力,不足为外人道 也。所有这些内在的信奉与追求、外在的称颂与期待,如果你过分执着于此, 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稻草,阻碍前进的诅咒。要想在这条道路上行稳致远,首 要的就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客观辩证地、举重若轻地看待荣辱得失、艰难险 阻,而后才能在漫长的医学道路上, 一步步完成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2.选择就读医学专业所需考察的要素
选择学医,首要的要求是出于自己的想法与追求,既不应该是追求“社会地 位”与“经济收入”, 也不应该是为了学门手艺“好就业”, 也不应该是为了家人保 健就医的方便,更不应该是因为自己高中学的化学、生物或者相关的学科成绩 比较好。尤其上述四种常见的荒唐理由,绝对不是,也不能是学医的第一驱动力 ,简单地说就是,不想学,就一定不要学。
同时,选择学医前,应当有这些问题值得考虑清楚:
1.我大致了解什么是医学,什么是医生这个职业;
大致了解医师需要从事哪些工作;
大致了解医疗行业如何运转;
大致了解这个行业中存在的利弊优缺。
没有这种思想基础,请不要盲目选择学医。
2.我的家庭有医学的相关背景,有能够给我未来提供指导的业内人士 / 家庭有足够的物力、财力、时间以及认可度,能够负担长时间、无收入、 一眼望不 到头的学生生活,并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上支持我的发展。如果家庭无法负担这 种物质与精神上的压力,请不要盲目选择学医。
3.我的思想足够端正,不是为了攫取暴利而学医;我的心态足够坚强,不害 怕被人举刀屠戮;我的身体素质足够好,能够经受住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对健康的影响;我的性格足够隐忍,能够忍耐长期作为廉价劳动力、发展落后于同龄人的压力;我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能够在极大的工作、生活压力面前, 在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面前,有效地自我排解;我的心里已经有了打一场持久 战的准备。如果不能做到,请不要盲目选择学医。
那么总体而言,哪一类人比较适合选择学医呢?笔者认为,医学专业作为 一个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长时程、门槛高的专业,比较适合有一定原生条件的考生选择就读。这里的原生条件,主要是指医疗相关的行业背景或较为富余的经济状况。这类学生就读医学专业,在就业及经济方面压力较小,更能够 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及充裕的时间投入到临床与学术、科研工作中,能够比较自由地追逐个人价值的实现。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缺乏原生条件的考生,反而比较适合学医,进而通过 走上医学职业道路完成阶层的跃迁。这也是一种合理的思路。但笔者认为,这 个问题也需要辩证看待:诚然,医疗行业虽然并不算什么高收入行业,但步入主治及以上阶段时,收益对于条件比较困顿的家庭来说,还是能有可观的提升 的。
另一方面,在一切步入正轨以前,必然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获得满足基本需求的、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中间还有考研等未知数存在,对于个人和家庭,这份压力也是较为沉重的。此外,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原生资源与 经济支持的情况下,如果不是个人特别优秀,或者获得导师引荐等其他一些帮助,在就业市场中赤手空拳往往会较为缺乏竞争力,也难以在较高的平台立足, 大部分人最后的结局,也只是成为普通的基层医学打工人。所以,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能够达到阶层飞跃效果的只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人可能还是会在一个与原有生活水平不相上下的状态徘徊,甚至在某些阶段稍显局促。对于这类普通家庭的考生,我想在有其他合适的兴趣专业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学医的优先级应该放在相对靠后的位置。
如果做好了觉悟,下篇文章将讲解:医学的学习过程与我国医学教育体系总览
“真气” 及相关气概念解析
气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核心概念,在这部经典著作中,气的概念丰富多样,包含了真气、邪气、经气、谷气、营气、卫气、宗气等众多子概念。这些概念看似繁杂混乱,实则各有其特定的归属和内涵。《内经》的理论框架由一系列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所构建而成。重要的概念通常都有专篇论述,例如经脉概念主要在《灵枢・经脉》篇中进行阐述,而《灵枢・经筋》篇则主要聚焦于经筋。通过找到某一概念的专篇,我们能够更加容易地把握其内涵。在众多气概念中,“真气” 作为《内经》气概念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
“真气” 在《内经》中的出现频次及分布
“真气” 在《内经》出现 22 次,其中《灵枢》与《素问》各有 11 次,在众多气概念中排名第 6(具体见表 18-1)。阐述真气概念的专篇在《灵枢经》为《灵枢・刺节真邪》,在这一篇中,“真气” 共出现 5 次;在《素问》为《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真气” 在此篇出现 4 次。这两篇的篇名中都带有 “真” 字,实际上指的就是 “真气”。因此,可以将《灵枢・刺节真邪》与《素问・离合真邪论》视为论述 “真气” 概念的专篇。另外,在《灵枢・邪客》中,“真气” 一词也出现了 3 次。该篇的篇名与专论真气的两篇类似,都含有 “邪” 字,即邪气。由此可见,真气是相对于邪气的一个概念,应当与 “邪气” 概念共同参考理解。《内经》在处理这两个概念时,也正是采取了这样的方式。
“真气” 的内涵
- 与邪气相对真气与邪气相对,体现了《内经》中对于人体健康与疾病的一种辩证认识。邪气是导致人体生病的不良因素,而真气则是维护人体健康的积极力量。当人体受到邪气侵袭时,真气会奋起抵抗,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例如,在《灵枢・刺节真邪》中提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这里指出真气是人体先天所受,与后天的谷气共同充实人体。而邪气则是外来的致病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以及疫疠之气等。当人体正气充足时,能够抵御邪气的侵袭,保持健康;反之,当正气虚弱时,邪气就容易乘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
- 先天与后天的结合真气既包含先天之气,又与后天的谷气相结合。先天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与生俱来的。《内经》中认为,人体的先天之气来源于父母,藏于肾中,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动力。后天的谷气则是通过饮食摄入,经过脾胃的运化而生成的营养物质。真气是先天之气与后天谷气的融合,共同充养人体。这种先天与后天的结合,体现了《内经》中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认识。人体的健康不仅取决于先天的禀赋,还与后天的饮食调养密切相关。只有先天之气充足,后天谷气运化正常,真气才能旺盛,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 维护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真气在人体中起着维护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它贯穿于人体的经络系统,调节气血的运行,维持脏腑的功能活动。例如,在《素问・离合真邪论》中提到:“真气者,经气也。” 这里将真气与经气联系起来,说明真气在经络中运行,是经络气血运行的动力。真气充足时,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脏腑功能协调,人体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当真气虚弱或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经络阻滞,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真气” 与其他气概念的关系
- 与经气的关系如前所述,《素问・离合真邪论》中将真气与经气联系起来,认为真气就是经气。经气是经络中运行的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真气作为经气,在经络中运行,调节着人体的生理功能。经气的运行与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不同的脏腑经络有不同的经气分布和运行特点。真气作为经气,也具有相应的特点,它在不同的经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整体平衡。
- 与谷气的关系真气与谷气并而充身,谷气是后天饮食所化生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来源之一。谷气经过脾胃的运化,转化为气血津液等营养成分,与先天之气相结合,形成真气。真气在人体中运行,又能够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使谷气更好地被吸收利用。因此,真气与谷气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 与营气、卫气的关系营气和卫气是人体中的两种重要气概念。营气主要运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全身的作用;卫气主要运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真气与营气、卫气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真气作为人体的根本之气,能够调节营气和卫气的运行。当真气充足时,营气和卫气运行正常,人体的营养和防御功能良好;当真气虚弱时,营气和卫气也会受到影响,导致人体的营养不足和防御功能下降。
- 与宗气的关系宗气是由自然界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相结合而生成的,主要积聚于胸中,具有推动心肺功能活动的作用。真气与宗气也有一定的联系。真气作为人体的根本之气,能够影响宗气的生成和运行。当真气充足时,宗气也会旺盛,心肺功能正常;当真气虚弱时,宗气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心肺功能下降。
“真气” 在《内经》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构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真气作为《内经》气概念家族的重要成员,构建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它包含了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脏腑功能活动等生命过程的根本动力。真气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在《内经》的理论体系中,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概念之一,与其他气概念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复杂网络。
-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真气的概念在《内经》中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真气状态,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例如,当患者真气充足时,疾病往往较轻,预后较好;当患者真气虚弱时,疾病往往较重,预后较差。在治疗方面,《内经》强调通过调整人体的真气来治疗疾病。例如,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方法,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真气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真气” 作为《内经》气概念家族的重要成员,在《内经》的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 “真气” 及相关气概念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内经》的核心思想,以及中医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识。真气与邪气相对,是先天与后天的结合,维护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它与经气、谷气、营气、卫气、宗气等气概念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复杂网络。在临床实践中,真气的概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内经》中的气概念,挖掘其中的宝贵思想,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