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讲座,健康之路讲座鸡内金

首页 > 健康 > 美容美体 > 正文

健康之路讲座,健康之路讲座鸡内金

今天收看央视10套《健康之路》节目,本期的主题是“防治流感,中医有良方”,邀请的专家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曹洪欣主任医师。

从头衔上,这位曹主任的来头确实很大,应该属于中医业界的权威。

在节目中,曹主任讲到了中医在治疗瘟疫等流行性疾病的发展历程,并比较细致的讲解了寒热等中医基础知识,这些内容的讲解都是中规中矩的。

健康之路讲座,健康之路讲座鸡内金

比如其提到近期流感以冬季多发,寒邪侵犯人体,又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体质变化,以及地域变化,逐渐出现寒邪外袭,寒邪化热,热势渐盛的过程,所以流感主要有寒邪袭表 寒热错杂 外寒内热三个主要类型的观点还是颇有见地的,可以很好的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流感。

再比如,对于有的人一旦感冒症状就非常严重,曹主任的解释也很值得学习:一是邪气的演变,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体的体质,比如饮食不节制、作息不规律、焦虑紧张、过服滋补等,都会导致外寒里热症状的多发。

不过,在其讲解过程中似乎也有一些瑕疵,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为《伤寒杂病论》以治寒邪为主。

曹主任讲到:汉代天气逐渐变冷,《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主要治疗以寒邪为主的流感。而到明代之后,天气变暖,人口迅速增加,致病原因就出现了温的特点,这是就出现了温病学派防治疫病的理论体系。

经方学派和温病学派之争至今依然很激烈,经方与温病学派的争论焦点,主要是在伤寒可不可以包括温病和伤寒;伤寒论方可不可以治疗温病等两个方面。

伤寒学派承认温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是认为它完全可以包涵在伤寒范围之中,也完全可以用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来对温病进行治疗。

温病学派的认识则与伤寒学派完全相反,温热学派认为伤寒与温病完全不同,在病因方面,伤寒为寒邪,温病为热邪。

比如近几年的流行疾病,张伯礼院士的观点大体认为是温病,不过在最终治疗上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等伤寒经方发挥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伤寒学派无疑通过具体实战而占据了上风。

不过,《健康之路》作为在一个在大众媒体上向普通民众宣传医学知识的栏目,曹主任把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割裂开来,实在是有些不太应该的。

二、用经方而不遵经典

曹主任把流感主要分为寒邪袭表 寒热错杂 外寒内热三个类型还是基本得当的,不过在具体治疗方案的讲解上有些混乱。

1、寒邪袭表的治疗

曹主任提到:虽然中医治疗风寒袭表有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但最为特殊的应该是小青龙汤。

对于中成药,曹主任推荐:小青龙颗粒、 感冒疏风颗粒、荆防败毒散。

小青龙汤主治外寒里饮,条文中说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说明已经用过解表药,表证已比较轻微。所以如果单纯治疗风寒袭表,小青龙汤是无法与麻黄汤、桂枝汤相提并论的。

曹主任还提到感冒疏风颗粒是小青龙汤加减,这是错的,感冒疏风颗粒是典型的麻黄汤加减,根本没有小青龙汤治疗里饮的功效。

曹主任提到的荆防败毒散是没有中成药的,倒是有厂家有荆防败毒丸的批文,但是没有生产。与荆防败毒散组方相同的是荆防颗粒,市面上是有销售的。

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因为现在的很多医生对中成药的了解是非常少的。

2、对寒热错杂的治疗。

曹主任认为:寒热错杂型的流感要用大青龙汤,推荐使用的中成药为小柴胡颗粒、防风通圣散。

3、对外寒内热的治疗:

曹主任认为:外寒里热的流感首选麻杏石甘汤。而因为现代人阳气偏盛,所以麻杏石甘汤配合银翘散使用效果更好。

对于外寒里热类型的中成药,曹主任推荐连花清瘟胶囊胶囊。

对于寒热错杂和外寒内热的区别,曹主任讲到:寒热错杂是寒盛、热势浅,而外寒内热是寒渐衰,热势渐盛,逐渐以热为主。

而讲解中,曹主任似乎把寒热错杂和寒热往来搅在一起,否则也不会大青龙汤证推荐使用中成药小柴胡颗粒。

几乎所有的中医典籍中,都认为大青龙汤主治外寒里热,曹主任却认为大青龙主治寒热错杂,不知何故。

曹主任还把外寒内热型讲解为最严重的类型,而条文明确写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杏甘石汤主之”,无大热,说明外寒不重。

曹主任还提出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联用,岂非没读过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

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联用亦未为不可,可又与连花清瘟胶囊有什么关系,是否与连花清瘟胶囊是栏目的赞助商有关呢?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